读书何用?旅行何益?

打开微信读书,发现在上面已经读了 623 个小时,读完 73 本书,现在有 200 个书友关注,呃,距离一万小时还有很长的路。

记得几年前,当时还在用小米公司的读书软件多看 app,那时感觉还挺好用的,主要觉得用它记读书笔记方便。后来发现微信读书,就转战场了。

几年过去了,现在我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除了微信就是微信读书了。

五年前,不少人还在苦于读书不能多端同步阅读进度。现在很多 app 都能实现这个基本功能了。现在人读书,真是方便太多了。只要你愿意,你随身就可以携带一个海量图书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坐拥书城。

谁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畅游书海的感觉真好。

可是读书有什么用处呢?

《小窗幽记》中有两句诗: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人生一直都是在阅读:“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读书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让自己更有气质,曾国藩也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原来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使人脱胎换骨啊!

那么旅行呢?旅行又有何益?

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二者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在这样一个求快的时代,读书是慢的,旅行也是慢的,有些人不会去思考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因为读书和旅行都不在他们的选项之中。

不读书,不旅行的生活,实在苍白无味啊!

庄子在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自然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等着人去用脚步,用切实的感官去阅读。

只是读书也需要方法,旅行也需要方向。

读书不得法,有可能造成结构性缺陷,与社会应用脱节。长此以往,会变成无用的书橱。旅行增长见闻,可以弥补之。

世界上可去的地方实在太多,而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到达。旅行也需要制定计划,今年去哪,明年去哪,后年去哪,都要想一下,然后去执行。只想不做,远方永远是远方,你什么时候也到达不了。

将所读之书,在自己身上印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应用到自己的人生,使之发生变化,才是真正的读书。

书读得太多的人,可能骨子里清高,爱好独特,但是读书肯定利大于弊。

在我们这个空间,我们没办法控制时间,不能穿越时空,想要与古人交流,唯有读书啦。读前人书,可以神交古人,读今人书,则可以最快速度获得他们的技能。自己写书,则可以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后人。

想起我的儿时时光,那时家贫,小学毕业将要上初中了,姐姐给我买了本《格林童话》,我当作宝贝一样,至今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故事,比如《桌子、金驴和棍子》。

年少时,家无藏书,自己也没钱买书,不然我应该会看更多的 “闲书”,可能现在会更能写,更能 “瞎扯淡”。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要源源不断的输入了,才能一直输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边读边忘怎么办?一本书还没读完呢就已经忘完了。

现在我觉得做读书笔记挺不错的。读完一本书,笔记做完了,书也可以丢了。需要用到了,再翻看笔记就够了。

做读书笔记好处太多了,如果想要认真对待一本好书,就应该不吝笔记。

另外,不同年龄段,需要读不同类型的书。

年轻人要有朝气,应该多读实用书籍,像职场类、心理学、为人处世类、经济学、理财类、技术类等,读了,学了,就用起来,就实践起来。只有对你有益,才是真读书。

如果你级别很高,如果你超级有钱,如果你足够清闲,那你再花大力气读儒道释老庄吧。如果阅历不够,很多东西,现在你还真读不懂。与其读来无用,不如缓一缓再说,先不要着急。

读书、写作、周游天下,是我的理想生活。

以后还是要加大力度读书、旅行。

2019.12.07 16:19
上海 罗山二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何用?旅行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