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22-09-09

今日内容: 

    0018.《为政篇》思而不学则殆:与其焦虑,不如读书 

    0019.《为政篇》不知为不知:你敢直接承认“不知道”吗?

今日朗读语句: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7:子曰:“由!诲女(ru三声)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 句 译 文

2.14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2.15 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你会越读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对人生也没有帮助。”

2.16 孔子说:“一点也不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其实是有害的。”

2.17 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求知的真谛。”

Q&A

Q:感觉每天心里都搁着很多事,越想越焦虑,这可怎么破?

A:焦虑肯定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实际问题,与其自己瞎想,不如找本书来看,说不定前人早已经把这些问题研究明白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还有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就是读书太多却不爱思考。在读书时你一定会遇到互相矛盾的观点,这个时候应该自己先冷静地思考,再结合实际去实践,这样就不会“学而不思则罔”啦。

Q:为什么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件事这么难呢?

A:有的人不敢承认不知道,可能是碍于面子。但有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我们之前讲过“达克效应”,那就是对某个领域只了解皮毛的人反而更容易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无知的人很难谦虚,也很难进步。如果你不想陷入“达克效应”的泥潭,只有多读书,多学习,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状态。推荐你读《知识大迁移》

精 华 解 读

周而不比:团结和勾结的区别是什么?

就像“周”和“比”的甲骨文写法一样,团结属于“周”,大家可以在一起共事,把效能发挥到最大,但彼此界限分明,有明确的原则和立场;而“比”就是在形容勾结了,大家拉拉扯扯,刻意地拉帮结派,甚至会因此放弃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勾结在一起,基本上不是为了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你可以这样理解“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到现在都没有定论。不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尤其是自己不太赞同的观点,不要上来就加以抨击,要有接受和容纳各种各样观点的能力。推荐你读《思辨与立场》

今日感悟

2.14周:甲骨文中一块田地,方方正正割成四块,完整、独立、周全。“周”因为独立而周到,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互相尊重理解,是团结;“比”因为依附而失衡,别人的观点变成了自己的,是勾结。

2.15罔:糊涂;殆:危险。学和思要结合,学会思考、内化,批判性的接纳。他老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让我多读书,从书中找答案,本身这句话没错,我确实属于那种思虑过度,不爱读书的人。但是生活中很多事,不是不知道怎么办,而是放不下,想不开。

2.16已:停止。解释一,治理和疏导不同的意见,祸患就可以消除了。解释二:不断使劲研究那些极端边缘化的东西,是有害的。解释三,如果你去打击那些不同的意见,那是有害的,不让异端发生,这个世界失去制衡,永远都是主流的声音,那样是有害的。解释四,做事情过或不及,走极端,都是祸害啊!

笔者倾向解释三,不要极力反对不同意见,世界允许容错性,具有包容性。

我的想法是,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相同的话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想法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2.17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克服达克效应,毁灭我们的是傲慢,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