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⑭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冉子退朝,冉有,我们都知道冉有为季氏宰,季氏把持着鲁国的朝政,专权。而冉有在季氏那里做事情,因为季氏并不是鲁国的国君,所以冉有只能称之为家臣。因为在卿大夫那里为臣为政。冉有退朝,这个时候孔夫子说:何晏也?晏,就是晚、迟,比平时晚了一点。“为何今天回来的有一些晚呢?”对曰:有政。这时候冉有说了,因为有政事。何为政呢?参与讨论制定的关于国家的事情,称之为政事。所以冉有说:“我在讨论政事,因为有政事,故而回来的有些晚。”
这个时候孔夫子讲话了,子曰:其事也。说你这个不是政,这是事。在鲁君那里称之为政事,在季氏那里,即使你讨论的是关于国家的事情,也不是政,只能称之为事。
如有政,虽不吾以。如果是有政事,我虽然现在不是在做大夫,虽然不被用,“吾其与闻之”,我也一定会参与,也一定会听到这件事情的。如果是国家的国政,是在鲁君那里,所以孔夫子这个时候虽然不做大夫,但是他还是听政的,也必然会知道这些事情。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呢?其一,正名,名分要正。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你在季氏那里,为的是家臣,季氏是专权、专政,即使你议论的是和国家相关的事情,你也名不正,你不能称为国政,只能称为是事情,你在议事而已。
其二,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警醒冉有,你要记住这件事情,你在议事不是在议政。本身就是越礼的事情,你要公私懂得分明,公就是公,私就是私。我们听上去或许会觉得孔夫子为何如此的矫枉过正呢?我们要往生活当中延伸了,我们看这句话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为什么一定要正名,一定要警示呢?
我们先讲公和私,我们延伸到生活当中该去如何思考,我们在生活当中也会分成公和私。比如说我工作的时候,称之为公。回家里的时候,休假的时候,称之为私。这个时候公私是要分明的,我在家里的情绪,在家里的烦恼,不要带到工作当中去,同样我在工作当中的烦恼、情绪,也不要带回家里去,这个时候是互相伤害的,是公私不明的。
工作的时候就是工作,是要有职业素养的,回家的时候是讲温馨和睦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懂得公和私是要分开的。在工作的时候不占公司的便宜,不拿公司的东西,因为那是公的,不是私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个便宜不能占。但反过来也一样,我们自己家里的东西,也不需要去充公,一是一,二是二,公是公,私是私,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是正的,不会互相影响。
那我们顺着私再往下延伸,这才是这句话的核心含义和我们自己的收获之所在。我们看看私,会怎么样?一个人一旦有私,深陷其中,就会忘记这件事情本来的样子。我们来举个例子,我们看这里的冉有,冉有不知道他在为季氏宰,议论的不能称之为国事吗?冉有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一定是懂的,可是为什么孔夫子问到的时候,为何回来的有些晚,冉有说政事,说因为有政。是因为冉有深陷其中的时候,就看不清楚了,所以这就是因为有私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思考生活当中的我们是不是一样的?当有那个私在,有这个欲在,我们深陷其中,就忘记了事情本来的样子。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假设有的人做欺诈的事情,欺骗别人的事情,一开始知不知道这是欺骗?清楚,可是做着做着自己深陷其中,甚至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是错的。
那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总是中饱私囊,他一开始知不知道是错的?知道,清楚。可是做着做着深陷其中,忘记了事情本来的样子,做着做着甚至认为,我中饱私囊不正常吗?其他人也这样啊,忘乎所以。
那我们再看很多人,比如说贪婪、贪污,一开始知不知道是错的?很清楚,一开始可能内心还是忐忑的,还是不敢为的,还是谨慎的,诚惶诚恐的。可是做着做着成为习惯以后,甚至觉得这没有什么错,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那我们再举个生活当中其他的例子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说到自己的孩子,说这个孩子很淘气,这个孩子很不讲礼貌,因为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就开始深陷其中,你看不清楚。假设这是别人的孩子呢?你看得很清楚,你说这个孩子没有礼貌,家长是怎么教的?这个孩子这么调皮,家长不管一管吗?这个孩子怎么能要什么给什么呢?我们不知道要禁止他,不能不顺着他的脾气吗?你看你清楚的很。可是到了自己的孩子,有私欲在,你深陷其中,你就看不清楚事情本来的样子。所以我们说旁观者清,当我们看其他人做错事情一清二楚,可是到自己的时候,因为身陷其中,所以看不清楚了,这就是被迷在其中。
自知者明,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明达的,我们看不通透,看不清楚,都是因为有私在,让自己深陷其中,所以就看不明白。这个时候就是心不正,心不正要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呢?《大学》讲“修身,在正其心者”,要想修身先正心,那心如何才能正呢?
接下来《大学》又讲了“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当你在愤怒的时候,你的情绪起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不正了,心就开始偏。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当我们恐惧、担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不正,心不正就会导致我们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本来的样子。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比如说喜好,因为这是我的孩子,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人,这是我喜欢吃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看不清事情本来的样子了,这个就是好乐。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爱吃某一种食物,如果别人总是这样吃,你就告诉他不要过度,不能贪多,这个是垃圾食品,吃这个对身体是不健康的,可是当自己的时候呢,看不清楚了,为什么呢?有所好乐啊,比如说我们看到别人喝酒,会告诉别人,喝酒伤身,注意不要过度,喝酒会失德,会乱性。到自己身上呢?照样醉呀,因为有所好乐,所以你就看不清楚事情本真的样子。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当我们担忧一件事情,就不得其正。所以我们再来看这句话,核心的道理,冉有身在其中,时间久了以后,他已经看不清楚问题本来的样子了。所以孔夫子要给他正名,要给他警示,“你这个是事,不能称之为政”,说完以后,冉有并没有说任何的话。所以《论语》当中的这句话,到这里就结束了。说明一个问题,冉有是听的懂的,听的明白的。
所以这里我们还要思考一个事情,孔夫子告诉冉有以后,冉有听懂了,就说明冉有本来就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不过身陷其中,忘乎所以,忘记了事情本来的样子。这时候我们要思考到自己的身上,当有人给我们一些警示和点拨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像冉有一样,可以听得懂,可以看得清楚?如果我们看不清楚,就会一直沉浸在其中,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所以我们要懂得去感谢那些生活当中可以点拨我们的人,可以找出我们问题的人,每个人一旦有私欲,都会深陷其中,所以自知之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可以有知人的智慧,但未必会有自知之明。很多事情一旦我们的私欲起,一旦我们的贪念起,一旦我们深陷其中,就看不清楚事情本真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我们看不清楚也并不可怕,但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当有人看到我们的问题,并给以点拨的时候,我们要懂得珍惜,我们要懂得感恩。当别人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去思考它是否有道理,如果它是有道理的,它是对的,我们就会得到及时的警醒,这个时候我们陷在其中,才会没有那么深,否则我们是难以自拔的状态。
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要经常去思考,经常去反思,即使是反思,也有看不清楚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愿意给我们一些点拨,我们要去感谢对方,我们要去耐心地倾听,用来修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