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纵横家

战国地图

在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互相讨伐、攻城掠地屡见不鲜,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各国都曾变法图强,故产生了实力较为强大的秦、楚、齐、赵、魏、韩、燕七雄。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登场了——他们就是游说于诸国之间的纵横家。

说到纵横家,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出苏秦、张仪这两人,大概是因为他们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事实上苏秦和张仪并不是同一时代人物,魏人张仪相秦是在秦惠文王时期,苏秦则是秦昭襄王时期活动的人物。在秦惠文王时期,能与张仪相提并论的是同为魏人的犀首公孙衍。

主合纵的公孙衍

初,公孙衍为秦国大良造,助秦国大败魏国于河西,后向惠文君举荐张仪,张仪始为客卿。后来秦国攻下了魏国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文君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张仪主连横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君。于是,秦惠文君就任命张仪为相,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而此间,公孙衍因与张仪政见不同,离秦事魏。

秦惠文君十三年农历四月,魏襄王、韩宣惠王为了对抗秦国,互尊为王。于是,秦惠王派张仪为将讨伐并占领了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把那里的魏人全部交归魏国。秦惠王命张仪修筑了上郡要塞。秦惠文君十四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自此以后,公孙衍以合纵之策说服山东诸国国君联合抗秦,曾两次锁秦于函谷关。当时在楚国的陈轸、魏相惠施也极力促成合纵之势。在秦危机之时,张仪出使列国,设法挑拨列国之间的关系,终于,合纵破败,秦国解除了危机。公孙衍自此归隐,张仪后来因秦武王离开秦国,在魏国当了一年魏相就善终了。

苏秦合纵

秦昭襄王时期,燕人苏秦率六国之师合纵伐秦,后又由乐毅秦、赵、韩、魏、燕、魏六国之师反而攻齐,拔齐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齐缗王逃至莒邑,期间车裂苏秦。后来因燕国内政动乱,伐齐失败,乐毅去了赵国。

范雎远交近攻

接下来,魏国权贵须贾门客范雎受辱后,入秦见昭襄王,并助昭襄王瓦解外戚权贵,再后来秦伐赵国,久攻不下,范雎使离间之计,赵将廉颇换成赵奢之子赵括,秦赵两国军队共计数十万战于长平,秦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赵国惨败。长平之战震惊其他诸国,秦赵两国已军力远超诸国。

......

战国时期诸侯国出征图

纵观战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大小小的战役背后多数都有纵横家在活跃,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关系着一国之存亡,《孟子》中景春有云: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其实,我特别认同这句话,像张仪、公孙衍等大才之人以天下为棋盘、诸国为棋子是何等风彩,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最后,我觉得谭晶的歌曲《秦风》中“愿豪杰与共,任万里纵横”来作为这篇文的结语再合适不过,愿中国能再出像张仪、公孙衍这类忠义豪杰,中国何愁不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