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雷夫老师的介绍
【雷夫.艾斯奎斯】美国洛杉矶霍巴特小学五年级老师,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为什么要给他颁发这些奖章
对教育的热情?
?是什么在支撑这位老师呢?
1.家人的力量
2.信仰的力量
3.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4.目标——艺术,旅游
每天几乎16个小时和孩子相处(做什么?),有支持他的家人和孩子。他桃李满天下,有一定的信仰,很多学生长大后会自觉帮助以前这位老师的教学和孩子。
当然,如果不是关心教育,如果不是
这是一群什么样子的孩子?
【第56号教室的学生】洛杉矶市移民家庭的孩子,房间漏水,父母忙于工作,家里孩子众多,甚至没有一间独立的房间
——“教师帮助五年级学生找到一条远离贫街陋巷的道路”
?这些手里拿着一手烂牌的孩子凭借什么逆袭?
艺术,艺术不仅仅是学一门技能
旅游,孩子的见识是他成长的动力
班级努力、互助、没有害怕的环境
讨论几个问题:
1.一位从来不会因为成绩批评学生的老师,他是怎么想的?
2.一个天天带着孩子们唱摇滚,做莎士比亚演出的教室,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凭什么能够进入全国标准水平前5%?
3.如何让一位孩子免于平庸?(家长参考)
我们上一样的课程,几乎看相似的课外书,电影,我们有相同的生活节奏,是什么让孩子的差异越来越大?是成绩吗?是家庭吗?还是孩子在他的经历中所产生的观念、品德的变化?56号教室提供了一个范例?当然中国也有自己道德培养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是家长可以做的。相对于辅导成绩,这是一个越界的行为,而对于孩子成长的教育,家长可以关注的更加细微。
我从中学到并推荐的学习方式?(家长可以使用)
1.孩子喜欢看游戏,喜欢电影,喜欢玩,但是家长们要记住,你是这些“爱好”的引导者?
——如果孩子想看电影,没有问题,看完之后,我们一起来讨论,一起来完成有关的思考,包括一份“小记录”,一份“小问卷”
2.阅读是孩子人生的沉淀
要读好书
真正让孩子免于平庸的不是成绩,是TA的品德?
道德六阶段
一是避免惩罚
“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
教育的现状是:“我们家长总是在用各种方法向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让你好好的吃饭是对的,让你努力学习是对的……等,我们需要走到一下,如果让孩子认同你说的这个是对的?如果孩子已经认同,我相信不会有那么多惩罚。
事例:我家生孩子最生气的就是我剥夺他的权力,
提醒:不要 利用害怕的心理,我们和孩子之间都要尽量排除害怕的因素,增加信任
二是寻求奖励
“用礼物或者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
教育的现状是:孩子总是在思量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我们怎么让孩子知道,你的良好行为是应该的,就算没有奖励也会这么做。
事例:我在一次课堂上问孩子“六一节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
提醒:礼物和金钱会让孩子努力的动机变成外界的承认而不是内在的驱力,和有内驱力带孩子不同的是,这些孩子碰到没有马上看到利益的事情就会放弃,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犒赏是在等待。
三是想取悦某人
“孩子能主动拒绝大人给予的奖赏,他以自己的能力为荣”
教育的现状是:孩子们都想在大人面前表现,他希望自己被看见。孩子要指导的是,孩子能够有收有放,也就是在该表现的时候表现,有时候“收”比“放”更有意志力
事例:小学生取悦老师
提醒:小学生取悦老师,但是同时在家里又是完全另外一个样子,这是常态。虽然说我们想要孩子 有放松的机会,但是明确的行为界限和适当的规则更好
四:我懂得规则
“尊重规则,约定,有合理的期待
教育的现状是:几十个孩子共处一室,道德发展的一个阶段就是不给他人惹麻烦同时也不惹麻烦上身
事例:能够用规则约束自己,也能够利用规则维护自己或者集体的利益
提醒:小孩子在理解众多人相处要遵守规则之外,如果能够站在他人大家角度看这件事,道德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五:我能体贴别人
“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杀死一只知更鸟》。
教育的现状是:帮助弱者,体谅有困难的人
事例: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道德意识?品德是雷夫老师非常重视的行为调整。第一,在班级上不准嘲笑不会的孩子。第二,在
提醒:能体谅他人,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的孩子,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互动和关怀。
六:我有自己的行为规则并奉行不悖
孩子们现在在做不到这点,通过好的电影,好的书籍,孩子能够为这个力量感动,并期望自己成为这种人。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独自和解》;《绿野仙踪》
类似的话题
在雷夫老师打造他的56号教室的时候,这本书出版的前一年,张桂梅建立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800多为贫穷家庭的女娃考入大学改变命运。
《雄狮少年》,生活和梦想在肩上挑,一个农村的娃娃,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