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新作——《刺杀骑士团长》

​花了一个月断断续续将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刺杀骑士团长》看完,这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村上春树的书。事实上,看的过程花费太长时间,导致我都不太记得清楚小说的很多情节了。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在读完村上的《且听风吟》之后,题目是《读不懂的日本文学》,我以为在读这本书之前也会产生同样读不懂的感觉,事实上读完之后也确实产生了同样的感觉。小说的情节自然明白,至于其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思,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去理解。

《刺杀骑士团长》分为两篇,显形理念篇和流变隐喻篇。村上的书不仅名字让人费解,就连篇名都让人费解。故事大概讲述了文章中的“我”,职业为画家,以画肖像画维持生计,与妻子结婚六年后,遭遇妻子柚突然提出的离婚,从原来与妻子生活的地方搬出,开始一路旅行,结束旅行之后搬进好友父亲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房子的主人雨田具彦同为一名画家,文章中的我在这座房子居住的过程中发现了雨田具彦的画《刺杀骑士团长》,并在居住的过程中认识了免色,秋川笙子,秋川真理惠等人,围绕这幅画作以及房子周围的洞,以及这一系列的人发生了很多离奇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文章中的我重新和妻子柚生活在一起,并带着柚的孩子。

《刺杀骑士团长》中的理念和隐喻都是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虚拟的人,这样的形容可能不太贴切,因为作者对他们都有非常形象的外表描述,或者说是存在于文章中的我的脑海里面的一种“什么”。从哲学的角度,看完小说,我还能理解作者说的理念是何种东西,至于隐喻是什么,就基本无法理解了。恰巧在图书馆无意间瞟到一眼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关于“隐喻”的解释,更加无法理解何为隐喻了。

这本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脑洞,或许相比起很多魔幻小说来说,作者的想象力也就不过如此,但这本书并非完全的虚构小说,文章中我所经历的一系列离奇故事,似乎能将读者带进同一个环境中,感同身受,这可能也是作者伟大的地方。另外书中借助人物关系,将二战和南京大屠杀联系在一起,并提到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村上春树作为一个日本人,客观描述这样的历史,  不知道日本的读者读过之后是怎样的感受。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不仅赞赏村上春树对战争的深入思考,更是欣喜他已经将写作的目光从人生的孤独,困惑转向更大的视野。


无论作者要表达的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变化也好,人生态度的转变也好,还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也好,或者及以上或者更多东西也好,我都佩服作者能将这些东西缓缓地,通过一个个人物表达出来。

村上的作品像他的人生一样,不同时代的作品代表了不同的心境。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树,完成《刺杀骑士团长》这部作品是将近70岁了,经历过太多,思考过太多,困惑过太多,迷茫过太多,孤独过太多,曾经看似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重要,也无法满足他的精神追求,所以他将目光放眼于社会,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就像这本书中提及的战争一样。

最后,分享一下这本书结尾,文章中的我的对《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说的一段话:“这是雨田具彦先生投入惊魂画的画,那里聚结着他种种样样的深邃情思。他是留着自己的血、削着自己的肉画的这幅画的。恐怕是一生只能画这一次的那一类画。这是他为自己本身。并且为已不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所画的画。也就是说,是安魂画,是为了净化已然流出的大量鲜血的作品。”“为了安顿灵魂、医治创伤的作品。因此,世间无聊的批评和赞赏或者经济报酬,对于他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莫如说是不可以有的东西。这幅画被画出来并且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处——仅仅这点就足够了,即使被纸包起来藏在阁楼而不为任何人看见!我想珍惜他的这一心情。”


事实上,上述所有这些像是无病呻吟的文字,都无法表达我在看这本书时的心情,像是只是为了特意留下些什么才绞尽脑汁写下这些。看完这本书,就像是作者那幅没有完成的画一样,似乎结束了,又似乎一切都还未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上新作——《刺杀骑士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