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加入十分读书社后的第4次分享,希望能让您喜欢。今天分享鲁迅先生著名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文章——《五猖会》。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多方位地反映了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1 创作背景
鲁迅研究者王晓明教授在其著作《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里说:“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即鲁迅的父亲)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父亲是比较开明的。而且,父亲允许鲁迅及母亲等妇孺专门去看五猖会,也说明了他不是封建顽固派,当时的赛会“妇孺们是不许看的”。
但是,纵然如此,在"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理念下,鲁迅先生的父亲还是认为死命读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这样日后才能求官进爵。
于是,小鲁迅七岁就开蒙读《鉴略》,对于“我一字也不懂”的文章,父亲却强逼鲁迅背诵。
本文发表于1926年,鲁迅先生已经45岁了,对此事依然耿耿于怀,可见当时心灵所遭受的摧残是何等严重。
鲁迅先生有感于此,创作了该作品,旨在抨击封建强权教育制度,还顺便讽刺了所谓的“礼教”。
2 作品主要内容
五猖会是旧时南方乡村为五猖所作的迎神赛会活动,各地形式不一。五猖,也叫五通神、五郎神等,是旧时江南民间供奉的邪神,相传为兄弟五人。
五猖会是孩子们除了过年过节最盼望的盛事了,可是由于鲁迅先生家地处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所剩的极其寥寥“”,小鲁迅总是看得不尽兴。
小鲁迅甚至盼着:“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旧时绍兴人迷信认为,生病是由于触犯了鬼神,到庙里向神许愿,病好以后在赛会中扮演犯人,以赎罪谢神,这样病才会好。
这次终于有机会去离家很远的东关,看全县最盛大的五猖会了,这是“罕逢的一件盛事”。小鲁迅兴奋极了,直催着工人们快点搬运食物、船椅等,好快点出发。
就在这节骨眼上,鲁迅先生的父亲出现了,非要小鲁迅把《鉴略》中的一段文章背出来才能动身。
小鲁迅好不容易死记硬背出了“我一字也不懂”的文章,其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终于可以去看赛会了,可是小鲁迅因为受到父亲强制要求背书的影响,已经对五猖会失去了兴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3 作品赏析
(1)虽然作品题为《五猖会》,却丝毫没有描写《五猖会》的盛况,叙述的都是去赶会前的种种事情,这其实是作者的匠心独具。不但合乎情理,也更能突出主题。
试想,你约好了同学出游,同学都来了,正要出门的当口,父亲却让你把作业做完再走。等你花了好长时间,终于做完题出发了,你还会有兴致吗?一定也是意兴阑珊吧?所以,没有对五猖会盛况的描述是很符合人物心理的。
(2)文章为了突出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扼杀的主题,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了渲染,从多个方面描述了这次迎神赛会的美好和“我”的强烈向往。
可是,正兴高采烈准备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要求“我”背书,“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种情绪变化的对比、父亲的不近人情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成功地激起了读者对“我”的深深同情,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深恶痛绝。
鲁迅先生更是用事实说明这种违背孩子的天性、不尽人情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3)文章的结尾简洁而意味深长
文章结尾丝毫没有表达对父亲让自己背书的不满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厌恶,只是写“我”对五猖会的热闹失去了兴致,一点不记得了,却清楚记得背书那一段。
然后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可是,正是这样的“欲说还休”,更令人记忆深刻,更让读者的情绪达到巅峰,更加意味深长。记得有一本书中说过,这是最好的写作方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由作者一一阐述,那就失去韵味了,而这也是我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
(4)文章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形象生动而极具张力。
比如第1段的结尾——“于是,完了。”简洁的4个字,就把自己所看到的临近尾声的赛会的冷落以及自己的失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张力。
比如“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比如“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多么形象生动呀。
(5)文章对“礼教”的讽刺信手拈来
仅仅是寥寥数语的对五猖会所在地的两座庙的调侃、嘲讽的介绍,就起到了顺手给“礼教”一枪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也增加了文章的反封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