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疲劳是缺什么营养吗?补充营养能解决疲劳问题吗?

      当今中国城市中少有营养缺失的人,因为城市人口不缺食物,且物质极大丰富。反而是高血糖、高血压、尿蛋白高的患病人群和肥胖人群较为多见。

      就像种庄稼,无论是化肥、农家肥,都是营养。那么天天上肥的结局是什么呢?烧死!所谓烧死,不是营养不足引起的,而是营养太充足,庄稼吸收不了,进而污染了水源和土壤,导致庄稼利用水和土的基本功能丧失而引起的死亡。

什么是营养?

      现代科学对营养的认知仅限于化学物质成份,所以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肉、蛋、奶类食物都是营养,其实不然。多年前,我与一位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专家聊起,中药研究多数仅限于化学成分的研究,而从物理特性角度做研究的极少,这是现代中药研究的极大缺陷。

      古代中医对中药的认识,是从气、味两个角度来认识的。

      「气」可以理解为能量,无形的客观存在,例如场。「味」可以理解为精微的物质,有形的化学成份,例如粒子。「气」秉受于天,靠时间积累,聚天地间的灵气。诸如野山参、林下参生长于原始森林,生长周期越长,气越足。食物也是一样,生长周期越长,气越足。
现代社会单靠化学物质催生出来的食物,灵气不够。中医讲:「气足不思食」,反过来看,「气不足」就要「思食」。所以,现代人食用催生出来的食物,吃得再多再饱,还是有饥饿感。这就是因为食用催生出来的食物,没有「气」,只有物质营养成分。

五 谷 为 养

      我曾经开玩笑的讲,最有营养的不是肉、蛋、奶,而是化肥!化肥什么营养成分都可以配出来,为什么人不去直接吃化肥,非要撒到地里去催生「没有营养」的五谷呢?
因为植物是有生命力的,尤其植物种子中的生命力最强大,而这种生命力就是一种灵气。

      「养生就要多吃有营养的肉、蛋、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古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真正养人的离不开五谷,也就是主食!

      什么是主食呢?即最主要的食物!那么你的主食为主了吗?占多少比例才能为主呢?占一半都不能为主,至少要占到66.66%以上才能控股。

主 食 为 主

      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食物,包括红薯、山药、土豆等。对于淀粉类食物,人体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可以把它转化成可利用的能量。

      例如,糖尿病人食用淀粉类食物,两个小时后血糖就升高了。为什么血糖会升高?因为淀粉类食物已经被消化吸收,变成了人体的糖分。

      对于肉、蛋、奶这类食物,人体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经过很多道程序,才能够将它转变成人体可利用的能量。尤其是脾胃弱的人,食用肉、蛋、奶类食物,耗费代价把它代谢完了,还可能利用不到,就会白白把消化能力浪费了。

      我治疗过一个病人,他就是脾胃特别弱。他每天都要吃鸡蛋、喝牛奶,但是身体很消瘦,而且一直在消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主食不到量,能量不够,也就是我们开头所提到的,体重没变为什么突然感觉身体没劲了?缺少什么营养成份吗?不,缺少的是看不见的能量。

      就像手机一样,昨天手机能用,今天不能用了,缺少的是什么?能量,手机没电了。人体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主食,食用主食人体能很快得到可利用的能量,所以,古人讲五谷为养。养人,就要吃主食,就像养手机,晚上得充电。

睡 眠 为 养

      除了饮食以外,睡眠也是一个蓄积能量的过程。能量在白天阳气在外散出来,夜晚阳入于阴收回来。如果睡的晚的话,阳气收不回来,能量就收不回来。

      现代人疲劳缺乏的不是营养成份,缺乏的是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来自于大自然中靠时间积累下来的「气」。中医讲的「气秉受于天」,是靠时间积累下来的,靠睡觉养下来的能量。

      所以,现代人疲劳,不要去吃有营养的东西,而是要补充阳气,补充能量。

      湿气重的病根在于阳气不足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湿气重,但不知道为什么湿气重。中医认为,土的作用是运化,脾胃属土,它运化之后产生出来的就是气血。中医认为「土不运化则生湿」,现代人湿气重,是因为吃下去的食物运化不了,阳气利用不起来,营养就变成了湿。

      从表面看,湿气重可以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调养。但是要真正的改变体质,不再生湿,就需要把阳气补起来。

      对能量和阳气的认识是我们中医的特色。很多人受现代观念的影响,认为营养成份是关键,其实不然。疲劳,它不是你缺了什么营养,而是你营养过剩,能量不够。

      就像手机不能用了,是因为你能量不够,没充电,并不是配件坏了。所以,换新的配件不行,必须要充电,把阳气补起来,把能量补起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体疲劳是缺什么营养吗?补充营养能解决疲劳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