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来这儿转转

2017-4-12

仲春午时的晴,蓝天湛蓝,白云舒卷。

人生视角

陪刚哥到龙凤山为姑爹选墓地。第一次来墓园,感觉和想象中不一样。风和日丽的,鸟语花香的,并不觉凄凉恐怖。

合葬墓地价格从万把块的到几十万的都有。转了好久,姐和我嘀咕着:以后我死了就把骨灰撒了!突觉这想法极好!转生一念:那后人们不是连想念祭奠的地方也没了吗?一念又转:撒在河流里,后人走到哪儿都能听着看着陪着,倒是更好!

看到一对儿年轻母子的合葬墓碑,姐跟后赶来的大姑打趣:“妈,以后我死了,也跟你们合葬在一起!”我附和:“省地儿又省钱,好啊!”没料大姑脸一沉,严肃地训了姐一顿!

咱中国人嘛,多是忌讳生者说自己死的。就连悲伤和喜悦,恨和爱,也是含蓄隐忍,限制表达的!正因为这样的隐忍含蓄不表白,一起活着时的爱恨喜悲唯等一方死后才诉说,而人死后,这样的表白终究是失去了意义。所以,国人对亲人的死别,大多都充满了悲痛并更多地裹挟着悔恨。恨生时没和对方好好谈过“爱”,更悔生时不曾深情的相互道过“别”。这点,与多数西方人对死的态度差异明显。他们对死者回忆,感恩,放手,并祝福。这个差异源于传统的观念,也源于现代的教育。欧美人爱表白,从小接受死亡教育;而我们不曾谈起,甚至隐忍回避。

爱本应是动词,是说与行的结合;别亦是动词,是亲吻、拥抱、挥手的结合!无需挑地点也无需改时间。对我来讲,知行合一,路漫漫兮。

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只是在死亡刹那,或经过死亡体验后,我们才开始有了真正的生命。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

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

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走过一排排一列列的墓碑,上面的碑文和照片诉说着逝者长短不一又过程不同的人生。一边看着一边唏嘘,生活里再大的烦恼痛苦也都变小了。有那么几时,觉得墓园才是真有效的解忧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嗨,来这儿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