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想过你将来的墓志铭吗?

沉思.png

【读书笔记】——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

必须要承认,我是被书名吸引的。
看这本书之前,我小小地了解了一下李海鹏。他曾经是《第一财经周刊》专栏作家、《GQ》专题总监,一直坚持“常识比观点和立场重要”。他这样说过,“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会越少。妄言少了,妄为才会少。妄言只令人心烦,妄为才令人忧虑。”

这本书上的小文章来自作者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文笔犀利,一针见血,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感觉。这有可能是由于他始终是一名真正的记者的缘故吧。我心里总觉得,记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真实,严肃,记者是传递一切的大使。水均益就是我很钦佩的人。

有这样一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被问过然后思考过,“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几年前的我是这样回答的,“简单的、安静的”。如今有了一些变化,不过初衷未改,简单安静仍是我对生活的最大追求,只是现在多了一样,我想,除了简单安静,或许还应该是勇于尝试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起产生想要尝试的意识。

我想寻个可爱的小盆栽一起伴着生活。
我想试一套嘻哈风格的衣服,或者是Punk风。
我想给我的家人、朋友做可口的草莓蛋糕,虽然现在只会做小饼干。
我想体验攀岩的乐趣。
……
读了李海鹏的文字,我想赶紧去看这个世界,去体验生活的种种。
想——从未想过的事。
听——从未听过的歌。
说——从未说过的演讲。
做——从未做过的一切。
当然,这些都是有前提的,底线不要去触碰。

书中还有这么两段话,我印象深刻:

倘若严肃地讲讲我的地铁见闻,那么我就得说自己看到的情形跟诗人庞德的名句完全一致:“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没错,就是这种昏暗和缺乏生机的气氛,虽然还不至于幽闭恐怖。
可是在地铁里你从来不会感到快乐。你看到车厢里灯光灰白、色彩单调,人们坐着或者吊着,总是表情呆滞。你也会看到有人沉浸在遐想之中。

在北京坐地铁,真的是一言难尽。好在有座的时候还可以看《佛祖在一号线》,没座的时候,就安慰自己:挤挤更健康。

李海鹏喜欢《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的一句牢骚话,“历史是一场噩梦,老子只想好好睡上一觉而已。”我也喜欢上了这句话。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睡一觉。

书最后有提到,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写了六个字:活过,爱过,写过。我就在想,当我到生命最后一刻时,是不是能够坦率地对自己说,疯过,爱过,陪你走过。正如罗素说的那样,“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本源”。
你觉得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想过你将来的墓志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