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十年,我养成的习惯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时候,去质疑一切跟这个困境有关的思维和情绪模式。而大多数时候,我都能靠这种方法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踌躇、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只是,我们太关注于应对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对这种错误意识的植入浑然不觉。
我们都是纸牌魔术里的观众
不知你们有没看过这样一个纸牌魔术:魔术师让一个观众上台,他一边洗牌,一边让观众回答自己一些问题,同时让观众按自己的要求做些事情。
然后魔术师将纸牌放下,要观众心里想一张牌,之后魔术师重新洗牌,让观众掀开最上面那张,竟然真的是观众之前想的那张牌。
实际上,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操控。当台上两人交谈的时候,观众只是回答问题,做魔术师让他做的事情。但实际上,魔术师是通过这个过程,让观众集中注意力到应对他的要求上。
然后与此同时,在无人察觉的瞬间,魔术师手里快速闪岀一张牌,而这个瞬间,被观众下意识地捕捉到了,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灌输了一个图像意念。
所以,之后当观众被要求去想一张牌的时候,已经有了下意识的选择。这时候魔术师要做的,只是洗牌的时候让这张牌在最上面而已。而这对魔术师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实际上,这种意念的操控,不仅存在于纸牌魔术中,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十年,我养成的习惯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时候,去质疑一切跟这个困境有关的思维和情绪模式。而大多数时候,我都能靠这种方法,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踌躇、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只是,我们就像那个忙于应对魔术师的观众那样,太关注于应对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对这种错误意识的植入浑然不觉。
错误意识1: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忽略背后的本质
以前在咨询公司,面试顾问的时候,经常被问到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这大概是面试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面试者会问,有些面试官也会问面试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下面是我跟其中一个面试者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
对方:您在咨询公司这么多年,怎么解决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
我:什么叫Work- life Balance呢?
对方(感到意外):嗯……就是,不会有空余时间享受生活?
我:那你觉得什么是享受生活呢?
对方:比如旅游啊,做自己喜欢的事啊,陪家人啊·
我:如果现在有两件事给你选择,你愿意选择哪一件。一件是,你在工作中给客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他们请你吃饭表示感激;另一件是,你太太跟母亲发生了冲突,让你裁决。这两个场景,你选哪个?
对方:选前面那个。
我:对啊,所以你在乎的不是工作跟生活的平衡,而是痛苦跟快乐的平衡,但工作不全是痛苦,而生活也不全是快乐啊。
我们经常把工作生活平衡挂在嘴边,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从未认真思考过,这句话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是基于怎样的假设前提。
实际上,这句话本身更多是说,一个人在不同角色中的职责与时间分配问题。但很多人在说“工作生活平衡”的时候,或者是在实践这句话的时候,理解的却是”工作=付出=痛苦;生活=享受=快乐”,所以要痛苦与快乐进行平衡。
然而,工作只是付出吗?当你感到自己在成长,是否有喜悦感?当你做成一件事情,是否有成就感?当你为他人带来价值,是否有使命感?
而生活又全是享受、无需付出吗?与爱人相处、教育子女、孝敬父母,这些,哪一样是单纯享受而不需要付出的呢?
所以,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那么,付出是否等于痛苦、享受又是否等于快乐呢?
就拿做公益来说,很多人坚持不懈地为公益事业付出,然而并没有为这种付出感到痛苦。恰恰相反,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利他的快乐。
反而有时候所谓的一些享受,比如买买买,收到快递的瞬间觉得快乐,但这种快感很快就消失了,然后又需要下次更大的消费来维持这种快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乐。并且有时候,当下的付出是为了获取长期的快乐,而当下的快乐有时候却会带来长期的痛苦。
所以,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与快乐的平衡,而是长期快乐与短期快乐之间的平衡。
那么,持有这样的错误意识会有什么问题呢?
一旦我们将工作与生活对立,将工作与付出和痛苦等同、生活与享受和快乐等同,那么每次进入工作,大脑内部和痛苦相关的区域就会被激活,长此以往,大脑慢慢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神经结构:一旦开始工作就会进入痛苦状态。
经常有读者留言说:我想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做,但我什么都不喜欢,怎么办?
之所以什么都不喜欢,往往就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建立起这样的稳定结构,所以任何工作在开始之前,就被你划入痛苦的区域了,你又怎么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呢?
另外,将生活与享受和快乐等同的意识,也会阻碍我们获得生活上的满足感。因为当我们认为,生活就应该享受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愿意付出了。
所以,很多人才会抱有这样的择偶观:我太累、太孤单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照顾我、无条件对我好、帮我承担这些痛苦,我就会从此快乐起来了。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大多数沟通问题,往往都来源于这种对付出和享受的错误认识。
所以,去消除你大脑里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反射吧。
错误意识2:将行为归因于性格,而忽略能力
曾经跟一位男士合作,我要求他完成工作之后需要给我审核,然后再发出去。交给我的时候,我指出了好几处错误,他说:“这你都能发现,果然女生就是更加细心。”
我对这句话深感不快,不仅是因为他的性格刻板印象,更是因为这句话非常不负责任,企图将责任推给性格,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或态度。
实际上,我是一个非常大条的人,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大量数据错误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所以,每次东西交出去之前,我都强迫自己看三遍,还会总结出常见的错误,做成检查清单,下次检查的时候重点对照。
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怪罪于性格,这是阻碍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
实际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性格、动机、价值观、经历、外部影响、角色以及能力,远远不是性格一个因素来决定的。
举例来说,很多内向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挣扎: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外向起来,更好地与人交往呢?
如果按照上面这些因素,你最终是否能够很好地跟人交往,取决于7个要素:
1.性格是否喜欢与人交往
2.是否追求在人群中的归属感。
3.是否与交往的这个人群体价值观相符。
4.是否有此类场合下交往的经历/经验。
5.当时的社交氛围如何。
6.交往当时你所处的角色是什么。
7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
在这么多因素里,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只代表你对这件事的一种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比如,内向的人喜欢独处,但这并不代表,内向的人不具备跟人交往的能力。实际上,我曾为一些公司做过研究,在很多公司里,最能搞定客户的销售人员,并不是性格外向的人。
所以,当我们做不好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诉诸于性格,而要知道这是一种需要掌握的能力。只有这么看待问题,你才有解决它的可能性。
并且,也只有这种看法才能让你正视自己的天性,不会试图去压制它,因为,天性也被证明是几乎无法改变的。
但好在,任何一种天性,几乎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自卑,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提到,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使人发愤图强,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如果我们期望在任何方面都完美无缺,那我们最终会成为一个十分平庸的人。所以有效的做法是,不要去试图压制天性,而应该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另外提高能力、采取措施来弥补它的负面效应。
这就好比你跟一群人比赛跑步,你面前的这个赛道最短,却布满了钉子。正面效应是,这些钉子帮你打消了其他选手跟你抢捷径的念头。然而负面效应却是,你自己也用不了。
如何解决呢?难道要去拔钉子吗?不是,你应该要学会给自己做双坚固的鞋。这样最能够利用天然条件的正面效应、同时弥补它的负面效应。
所以,面对你的天性,去做一双鞋而不是去拔钉子。
错误意识3:遇到挫折必须恢复,而错过随之而来的机会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要刷剧来恢复心情;想做的事情失败了,要休息几天恢复信心;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要胡吃海喝来忘记…这是我们的正常反应。
然而,谁说初恋分手就要哭、找不到工作就要刷剧、失败了就要静静呢?分手代表对方现阶段不适合你,找不到工作是提醒你还有不足,失败了是给你机会反思和成长。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挫折或失败需要花时间去应对。然而,我们低估了自己应对失败的能力,所以硬塞给自己一个伤心的理由。
如果我们在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就进入恢复模式,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疗伤,那就阻碍了这些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斗志。而这些全新视角和斗志,才是真正让我们得以走出挫折的方法。
所以,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不要给自己理由去堕落,而是将它当成发展自己的机会,去反思和总结。
其实,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失败、挫折,抑或是我们战胜天性的历程,都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深远影响。当工作、生活、自我、成就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时,恰恰是我们从中窥见精神与心灵的机会。
它们都是一种尝试,能唤醒我们最深处的本性,所以我们不要因为错误的意识而失去了唤醒自己的机会。
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快乐,而是心灵的形成。而这些历程,全都是我们雕琢自己个性的过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再做纸牌魔术里的那个观众。
总结:
1.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踟蹰、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2.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乐。
3.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与快乐的平衡,而是长期快乐与短期快乐之间的平衡。
4.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代表你对这件事的一种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5.面对你的天性,去做一双鞋,而不是去拔钉子。
6.如果在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就进入恢复模式,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疗伤,那就阻碍了这些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