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营D9】掌握语境,微言大义

文|海蓝


《见识》中提到,如果一件好事得不到支持,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而应对复杂情况的方法又不得当。

说话、做事,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


《好好说话》介绍道,不会好好说话,主要是因为拎不清状况。

1、掌握语境,拎清双方权力关系

生活中,最让我们忍不住想辩驳的,就是家族群里满天飞的“健康指南”了。

——桃子和西瓜是夺命组合,小心!

——孩子溺水要倒着背,再跑两圈!

本着“家蠢不可外扬”之心,许多深潜的子女都忍不住要浮出水面辟个谣。

老人家一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把剩下的话给堵了。

“我每年都这样吃,现在还活着。”这句可能有效一点,但长辈会因此觉得没面子,心里堵着一口气不顺。

许多老人转发这类文章,只是为了博眼球刷个存在感,并没深究内容真假。

危害较小的消息,就当没看见,涉及金融骗局和养生类的,可以私聊+推送“微信辟谣助手”,别让长辈在群里下不来台。


曾有北大毕业的新职员给任正非写下万言书,历数华为弊病,直接就被任正非辞了。

凭什么一个刚入职60天的新人会认为自己看到的领导没看到?

大公司的复杂问题,绝非三言两语能解决。


2、简明说重点,不浪费时间

《五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每天要整理的2万字的素材,花2小时成文,再花3小时浓缩到1800字,以便在5分钟内讲完。

真知灼见贵精不贵多。不浪费他人时间,是最大的礼貌。

小区里有个妈妈,带娃为主,兼职作保险。平时带孩子在楼下玩,会与邻居们攀谈顺便推销保险。

大家本来并不排斥保险,又因是邻居多一层信任,但她聊天经常不在点上。

说到意外险,她会说孩子昨天又不小心磕到腿流血了,孩子奶奶看到就开始埋怨,结果两人吵了起来孩子大哭,丈夫天天忙工作不在家,自己好命苦妈妈去世早,否则就让奶奶回老家,省得受气。

由保险起的话头,后面全是与之无关的负能量,后来大家一见她来,都躲得远远的。

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一个去做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营D9】掌握语境,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