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评价”?

2018 传媒学院 潮声文学社 张睿哲


据我观察,我身边很多人的学习,根本就没有【总结评价】这个步骤……然而在我看来,学习过程不设置总结评价,就如同做菜的最后没有放调料,整道菜可能就此变得“中看不中吃”。


然而什么是总结评价呢?我们老是提到这四个字,但是好像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行动指南。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它的观念才慢慢从“不会做”变成了“不重要”。


我想用丰田公司的5why思考法和你一起推理一下:


不总结。


why?


因为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作总结。


why?


因为对“总结”这个行为缺乏概念,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总结方式。


why?


因为缺乏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定位能力。没有宏观上的知识体系意识,也没有微观上的知识链接意识。


why?


因为你没有【结构化思维】!!!


1.构建知识体系

不会总结的人,往往缺乏结构化的意识。会总结的人,往往拥有“结构化思维”。而所谓“知识体系”的终极奥义,正在于“结构化”。


别慌!


不要看到一个新概念就觉得“天呐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能学会吗?”继而“算了算了不看了我脑袋要爆炸了”。


结构化思维,看起来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词对不对?事实上,如果我用文字来向你解释这样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你确实也可能很难理解它的涵义。


那我们就直接上图呗——



看看这个思维导图,这就是【结构化】,这就是”知识体系“。


我想,已经无需赘述了吧?如果还需要些提醒,除了【分类】【层级】【递进关系】外,还有这么几句话:


“像电脑菜单一样思考。”


“要通过大量反复练习,把它锻炼成一种意识(就是不把知识结构化就觉得难受、别扭)。”


“第一遍总结的时候,从细碎的小知识点往上归纳;之后复习的时候,从最高的一级往下细分。”


“别空想,画图。”


这是“如何总结”,那么评价呢?请想想看,知识体系都出来了,评价,还会很难吗?


2.关联知识网络

一个知识体系建构完成了,就从此放着不管它了吗?


当然不是,除了定期的复习,我们还要时常【更新】它。


打个比方,假如你读了一本书《学与教的心理学》,依据书中内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过两天你又读了一本《学习心理学》,发现里面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但是也有一些互相补充的内容。比如后面这本书里提到的东西前面那本没有,或者后面这本讲得更细。


那你自然也会想到,不能把两本书的知识体系孤立起来,而要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了。


两个、甚至多个知识体系的互相联系与合并,才真正是学习的高效期,也是走向大神的关键。同一领域的内容建立的关联越多,你就对这方面越“懂”。到时候你就会觉得,啊,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先别激动,这里还有个技术问题!


我们刚才说,同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之间有高度的相似和些许的不同,那我们就面临这样的抉择:


还是上面的例子,我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建立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那我再读这本《学习心理学》,是应该先建构一个它的知识体系,再和前一本做关联,还是直接把读到的新内容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放,而剩下相同的部分就原封不动呢?


这是要分情况的。


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已经做过很多探究了,比如在读这两本书之前,你已经读过《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等等,并已经将它们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了你独有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大知识系统。换句话说,你已经是个“行家”了。这个时候你就不必再重构最后这本《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体系,直接把新内容变成自己的话,往这个大系统里添就行。


但如果你是个新人小白,想了解一下关于教育的科学知识,《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你在这个领域读的第一本书,那后面这本,即便内容高度重复,你还是应该规规矩矩地建立它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尝试融合。


原因很简单,因为前面那本书里的知识,你八成也没“吃透”,还存在着“更新”的可能。


3.在实践中反馈

理论毕竟是理论,生活中最好用的不是“见识”、“知识”,而是“智慧”。


简单定义一下智慧,大概是“智慧=理论+经验”。


还得实践、纠正,并且参考其他案例啊。


一起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什么是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