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包忆童年

        清明节期间,因不能放假,心血来潮,几人商量:手动做个沙包吧。说干就干,翻箱倒柜找来不用的枕罩,旧裤子,拿着美工剪刀,裁布,计算,忙的不亦乐乎,看看这满桌布片子,有没有想参与进来的冲动呢?

        一针一线地缝着,边缝边聊天,颇有小时候看妈妈纳鞋底子的感觉。记得妈妈当年纳鞋底子,去别人家或者别人来自己家串门时,女人们手里都会拿着活计——鞋底子,中指上戴个顶针,兜里装着自己纺的线,用粗粗的锥先扎进去,扎出个洞,再用细针串着线缝制,一行行,一排排,煞是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当针变涩之后,妈妈们都会将针放头发里划拉两下,这样带着头油的针会顺滑很多,能轻易地穿过层层壁垒,到达另一面。她们就这样说着,缝着,其乐融融。那时候针线活做的好的女人家,很受欢迎,孩子穿出去的鞋子也很合脚并漂亮。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年代人特殊的回忆,属于妈妈们。

      记得那时妈妈总是很忙,缝制沙包这种休闲品,我也不忍心麻烦妈妈,所以五年级的时候,自己找来布条条,拿着剪刀,左剪剪右修修,终于修成正方形的布块块,然后再站着踩缝纫机,左一下右一下,自制沙包。许是悟性高,在那时候,我居然鼓鼓捣捣,竟也做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沙包呢,虽然第一个沙包没计算好正反面,封口的时候才发现有两片花色是反的,但是丝毫不影响我欢呼雀跃的心情。有了开头,便刹不住车了,我也成了小伙伴眼中的做沙包小能手。

        如今,我坐在清明的暖阳下,纯用手缝制沙包,尚属人生第一遭,这针脚比起妈妈来说,差远了。没开始之前,我过于乐观了,对沙包的缝制过程想的太简单。看看这歪七八扭的针脚,自己都想笑,哈哈,不过过程还是很享受的。缝制的过程就不详细写了,做过的朋友们都知道呢。

        找来麦子,又取来牛奶箱里面的泡沫缓冲垫子,剪成碎块块和麦子一起装进沙包里,这样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就这样,手工沙包缝制成功。花色各不相同,明显能看到布料上那经年累月的旧渍,并不美观。不过,玩起来,很舒服,改良版的内芯比童年时的纯麦子或玉米沙包要柔和地多。

        沙包一制成,接下来就是玩。经过了漫长的准备工作,对跳房子运动极其期待。有谁在童年玩过跳房子呢?在一蹦一跳间,既增进了友情,又锻炼了体魄,还增加了协调能力和平衡性,简单又快乐。

        那时跟沙包相关的游戏有好几项呢,简单的一个沙包做道具,画上简单的几个方块就变成了跳房子;把对队伍分成三组,一边一组进攻,中间一组防守,便成了打沙包;各自为战,一人一个沙包,踢沙包,就跟现在踢毽子差不多,小小的沙包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是无穷尽的。无论你是三五成群,还是形单影只,沙包都可以陪你度过。

      那个年代的我们,有着简单纯粹的快乐,与物质无关。

      这一个清明的午后,我暂时穿越回了童年,体味了那回不去的过去,让心归零,真好。感谢疫情的管控,让我能静心体会生活本来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包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