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之三调芭蕉扇:攻心和用强

火焰山火势汹汹,一定要芭蕉扇才能扇灭山火过得去,芭蕉扇又在铁扇公主处,她借与不借,就成了问题的核心。借了,问题就算解决,不借,问题就是无解。

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两点:一是愿不愿意,二是借与不借。前者是当事人意愿方面的,后者是当事人行为方面的。一般来说,意愿是行为的先导,行为则是一定意愿下的必然结果。最自然的流程当然是,先有愿意,再有相应行动。这时行动不会违心,做的人心甘情愿高高兴兴。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根本不会产生我们所谓的问题。但这种理想状态并非一定能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以下情形:外部情境要求当事人的行为必须符合某种规范,但当事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过不了心理关,也即个体意愿和外部行为要求产生了矛盾。这时,我们所谓的问题就产生了。在此情形下结果不外两种,或者按外部要求做了,而违逆了个体内在意愿,或者按个体意愿做了,而使外部要求落空。前者会使当事人处于违和和分裂状态,后者会使外部环境处于违和和分裂状态。无论哪一种,都不能称作理想。

不考虑教育问题,单从个体角度看,不违心就是好的,这种观点无可非议。比如一块蛋糕,吃掉还是扔掉,不考虑外部社会因素,这纯粹是个体意愿问题;即使考虑到社会因素,在没有强力外部约束的条件下,个体宁愿被指责也要扔掉,这仍然可能是好的,因为它可能防止了个体因没有扔蛋糕而受到更大的精神创伤。

但要是从教育观点看,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看法。教育本身就是外部对受教育者主体的改变和重塑,所以这时的外部要求是无论如何要实现的,个体意愿会退为第二顺位。

遇到这种问题,一般的教育者不外两种方式:一个攻心,一个用强。所谓攻心也不是真攻,其实就是常说的“细致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到学生自己想通了,按教育者的意愿,将自己原来的意愿修正了,按新的个体意愿行动——也即行动符合原来的外部要求了,这就算大功告成。所谓用强,相对简单些,且不管学生心里怎样想,愿意不愿意,先利用教育者本有的优势,要求或者强迫学生从行为上按教育者的要求来做,这就行了,心理上的事后来慢慢再说。

很显然,攻心为上,因为它的结果更近自然,可以算是“人造的自然”。所以大家竭力推崇这种方法,这种现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把这种推崇推向极端,因此挤压甚至剥夺了用强的存在空间,就很难理解,也不应该被接受了。

攻心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一个学生就是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就是每节课迟到,一切可能的攻心手段都用完,还是不能收效,有没有这种可能?有。一个学生习惯性骂人惹人,或者总是偷拿别人东西,一切可能的攻心手段都用完,还是不能收效,有没有这种可能?也有。

其实攻心并非万能的认识大家应该是普遍接受的,纪律严明的政治组织、军队、监狱,所有这些的存在,都说明人们并不指望攻心来解决一切问题。在那里,当攻心不能收效时,很自然会用强,基本表现有两个:其一是把不能符合外部要求的个体排除出这个特定集体之外,其二是以群体胁迫手段诱使个体作出和外部要求相适应的行为,或者以强制手段迫使个体收束自己不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但具体到教育机构或者学校时,人们就倾向否定用强的合适性,不知道为什么。

否定用强手段在学校教育里的合理存在,会带来两个不利后果。第一个,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会因此发展得更极端。学校失去硬性约束手段,学生失去顾忌心,教育只有软没有硬,只有血肉没有骨头,欲求个体社会化的收效可谓难矣。第二个,会使部分学生失去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转变机会。所谓先有心理再有行为这种认识其实并不完全,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行为对心理的反向塑造也是实际存在的且力量强大。强迫学生每天跑一千米,一个学生不情不愿,可是一学期下来,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跑下来游刃有余,这种成功感会使原来的不情愿灰飞烟灭,不仅如此,他还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还会因此主动劝说其他学生接受这种要求。这就是行为对心理的巨大反向塑造。可以想象,要是不用强,单指望这个学生心里愿意再来跑步,很可能他永远也不会迈开步子跑起来。

孙悟空要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从取经大业的社会要求角度看,是必须达成的。可是铁扇公主也有完全的个人理由不借给他,因为孙悟空害得她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走了。孙悟空先是攻心:第一彬彬有礼,第二解释红孩儿是得成正果,是福不是祸。铁扇公主不愿接受这些理由,牛魔王也不愿意接受这些理由。这时,是要尊重个人意愿,还是社会要求在先?孙悟空给出了答案,攻心不行,那就必须用强,掣铁棒一顿乒乒乓乓,扇子借到,问题解决。不光取经进程得以继续,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两个妖怪也得以归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西游之三调芭蕉扇:攻心和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