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中录取结果下来了,是家门口的中学,自己走路过一个立交桥下面,再走20分钟能到家,意味着自己上下学没有问题了,并且也不累。
这个学校是本区重点校,是区里第4名左右的学校,也是好学校,大概由于没有去第一二志愿的学校,我有点遗憾,甚至有点落寞,有时候还有点莫名的伤感,家人知道孩子去了这个学校,都心里落了地---他们希望女儿去这所学校,认为无论从成绩还是从家里的接送安排等等,都是最好的选择,我想,我的遗憾,不仅仅来源于想让女儿去更好的学校,更多的,是告别了接送孩子艰苦的三年,还是也结束了住宿同校坐自己家车和公交车走路等等搭配的辛苦的三年的,一种告别的情绪吧。
想起女儿初一的时候,儿子三年级,两个人的学校和家是三个点,家在中间,儿子学校距离家5公里,女儿学校距离家10公里。家是一个稍微偏一点的小区,小区里面有公交,但是不能到这两个学校,都需要倒车,而且等待公交时间比较长,最近的比较热闹的公交站走到家需要至少25分钟。这样的话,基本上都是我开车送孩子们上小学,因为小区地处大路旁边,以及几条大路的交叉点附近,所以早晚高峰经常发生堵车,一不小心就会迟到。
今天早上路过女儿即将上的高中,心里那种轻松的感觉似乎不敢让它太快的到来,连想象一下似乎都要小心翼翼的。
初一的时候,女儿去了区里最好的中学,以田径特长的身份,所以一开始就进行十分艰苦的训练。下午四点多放学就由分部跑到本部(两个地方不在一起,坐车也大概需要20分钟,两边还要走十分钟),训练完了再回到自己的分部,上晚自习。通常是4点多放学,一开始是我们几个家长去接,送到本部,然后等到7点多出来吃饭,八点多回到学校上自习,那时候是住宿的,不然感觉真的跑不过来,早上需要6点前起床,孩子吃不消。
那时候我们几个家长风雨无阻,后来孩子们适应了之后,自己坐公交去本部高中训练,但是七点多我还是回去带着女儿吃饭,给她送回分部上自习,因为回去时候已经八点多,自习时间不到一小时就下自习了,而且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身体十分疲惫,住宿的洗澡条件等都不到位,孩子每天也洗不了澡,另外刚上初一,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会做做不好,最难受的是作业写不完,别的孩子回到宿舍已经写完作业,女儿由于训练完时间很少了,每天在路上和训练要用掉接近4个小时,回到宿舍还要手忙脚乱地补作业,比较难过的是其他同学可以在宿舍疯玩了,不仅学习受到影响,爱玩的心也一样受到影响。所以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她,没有更多的提高,一年级就这样度过了。通常我给她送回学校八点多,我再回家。第二天再重复。
女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年级的成绩很不错,还考过第5名,获得过校三好学生。进入二年级,学业更紧张了,而且女儿的训练比较被动,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训练和投身体育,小小年纪更多的是被动的感觉,每天又在身体的高强度疲惫和较多科目的课程中度过,二年级下学期遇到疫情,在家学习,感觉她的自律性各方面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经过了疫情,女儿充分考虑,也和我们家长商量,最后和教练申请,不进行训练了,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继续学业。
也意味着女儿放弃了特长训练进入本部高中的机会,完全靠自己的学习去走人生的道路了。我们观察了她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虑,去和教练申请终止了训练。
进入三年级,女儿不住宿了,早上我送,晚上有时候我接,大多数时候女儿自己坐公交,公交车大概50分钟,两边还要走半个多小时,通常我和弟弟会选择姐姐下车的时间从单位下班过去,于是我一般都在办公室等着,到时间过去车站接一下,再回家。也为了节省女儿路上的时间。即便是这样,和很多方便坐车的同学比,女儿浪费在路上的时间要多出一小时,但是说实话,好像女儿偶尔会看看书,也没有利用来学习了,也是公交上比较拥挤。
这样的一年,至少是早起的,为了早上不因为堵车迟到,一定要在6点10分之前出发,最开始冬天的时候保证6点出家门,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容易。通常5点40起床,我们就要更早一点。上了车女儿就开始睡觉,一直到学校,其实我是非常希望女儿能在车上学习,背背单词什么的。
她晚上也是11点才写完作业,所以睡着了可能要更晚,也这是女儿的学习习惯和效率不是很高造成的。
最后这一年,弟弟还跟着跑了一个多学期,因为发现回来再送弟弟,弟弟就容易迟到,很希望弟弟自己走路去公交自己上学,可能孩子也有点懒,从家到公交站也需要走20分钟,最后弟弟就跟着早起上车,送完姐姐也不必回家,也不必绕桥,就可以回来直奔自己的学校了。
因为两个孩子,就不能像有些家庭,为了孩子直接到孩子学校附近住,解决了这些由于交通带来的困难和劳顿。
风雨无阻,各种困难的三年,弟弟是2-5年级,姐姐是初一到初三,结束了这样的三年。这三年里,女儿可谓是摸爬滚打,各种的艰辛,我们也逐渐培养孩子,自己坐公交,自己做事情,自己去经历很多事,这样的时候,也要担心,孩子从初一,一个女孩,有时候会发生各种窘境,坐公交忘记带钱,手机没电,做过站,不认识路,等等,各种问题,孩子们经历了,也就慢慢长大了,这期间也让弟弟学会了坐公交车,他走到车站20分钟,学校门口附近的车站也要十分钟,车多人多风险多,但是也在逐步教他们怎么应付。儿子现在可以自己坐公交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玩了(我们带着去过的),也可以自己坐公交上学了(需要的话),因为的上班的路就是儿子上学的路,所以不需要他自己坐车,但是现在可以做到孩子自己解决这一切。这期间包括教孩子自己打车,怎么注意安全,虽然还没有完全自己手机操作,但是自己坐出租的这个事情,他们俩都没问题了。
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涯,姐弟俩差4年,他们的交织是持续的,接下来无论弟弟念过6年级过去哪里读初中,也都不是太大问题,很有可能我还是会重复接送姐姐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地考虑让弟弟住宿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初中的住宿管理是自由状态,是不适合孩子的发展的,到时候再说吧。
父母和孩子,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别离。只能像老鹰把小鹰不断地推向悬崖,让它去飞。
女儿的初中结束了,三年结束了,孩子们的成长的三年,告一段落。
想着接下来完全不一样的路线,有一些忐忑,有一些激动,回首过往三年孩子的经历,各种的坎坷和不容易,用孩子的话说:妈妈,这些经历,也是特别的,我也是有很大收获的。我想,对于陪伴她走过的我,也一样,在经历着我们的风雨无阻,经历着各种的窘迫和调整后的自如,而回首过往,我应该为我们自己点赞,为了自己,为了生活,为了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的困难,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超越的,而不是不去迎难而上。
这三年其实不是三言两语能写完,孩子们表现也不是特别出色,但是总的来说是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值得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