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105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赏析

            —————牧童对二十六章的认知

两种版本相比较( )内为帛版

重为轻根(为巠根),静为躁君(清为趮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唯有环官),燕处超然(燕处若)。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巠“于”天下)?轻则失根(巠则失根),躁则失君(趮则失君)。

为轻根(为巠根),静为躁君(清为趮君)

巠,地下水川行的范式(或形态)又做经解。巠的根是什么?地下水不可见,可择地掘井可泽及于人,凭什么选择地点呢?依地势依植被。经  本意是织,织布时纵线为经横线为纬,经静纬动以成缯帛后引伸 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不论是择址或成为某类的标准,她的根本在于总结在于汲取先人的总结。这个总结就是道。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最终法自然的结果。在前章(103)牧童认为应是道为巠根。这便是由来。

清,静均是一种物象的形态,可是没有绝对静止的形态,有的只是相对。躁同趮,躁是想动而未大动,君,此处应指品德良好的人引伸为一种标准(如君子坦荡小人常悽处君子就一类别)。若不能处变不惊或不变应万变就会躁动继而冲动!自然,清静也有清心静心的意味,也有寡欲之喻意,牧童以为是修心性,以控制躁,清静以修心性,常此便有了类别标准,以此标准规矩心性行为。这便是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唯有环官),燕处超然(燕处若)。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巠“于”天下)

所以君子的言行离不开其修心性出来的标准或说是君子行为的框架,只有不住地警醒自己,才会像燕子选清静通风祥合之家筑巢一样快乐地生活。(若燕处,坊间燕进吉祥家,原因是该家人少争吵,人勤快,且有爱心。如此,燕子才不会被惊吓被赶走被拒之门外)就像万乘之主,而以身巠于天下。先清静心性,不争是争,以“天下”之要求来修正自己,“天下”众望归之才会御驾万乘。否则人心散焕,万乘各散八方何来主或王之说?

注:此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字意释为虽处荣耀或显赫之地也会像燕子择处样,亦有警省之意。有注解燕处通晏处取居危险之地,结合超然,亦有警醒以处危不惊之意。为何?牧童以为是遵循规律静心正性的结果。


轻则失根(巠则失根),躁则失君(趮则失君)

背离道(规律)只重巠(物象或某类标准)就是本末倒置失去了根本。不修心性一味地任欲躁而动之就失去了成为道德高尚之人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童眼里《道德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