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你也可以轻松成为沟通达人

沟通对于我们来说,像个熟悉的陌生人。

说熟悉,是因为我们从会说话开始,每天都在与人沟通。于是这项技能被理所应当地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会觉得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可能天生就“更会说话”,而那些不太善于沟通的人,可能是因为内向或者天生不善言辞。

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虽然每天要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沟通上,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从未专门研究过沟通力,并不清楚沟通中的一些技巧,甚至有可能对沟通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美国沟通学教授威廉·J·瑟勒、玛丽莎·L·贝尔和约瑟夫·P·梅泽在《沟通力:高效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这本书中谈到了几项常见的沟通误区,你可以看看自己“中”了几条。

沟通可以包打天下。沟通并不能够有效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比方说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虔诚的教徒就无法相互说服对方,而且他们沟通中产生的麻烦可能比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沟通越多越好。沟通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划等号,比如你正在全情投入地打游戏,而你妈妈站在旁边唠叨你房间太乱,应该马上整理房间而不是继续游戏。这样的沟通持续下去,就会升级为争吵。

言辞等于意图。比如你的女朋友突然跟你说,“我今天去医院的时候丢了100块钱。”如果你的重点放在“丢了100块钱”上,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一场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家庭矛盾。因为她的意图是想让你注意到“去医院”这个细节,深层次的需求是希望你多关心她。

沟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会讲话不等于会沟通,沟通力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系鞋带的身体条件,但我们小时候仍然需要学习怎么把鞋带系好。

沟通是可逆的。我们在愤怒的时候常会说出一些伤人的言语,事后又追悔莫及,想要请求他人的谅解。殊不知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没办法收回的。

三位教授除了告诉我们这些需要避开的沟通误区之外,还在《沟通力》中分享了大量沟通和交际方面实用的方法,包含了各种应用场景,比如演讲、团队协作、求职面试、网络沟通等等。

归结起来,我们常用的沟通类型可以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通过社交媒体沟通三种。

01 感知和有效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与自我沟通常常是我们在沟通当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部分。

《沟通力》这本书告诉我们,要与他人沟通,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如何与自己进行沟通。这个理解自己内心信息的过程被称为自我沟通。这个过程包括各种内心活动,比如思考、感知、解决问题和冲突、计划、情绪和压力等等。而感知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感知是选择、组织和诠释信息的过程,这是沟通的核心,会影响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

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很容易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排序、分类和理解,然后做出准确判断,并给出合适的回应。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感知力强,相应的倾听能力也不会差,这样的人更容易进行有效沟通。

根据哈菲尔德认知倾听(HCLM)模型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倾听过程,包括感觉、信息处理(理解、诠释和评估)、记忆和回应。其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与我们的感知过程高度契合。

你可能会认为,倾听和沟通是两回事,其实不然。

我们每天醒着的时候,大约有50%的时间花在倾听上。这让我们对于“听”这件事情莫名自信,觉得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认真去听,就像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听到的背景音乐,只是听到了音乐声而已。

这是一种低效倾听,在人际关系中,会导致浪费时间、关系欠佳、误解争吵等等。在沟通未果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合作伙伴、员工和下属、伴侣之间经常会抱怨,“他不听我的!”这样看来,倾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中的多数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善于倾听。

而且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听不进去对方说话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感知偏见和有效倾听障碍。瑟勒教授告诉我们,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带着个人偏见来看待对方。而书中也给出了化解良方:

尽量专注于信息内容,不要被讲话者是谁或者外貌、行为等因素干扰;

在一段内容中,提取核心想法,而不是专注于每一个词;

每个人都会存在个人偏见和思维偏好,但这样我们就会自我设限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我们需要在倾听中尽量保持客观,来减小倾听障碍。

02 如何有效管理当众讲话之前的紧张

人际沟通交往中,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可能要数社交恐惧和当众讲话的紧张。这也是沟通研究的两大领域,原因之一是,当众讲话的确是公认的心理挑战。

在演讲紧张这件事情上,我们并不孤单:

丘吉尔当年在演讲台上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直到被轰下台去,以至于后来他说,每次演讲都觉得胃里像放着一块冰;美国总统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沈从文第一次讲课的时候十分紧张,语速惊人的快,准备好的内容在十分钟之内全部讲完,他只好尴尬地跟同学们坦白了他的紧张……

其实紧张和焦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当我们无法应对或不敢面对时,沟通的紧张和焦虑才是个问题。

那么,当众讲话为什么如此可怕?

在当众讲话之前,我们的脑袋里会充斥着“我可千万不能出错”“当众出错好丢脸”“一会儿要当着这么多人讲话,好可怕”诸如此类的想法,而这些念头更加容易让我们产生压力,影响临场发挥。在经历过失败之后,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就会在我们下一次面对相同场合的时候跳出来作祟,让我们越来越恐惧当众讲话这件事。

但为什么还是有些人当众讲话的时候显得那么游刃有余,波澜不惊? 并非天生擅长沟通,他们的秘诀就是精心的准备和练习。

《沟通力》中为我们提供了几条实用建议:

反复练习,并在头脑中清楚地记住自己的开场白、主要观点和收尾语。这一条不但适用于演讲、汇报,那些看起来思路清晰的临时发言,也都是套用了提前准备好的模板。

自信地走到演讲区,因为积极的行为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在演讲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你在开口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你会更容易保持轻松,很享受与听众分享自己想法的过程。

看着你的听众,多看那些友好的面孔。

如果你还是不可抑制地紧张,你还可以像沈从文那样,真诚地坦白你的紧张。

03 社交媒体让我们变得更擅长沟通了吗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结构冲击。它的意思是说,工具被发明和使用之后,会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手上有个锤子,那么我们看到什么都会想去敲一敲;如果我们手上有个扳手,那么我们看到什么都会想去拧一拧。

在社交媒体技术高度发展和普及的现在,我们似乎被手机、电脑、网络“结构冲击”了。初次见面的新朋友,相互加个微信;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翻看他的微博或者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选择,甚至是依赖社交软件和网络沟通呢?

原因在于与传统的当面沟通相比,这样一种具有延时性的聊天语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通信优势,比如我们有时间精心思考如何回复,而不用马上回答。这对于“笨嘴拙舌”和反应慢半拍的人来说,简直是最理想的社交模式。于是,“线上社交达人,线下社交恐惧”的现象比比皆是。

此外,网络沟通可能会存在一些夸大。比如我们在陌生网友面前会展示自己好的一面,朋友圈展示出来精心P过的照片、旅行、大餐的图片,都在展示好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相聊甚欢的网友,线下见面就会觉得幻灭。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说,一个交往行为的发生想要成立,必须同时满足四项要求: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和可领会性,这样才属于有效沟通。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所见所闻,未必是真实的,有时候甚至与实际差别很大。这与哈贝马斯所强调的真实性背道而驰。所以,社交媒体和技术带给我们的很可能是在花着大把时间在网络上进行无效社交。

在这个普遍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线上沟通的时代,我们可以试试这本书中的建议,通过提高社交媒体沟通力来减少一些无效沟通和时间浪费:

监控自己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和公开发布。或许我们无需太过关心或者羡慕社交平台上展示出来的“别人的生活”,这些信息作为娱乐看看便好,无需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批判性地评估你所使用的信息。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收到的每一条信息都有来源,我们有必要质疑其可信度。

既考虑好处,也考虑后果。社交媒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记住,社交媒体的发展速度很快。它迅速改变了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所以我们也应该随时关注它的最新变化。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既然沟通无法避免,那我们就主动走近它。读完这本亲测好用的沟通指南,相信你也能轻松成为沟通达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完这本书,你也可以轻松成为沟通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