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身因为历史因素而成为了以古德语和法语为主的混合语言﹐另外也不断引入了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素和词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受过罗马人﹑日耳曼人和诺曼底人的统治﹐所以在语言上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不仅经历过其它印-欧屈折语的语言演化过程﹐而且语言演变的程度更加深入﹐最后令英语成为最简化的西方语言﹐于是英语就成为了最前卫的西方语言。举例说明语法的变化带来句子含义的深刻变化,来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来认识英语的严密性。
On 与 Against在国际付款条款的区别:例如Payment on B/L’s number 与 Paymentagainst B/L’s number,On 和 against 都有见提单号付款的含义,但二者的区别在于on是见到提单号后,如果测试不合格,有可能不付款的含义,而against则是只要见到提单号,就必须付款,不管测试是否合格。可见一字之差,就天壤之别。
FOB、CIF、CFR、CRF的区别,FOB 是Free on board离岸价. CIF 是Cost, Insurance, Freight到岸价. CFR是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CRF 是Clean Report of Findings清洁报告书。从CFR 和 CRF、FOB 和CIF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其中的含义就完全不同,每一个术语都是一种类型的国际贸易操作,其中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差别很大的,如果相互混淆了,就会带来很大的贸易风险。
汉字“王”的语言符号学诠释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标记符号,其一点一划都有隐喻表象。天地初开皆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而具阴阳二气,下沉即地,上浮即天,二气交合即人与万物。一点一横一竖一划演绎天地万物,它们的组合运动就是人与宇宙自然对话的语言符号。汉字里“王”这个字除了字本身的含义,更隐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三位一体,互生互化,相通为和而生生不息,所以可为王。
在罗兰·巴特看来,言语文字即形式,是一个种类。显然,种类包含了所有的个性,又否定了所有的个性。言语文字由于蕴涵过多而充满不确定的特征:正是存在一切的可能性,使得每一种可能性都不在场,一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或者互相加强,或者互相冲突,而最终,它们因此又产生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意义在言语文字的连续中不断产生,无法停留,即既无意图的预期,也无意图的永久性。言语文字的连续又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充满可能性,没有趋向,处在运动当中却在矛盾的对立中保持静止状态,中性、自对称、平衡、和谐、客观语言零度状态。
语言的逻辑正是按语言零度的规则展开的,从语言的内部结构看,语言是抽象的符号系统。零度,指的是语言的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的规则,这是使用某种语言系统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必须遵守的抽象规则的集合体。语言系统的诸种关系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从“组合”的角度看,语言的组合模式就是零度,语言单位的组合是以语言的组合模式(零度)为基础的。
但任何现实的、在场的组合都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都会发生某种组合偏离,于是,就会有组合的零度和组合的偏离。从“聚合”的角度看,话语中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语言单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这种共同点是通过联想产生的,它既可能是零度形式,有可能是偏离形式,于是就会有聚合的零度和聚合的偏离。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都存在零度形式和偏离形式。从语言的外部功能看,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所谓偏离,就指的是语言在交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所必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形式既是语言的系统规则的寄寓体,同时又是对语言抽象规则的偏离。
人类所有的语言之间是有共性的,否则便不能进行语码对译。这个共性便是人类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则,我们暂且称之为“语言模式”,这个模式是生成所有语种的深层结构规则系统,它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各种具体语言如英语、汉语、俄语等等生成的基础,是纯而又纯的毫无杂质的东西,我们假设它是理论零度上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便演绎出语言世界多层次的零度和偏离系统,各种具体语言如英语、汉语、俄语等等。
大自然的任何语言,经过我们人类的大脑的时候,都是要通过我们的感官转化成大脑信号,所有的信号,都要经过我们的大脑,转化成最基本的逻辑判断后,再经大脑合理选择判断思维后,在进一步的形成我们大脑思维后的信号,再输出到我们的感官器官,或语言、或感受等等。纵观我们人类的语言发展进化历史,我们人类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趋向爱好等等的不同,这些都影响了我们人类语言文字的进化发展状况,以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语言,和各种各样相似的语言。
例如我们中国,在原始时代的先民就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表达对事物的记录,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始先民使用芦苇杆在湿泥块上刻录他们生活中事物的信息。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那时基本都是最直观的记录和图画式的文字,用最直观的方法来表达和记录人类的生活、生产等信息。可以看出,不同记录习惯和使用工具,生活习惯等等因素就逐渐使的语言文字的进化发展产生了不同。不同记录习惯和使用工具,生活习惯等等因素逐渐就使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这样,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就产生了不同的标记的语言文字、有拼音的、有表意的,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英语是拼音文字,这就是语言文字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起来的。
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组织、意识架构的建筑过程。语言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声像和表象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和实物表象与抽象概念“三者”的统一。所以,人类的语言就是一个多层面建构起来的复合体。语言造成的隔阂,不是表象造成的隔阂。语言虽然不通,但他们心里的表象则是相通的。
语言是从表象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它不能离开表象而独立存在,我们要遵守语言思维形成的这个规律,在学习和接受语言时,要领悟语言的内涵,就要具体探求语言所指的实物表象;要明确语言的概念,就要研究事物表象所具有的外延形式和内涵性质,这是人类意识循序渐进或曰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形式。当今世界,开放、交往、互通互联、互利互惠已是大势所趋,人类的语言也不会以一代之,它必须是集聚各民族语言之精华,以九九归一的形式融为一体的。人类的语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符合人类进化方向,它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以上内容来自《英语思维》(石海浪著)课堂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