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传》——教育的终极奥义是爱

【大爱无疆】

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的终极奥义是爱。

那个年代的学生,真是一帮熊孩子,也是充分地被人利用了。本来就都是天之骄子,以后多半是要成为国之栋梁和掌权者的,学生中本就有不少高官的子女。叛逆的子女最令家长头痛,简直是七寸。梅贻琦之前,已有多位校长被学生赶走,而梅校长之所以常青不倒,而且很有威望,因为他真的替学生们着想,又不会完全没有原则。

学潮爆发,当局者要抓闹事的学生首领,梅校长为了犯事的学生多方奔走、阻止军警抓走学生;学生们怒气冲天,认为是教务长出卖了学生,提供了这份名单,要惩治教务长,梅校长却挺身而出救下教务长,说,如果你们认为是学校提供了这份学生名单,那这个责任应该由我校长一力承担,你们要做什么冲我来。这份责任和担当,和平时看起来温和的模样形成巨大反差。以至于后来学生们要和学校对抗的时候,指明自己反对的人和事,后面还要加一句,坚决拥护梅校长。梅校长自己开玩笑说,大约没人愿意“倒梅(霉)”吧。

除了和学生们较亲近,梅贻琦更是保持了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君子风范。如联大女生王远定在海外漂泊许多年后仍记得当时的场景:“有一次在紧急警报后,来不及走避的同学,便集中在南院防空洞前,看见梅校长到来,当然请校长先行,而敌机已来空中机枪扫射,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校长仍坚持我们一个个先进去,自己殿后。长者风范,真令人钦仰。”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

清华整个学校都散发出这种温暖的光。

早在周诒春还是校长的时候,福泽一方,学生们办夜校给在清华提供服务工作的群众传播文化知识,校方知道了之后接手了这一工作,无偿提供场地和师资力量。

在创办学校及与穷苦人民的交往中,以梅贻琦等为首的清华师生授之以知识,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情感上的同情和温暖,令对方感念不已。

对于学生一方面的受益,除增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获得心灵感受,以及在精神层面上受到刺激,促进理解、分析问题的多面化,树立对待人生的态度之外,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自省与觉悟。这个自省与觉悟,正如清华校友李绍昌所言:“余在此官费游美学生之唯一制造厂,每日饱食三餐,每夜酣睡八时,谈笑则有来自各省之同学,释疑则有来自联邦之贤师,凡膳宿费,一概不用缴交,校内书报可以随意览读。余每想及,感激之心油然而生。细想余所享之福,是天之恩泽,余所食之禄,是民之脂膏。余做人若不以敬天爱民为纪纲,则与禽兽何异?因时自警云:尔所受者不是皇恩是天恩,尔所领者不是官费是民费。”

周诒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提倡参与社会事业,鼓励学生接近身边的穷人,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和社会公德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周诒春积极倡导下,清华师生纷纷行动起来,热心服务于社会。

周校长眼光也很长远,甚至规划到了庚款结束后学校如何运转。

书中对周诒春真是不惜笔墨,可惜后来遭小人攻讦,黯然离去,再不曾返回清华。实乃清华一大损失。

一腔热血换来漫天误解,周校长是真的伤心了吧。

后来的梅校长也继承了周校长的衣钵,把清华打造成了偏工科的实干型大学。当时天下大乱,重文的学校,对政治的参与度更高。梅校长从来都看得清政治,但参与度不高,也不鼓励学生参与政治。的确,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可以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更高效地发展。但是,政治斗争往往徒增内耗,拖累发展效率。唯有实干的人,多干一分,国家便多得一分利,只建设不破坏。实干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馈,自会给我们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

【刚毅坚卓】

这四个字,是西南联大的校训。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贯穿了梅任清华校长的始终,就职时就曾说过这话。

在西南联大时,梅贻琦劝解另外两位校长时的说辞,也大抵相似。联大经费不足,最好的建筑材料给了图书馆和食堂,住宿条件,只好将就,屋顶是铁皮+茅草。蒋梦麟参观宿舍一看,说这环境简直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说,如果我有孩子,绝不会让他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张伯苓却认为,遭此国难家难,学生正应接受锻炼,如果我有孩子,才更要把他放到这样的环境里磨炼。梅劝解道,若有大楼,自然不必放弃大楼去住破楼;如果没有条件,那就该适应环境。因为大学并不是有大楼的学校,而是有大师的学校。搞笑的是,蒋梦麟家的公子,后来真的穿越层层火线,前来求学,自然还是要吃了这个苦。

战火纷飞,居住条件极差,楼上扫地,楼下吃灰。还要躲避轰炸跑警报,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校舍时常遭到破坏,需要搬迁,教师有时候需要步行10多公里上下班,一下雨教室上铺的铁板被雨点敲打得太响,都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一起风,要赶紧按住自己的书本稿纸,不然会被吹跑。

风声,雨声,风雨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是这么破败艰苦的环境里,也走出了李政道、杨振宁等、邓稼先、钱学森等杰出科学家。

在和平年代顺境中成长成一代大师就很令人钦佩了,在这样的逆境中还自强不息成长成顶尖科学家,就更令人动容。

为了躲避飞机轰炸四处迁移校舍学院,让人既愤怒又无奈。愤怒的是,国之不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人民水生火热。无奈的是,落后就要挨打,即便辛酸痛苦,却不会因为个人急于报国,现状就得以改善,每一寸国土,都是先驱们用热血换来的。在装备落后,支援不继的情况下,困兽犹斗,打尽最后一颗子弹阻击侵略者,太无力,悲壮且无力。

为了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汪曾祺还以他特有的幽默风趣举例说,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须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时间线梳理】

就从屈辱的近代史说起。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渐渐被打开,就已经开始有先驱尝试“师夷长技以制夷”,陆续有人去英法美日求学。当然,一开始震慑了国人的是英国,所以英国留学生较多。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兴起一时的洋务运动落幕,中国的舰队不敌弹丸之国日本,再次震惊国人,此后留日的学生渐渐增多,去学习明治维新的高明之处。

在这样的连败和巨额赔款后,昏庸无能的清代统治者仍然高傲自大,外交前倨后恭,竟然相信义和团真的有金刚不坏之身,纵容义和团对外国人疯狂敌对杀戮,才激起八国的极度愤怒,以致后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和索取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显然是多赔付了,八国漫天要价,政府无能,全国人民都要替其买单。

后来美国统治者同情中国,有意向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但是怎么赔,这是个问题。

当时与美国大使斡旋的大臣梁成,日思夜想,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赔款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去美国求学的费用,这主意:

第一,替美国塑造出义薄云天的国际形象;

第二,这些留学生将来都是国家栋梁,如果去美国留学,那么美国对他们的影响力自然比英日要大些,也更亲近些;

第三,确实可以培养新式人才,当时的美国虽然还不是世界最强国家,但是也有不少领先的武器、技术等等。

第四,不是用这些钱直接进行基建和军事发展,也让其他国家不至于太忌惮,阻力较小。

第五,如果可以促成美国退还部分赔款,那么对其他索取了更多赔款的诸国,也有个示范作用,留有转圜的余地。

明明师夷长技才是正确的事情,历史大潮,不是守旧的人可以阻挡的。尽管这件事仍然有非常多的阻力,总还是有有见识的人力排阻力促成。

正因梁成促成了庚子赔款,加之之前清政府送出去的留美官学生早已学成归来,可以照拂去美国留学的这些留学生,所以梅贻琦这一批学生,通过考试,得到了公费留美的机会。

梅的家境并不宽裕,捉襟见肘,然仍不能穷了头脑。梅父非常早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四处举债也要让孩子们更多地接受教育。梅贻琦在美求学时与家人的通信,也都是相互体谅,报喜不报忧,让家人宽心勿念。这样一种互相关心彼此信任的家庭关系,也是非常和谐美好。

梅在美期间皈依了基督教。

归来后先在天津的教堂志愿服务了一年,侍奉他的主。

差不多同时,清政府发展出培养留学生的预备学校,最初叫清华学堂,当时还不是大学,是预先学习要考试的各项科目,为留学做准备。

后因同学的举荐,梅贻琦得到了去清华当教员的机会,在清华脚踏实地地工作了很多年,也因为他能优秀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还愿意比别人多承担一些,所以逐步地得到了同事和学生们的信任。

在若干个校长被学生赶走后,开始执掌清华。

平津沦陷,不得已将学校迁往长沙,后又怕武昌失守,稳妥起见去了昆明。师生分3批行进。

在西南联大,三校联合,自然会有矛盾,怕利益分配不均,蒋梦麟和张伯苓常年不在学校,虽然梅贻琦需要承担更多事务,好歹也减少了决策层的冲突。小到在管理人员的分配上,梅都尽力维持三校均衡,避免平衡被打破。

陈立夫的CC系一直想染指大学,梅贻琦尽力周旋抗拒,尽管财政上被陈立夫做各种手脚克扣,但是梅校长都尽力为师生多争取一些。后来物价飞涨,工资实在买不到多少物资,学校自给自足,开办工厂,生产家具、冰块、氢气等等,将知识变现,主要是有了飞虎队这个大客户,多少缓解了师生的拮据。但梅声明,此乃一时权宜之计,等到回了北平,便不再办工厂,学生的主业仍应是学习,后来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内战临近结束时,梅校长选择了去台湾,晚年都奉献给了新竹大学,蜡炬成灰泪始干。

【漫漫发展路】

从最初的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到国立清华大学。

从最开始筹办的苦心孤诣,师生一心,到后来各种势力染指,勾心斗角。

真的非常令人感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梅校长大爱无疆,不站任何一队,对学生中的政治势力都给予充分的尊重,但也有底线。

梅校长最终选择了远走台湾,放弃了自己奉献多年的清华。

任何团队,庞大了之后就容易分裂,容易内耗,简直无可避免。

抗战爆发后,国内先后组成过几个联合大学,都以失败告终,印证了“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让人不服又无可奈何。

西南联大能团结到最后实属不易。

梅校长的身上有一种温和稳定的光芒,让人觉得亲切。虽然低调,但内心清澈坚定,倒是比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某些教育界人士更值得尊敬。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里总是充满感动和阳光。觉得这些人都很有能力给出爱,给出的途径,是建设。

建设更好的校园,购置更先进的设备,引进更优秀的人才,争取更多的经费。

结合当下的生活,我也希望更有能力给出爱。

工作和生活达到一个平衡,有能力去建设自己的家,给家人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最重要的,精神上的灌溉。

即使物质上一时不能满足,想想西南联大的师生,短了物质,也不能短了精神食粮。

有钱我们就活得舒服点,没钱我们就活得尽量舒服点。

这段时间坚持阅读,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阅读对我的改变。

心变得更宁静,执行力变得更强,也更加阳光积极了。

建校之初,清华就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行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吾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总还是可以这样要求自己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_^

你可能感兴趣的:(《梅贻琦传》——教育的终极奥义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