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一句“为你好”背后的暴力和夹缝生存的妥协

周子周/文

图片发自App

这部被禁了五年才上映的片子,连名字都没法吸引我为它花钱。

是我闲来无事时想要打发时间又正好剧荒不得已才看的,

看完却直拍舍友大腿,为什么我没有去影院看?!

这部片子真的超出我的期待,或许是我本身的期望值就很低,

但,这部影片真的很优秀。看完更觉得这张海报锥心了。

图片发自App

电影讲述一个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残酷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它不是大风大浪的挫折让人瞬间成长,而是在细水长流的研磨中让人绝望,最后命名为成长。

电影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一一展示大人们“为你好”背后的“暴力”和孩子夹缝生存的妥协。

女主李玩,活在离异家庭中,亲人给她丰足的生活,自以为的关爱,却无人问及她的心灵。

孤独的心,是没办法用物质填满的,大人们却不懂。

她的一次次妥协都让我揪心,又感同身受。

图片发自App

她报读自己喜欢的物理班,却被父亲改为英语班,她反抗过,但最终她妥协了。

像不像被父母篡改兴趣班的我们?哭着喊着,也没改变什么,父母只会说“那是为你好。”

图片发自App

父亲送了一只狗给她,当做安慰,起名叫“爱因斯坦”,成为好伙伴,却丢失了。

找了几天后,后母买了一只一样的狗回来,谎称是“爱因斯坦”。李玩当然知道那不是爱因斯坦,她辩驳,可当亲人们都说是爱因斯坦时,连唯一玩得要好的堂堂姐也默认的时候,李玩妥协了。

那种你明知是谎言,却所有人都逼你承认那是真相的感觉,似曾相识吗?

大人们总以为孩子是可以糊弄糊弄就过去了的,但越单纯的孩子越在乎真相。

而在大人们的眼中,却成了不懂事。到底是不懂事还是只是给你们添堵了?

图片发自App

出去喝酒,回来被父亲打了一顿,想逃也无处逃的时候,她怕了,变得乖巧懂事了,她妥协了。

像我朋友一样,在家里不许这样不许那样,郁闷了,出去见朋友,喝酒,在她父母眼中却成了“乱来”。那些懂自己,会安慰自己的朋友成了“不三不四”的朋友。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打,却不问问为什么会出去喝酒。

暴打之后,又把你抱在怀里,给你一些安慰,说着那些“父母都是为你好”的话,口口声声说着怕你学坏,你要理解爸妈。那么谁又来理解我呢?

图片发自App

因为弟弟被狗弄伤,父亲执意要把狗卖到狗肉店,她求父亲不要卖掉,却无果。

在父亲的饭局上,一位叔叔为她点了一份招牌狗肉,她吃了,还不忘说“谢谢叔叔”,这时,她彻底妥协了。剩下一双不知方向的眼瞳,望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亲人,静静的,冷冷的。

图片发自App

从小到大,我们又被父母逼着做了多少事?打着“为你好”的名义。

一次次地,她都妥协了,最终成了成绩好又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眼神却越发暗淡了。而更讽刺的是电影的最后,眼看着弟弟学溜冰,哭着说学不会时,李玩的内心无波澜了,平静的脸上像是在说“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啊,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成人礼”吧!

图片发自App

电影中的桩桩件件,看似日常小事,却不断撞击一颗未成年的心脏。

一次次看似沉默的妥协,却是一次次猛烈的心灵撞击,直到最后,彻底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平静地看完电影,内心却五味杂陈,能体会到李玩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绝望。与其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倒不如说是青少年真实生活的横截面。展示的更像是一个场景,一个我们都深有体会的场景。

在狗血青春电影里,我们会叫喊感叹青春欠我们一个学长,一段初恋......

但这一次,多的是感同身受的人。这样残酷的情节才是我们最真实的经历。

图片发自App

每一个被击败的孩子都像是一面湖水,大人们终于看到了想要的平静,却不知这一坛水早已经变了模样。

父母总说“为你好”,可真是为孩子好?还是只是害怕孩子走了自己的老路?

父母是“为你好”的受害者,可如今,不也成了施暴者了么?“为你好”的背后,又有多少是父辈们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无力反抗的孩子,用尽力气在接受父母的期盼与坚持自我中,夹缝生存着。

图片发自App

要是说去辩论谁对谁错,无法评判,这是一个角度不同的话题。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们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对不起,父母一生都在等待我们的一句谢谢您。到头来我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图片发自App

和朋友讨论关于孩子教育的事情,看似吊儿郎当,皮到不行的朋友对我说:“要是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不会拘束他,我会尊重他的意见,在最大范围内给他自由。他想要尝试的,让他去做,磕磕碰碰多了,才能成长,让他自己体会了,才知道好与不好。而作为父亲,我更多的是给他建议,而不是直接插手。”

这段话让我对朋友的印象改观了很多。

每个人的教育观不同,而我始终认为,不要试图把孩子雕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是对孩子一生最大的负责。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一句“为你好”背后的暴力和夹缝生存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