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一)
阳光洒满五月的午后,一群老奶奶聚在便利店前摆龙门,每个小板凳上坐的都是街坊小孩的祖太太,家长里短的闲话将参差不齐的圆圈向中心围拢。
奶奶们很喜欢聊天,完全不设防的坦白,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能将家里的猫猫狗狗、儿子儿孙全盘托出。或许比邻多年,这些事早已不新鲜,只做茶余饭后的闲聊。
一位奶奶慢吞吞的走出绿色蓬边的社区便利店,麻灰色的发丝下有对笑盈盈的眼睛,里面装着与世无争的明亮,弥勒佛的嘴角朝每个人表达友善。圆润的臂膀向内折成90°,手腕上挂着一个透明塑料袋,皱皮的双手一上一下合托着。
由于体态丰盈,粗壮的大腿带着腰身左右摇摆,碎花衬衣下松垮的皮脂跟着晃动,慢吞吞的迈着碎步朝门前这堆老太太走去……。
< 孙女 >
奶奶有个宝贝孙女在重庆念大一,过几天就是她生日。为了庆生,孙女要她今天必须打款3K作为活动经费。因为她要款待远到而来的同学,住宿、饮食、娱乐等各种花销必须安排。
而孙女的消费观是:贵的,对的。
过生日要排场,办;
看演唱会坐前排,去;
最新款苹果电脑苹果手机,买;
…………
而钱这种俗念并非小仙女思考的问题,奶奶搞定。
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是奶奶唯一能为她做的事。
奶奶的儿子离婚多年,媳妇早已出走断了联系。奶奶说孙女很可怜,从小没有得到母爱,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力气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孙女为了吃一款网红泡面,硬是玩起了绝食;
奶奶着急得跑了好几天,问遍了认识的年轻人,走遍周边所有超市好不容易在最后这家便利店找到,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
< 奶奶 >
原来奶奶也只是个普通的退休老人,老伴已不在世上。每月领着不多的退休工资,除了满足孙女的任性虚荣,还要安排儿子孙女的日常生活。
很显然,微薄的退休金根本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怎么办?
姑姑来填!
奶奶还有一个女儿,在菜市场做小本买卖。
女儿勤劳持家,吃得苦也肯干,生活不算富足却也稍有盈余。常常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奶奶,只能给些钱让老人改善生活,不曾想却变成了透支口袋。
女儿也有一个女儿,可奶奶对外孙女的态度比起孙女来可不是差了一点半点。也不是不爱,就是无法倾注那些耐心和周致。“重男轻女”或许早已随着三餐大米长进这代人的骨子里,怕是要走向人生最终点。
当奶奶说起这些家长里短并不愁容满面,反而是津津乐道的分享,老姐妹们东一句西一句的评论都无关痛痒,她们也觉得理所应当。
< 老人 >
中国人口老年化在城镇乡村最明显,处处都是老人堆处处都是步履蹒跚。能有子孙陪伴的都是被羡慕的对象,是福气是好命!
谁还在乎儿孙啃老、自私、贪婪,他们心甘情愿的奉献全部,甚至还要想着百年之后还能不能留下点什么帮助子孙生活。
如果你觉得他们是自作自受,那是你没见过那些孤独终老的模样。
空虚、寂寞、孤单、胆怯,围绕着深陷的眼眶。呆滞的目光吐露出无神的心伤,面无表情是留守老人的日常。
中国大部分老年人都没有自己的生活。
早年为了生活勤奋劳作,养儿育女盘孙带娃,虽然辛苦但充实,每一天都觉得有奔头,是有意义的幸福。
等到儿孙长大各自成家,忙碌的生活被一下抽空,闲得不知道干嘛。
不会上网、不会智能手机、没有兴趣、见不到孩子,活着没有了希望。
养老和等死在他们眼里变成一个意思,早一天晚一天没差。
< 梦想 >
我有一个亲戚,养育三个儿女各自成家,又帮着儿女带大孙子外孙。
然而等到七老八十头昏眼花,却没有一个亲人陪在身边,也从未听闻哪个儿孙愿意将老两口接到身边,孤零零住在荒芜的乡村。
老两口勤奋又倔强,自给自足的同时还余出口粮,多的吃不完总托人往儿女家送去新鲜的大米、肥厚的猪肉、健硕的鸡鸭……。
看到邻里的孩子每年都回家过年,总念叨自己的孩子也能回来多好。可自打儿女成家后鲜有机会供他们圆梦:大儿子三五年回来一次,二女儿记不清多久回来一次,小儿子更是十几年都没回来过,老两口现在连孙子外孙们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现在老头去世了,几个子女像瞎了盲了一样,没有人愿意提及老太的去处。
所以,那些被嗤鼻的啃老对象恰是老人活下去的希望,是无数留守老人的梦想。
他们那么无私的奉献或许也只是为了证明还有被需要的存在,当然这也是我的臆想。
毕竟,他们快乐就好。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 后记 >
如果你突然想起文初买零食奶奶的儿子的话。
他没去世、没病瘫、没改娶,只是单纯的在啃老而已!
不工作,不养家,不孝道,所有的生活包袱全给妈,包括女儿!
然而,即便是这样,奶奶还是觉得很满足,因为比起有些老人来说她幸福多了。
这不,奶奶塑料袋里装的就是为儿子准备的宵夜,还有孙女点名的网红泡面。
沉甸甸的一袋爱,将手肘压得往下挪了挪。
--end--
逃离一二线城市:买菜、做饭、说闲话!
过年,除了攀比事业、发压岁钱、相亲催婚,还有什么理由值得回家看看?
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暴露了你的隐藏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