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的朝圣》091在路上到达川藏界,骑行不怕远征难

别过稻城亚丁,经历了一场天然、纯粹的洗礼。

返回到318国道后,再次向西藏地区进发。王一夫二人依然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骑行。但经历了那么多大上坡,再经历了一日四季天气变换,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在他们认为的“困难”词典了。

从理塘出发,继续向高处的上山路,走禾尼乡,再翻海拔4685的海子山,顶着超大风爬海子山,缺氧、费力,身体的水分似乎很快就被风吹干带走,感觉特别困,身体特别乏,而最后的两三公里真不知道是咋坚持下来的,好像分分钟就要睡着,晕倒……。之后开始下山坡,刚下山就看到姊妹湖,当地人也叫爱情海,真是让人美哭呀。瞬间,之前爬山的难受劲都没有了,精神来了!

紧接着80公里陡急下坡,走德达乡,之后直到巴塘的路以为很轻松,结果又一次被川藏线的诡异教育了。一直在崩溃的边缘,骑啊骑,腿都骑成机器腿,骑到没感觉了……从海拔4600米直接下降到2500米,也是从冬天到夏天的转换,一天四季的感觉很奇妙,呼吸顺畅得多了。

怕天黑前到不了巴塘——川藏交界地,在隧道面前,根本来不及害怕和矫情,就直接摘掉遮阳镜,插好车灯,就一口气冲进了隧道。一路连续过了6个隧道,10几公里,简直不能呼吸。

终于在晚8:00多赶到川藏两省接点——巴塘,共计骑行117km。

这可是上路史以来骑行最远、骑的时间最长的一天,屁股都被颠得疼了,不敢落座。静下来一想,还想哭,就是那种不知道今日的路有多长,目的地在哪里,只能就是骑呀骑,一点儿希望都没有的感觉。可能是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念,就很容易质疑自己的原因吧。以后需要自己去不断克服,这也是人生路上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和考验吧。找回自己的信心和希望,支撑前行的路。

“我们并不想跟任何人去比什么快与强,即使路再难,即使慢一点,我们也绝不去搭车。靠自己的双腿和双轮,走这一朝人生的风骨,就酱(犟嘴、倔强)!”这也是王一夫夫妻二人东北人内心里的执念,也在不断给自己打气,实践着那份坚持。

王一夫二人从海拔4600米的高山上,一路80公里下坡,到达海拔2500米巴塘。

朋友,您知道海拔对于人有多大影响的吗?主要是对心血管的影响,生长在不同海拔的人的心脏大小和跳动频率是不同的,对心肌的厚度要求也不同。处于海拔低的人到海拔高的地方会发生缺氧,有高原反应;处在海拔高的人到海拔低的地方会发生心肌炎等。

王一夫二人的回答是:常常生活于低海拔的人,在海拔一天内由高降低了那么多,真是干什么都舒服,说话、呼吸以及身体的反应等各方面都感觉正常了许多。也经历一天之内从冬天到夏天的奇妙转变。看来这适应了低海拔生活的人们,在高海拔时还真是不舒服,而那些高海拔生活惯了的人们,到低海拔生活,可能也会有诸多不适呢。但人的适应性是超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超强的。

经过了多天的骑行,王一夫夫妻终于来到了四川与西藏两省的交界处巴塘。非常谢谢一路上,自驾朋友们给予的水补给,还有那当地人给予的赞许目光,让他们浑身劲倍增,让他们身心温暖,骑行劲头十足起来。

骑行完成川藏线四川段的骑行,他们美啦,美啦,醉啦,醉啦!

据前方来报,入藏区后的道路会更加泥烂,条件很差。但耳边响起主席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明天过金沙江大桥正式进入藏区!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王一夫是个乐天派,确切地说是贪图自我快乐的人,也是个家人认为的那种自私的、懂得陪伴自己的快乐人。老婆经常会这样来批判王一夫,但他只是笑笑而过。

王一夫喜欢旅游,也喜欢将旅游的经历写下来,特别是自从独自出外闯荡,以及出国工作,人生的经历不断丰富,视野不断开阔,他更愿意以记录生活点滴和感悟的形式,不断积累,形成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认知,不断圆满自己的人生。写作,成为了王一人自己与自己说话、交流的方式,独游,开始认真地陪伴自己。

喜欢舞文弄墨,虽然没有什么著作或文章见诸报端,王一夫却时常爱去记录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并由此而生的理解与感悟等,形成短文放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或许在未来某天,可以让自己回顾人生历程时,有迹可循。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待老去的时候,可以有故事讲给儿孙们听。正如博尔赫斯所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让王一夫注意去观察周遭的人们,捕捉身边发生的事件,从这些人和事中,感悟生活的真相,这也让他深深体会到那句“写作是过一种真正的灵魂生活,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王一夫一逮到机会就一定是出去旅行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充分欣赏那份美,打开自己内心的视界。特别是在中老年以后,我们一身轻松时,更应该计划着去远方,寻找自己内心里如诗如画般的山水,感悟自然之美;聆听不同的方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寻觅名胜古迹,感悟文化的积淀。

人们思想起自己“在路上”,冥冥之中忽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呵呵。王一夫想,自己不是“知者”,也不敢妄称自己为“仁者”,但他要去登山,他要去涉水,甘愿做个行者也罢。

此次骑行进藏,王一夫会全程记录在案并不断发到协会公众号及自媒体平台,以分享他的经历和感受。因为他的心一直在户外运动中。

明天进入西藏区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驴友的朝圣》091在路上到达川藏界,骑行不怕远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