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Q老师聊了很久。
早上Q老师突然问我有没有时间,想跟我聊一聊。我很惊讶,不过我依然淡定的回复“等我3分钟吃完饭”。Q老师是通过《非暴力沟通》共读认识的。在吃饭的3分钟里,我想:老师突然找我聊什么?聊《非暴力沟通》?不知道哎,一会儿看吧!
吃完饭,我把电话打过去,于是开启了2个半小时的交谈。我先捋一下聊的内容线,绘本《蒂科与金翅膀》——朋友(人与人相处)——沟通(说话方式、心与心的联结)——火柴公益(教练项目)——马云(校长/教师/师范生)计划——教学(自身成长)——绘本《蒂科与金翅膀》——我与朋友(类比绘本)——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未入选总结。
整个谈话内容从绘本《蒂科与金翅膀》开始,以给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未入选总结做结尾。我是二零届马云乡村师范生提名600之一,当然只是提名。我一直想写一篇与没有入选马云师范生计划相关的文章,今天我终于要写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体验成长更大。第四次教练约谈时,谈论过为什么马云师范生计划我没有进。我想到原因有自负(高估自己)、学生不对应(6年级题目用的5年级学生)、创新失败(用的不是教材例题)、没有找到更优秀的指导者来帮助发现问题。
说实话,没有入选我不甘心,可能是因为1.我确实想要钱2.我想和朋友一起入选3.我可能想证明我也不差。
Q老师提到一个问题,我一下惊醒。到底是真的是哪里有不对的地方,还是找理由合理化接受这件事情。现在就要一一分析。
课堂实录抽到的讲课教材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课本例题:小新、爸爸、妈妈吃蛋糕,每人吃2/3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准备时间:2天零3小时
呈现要求:提前提交(教学设计、10分钟课堂实录)
比赛过程:1分钟自我介绍+放视频+评委提问(个人与评委单独连线)
矛盾1:我实习和工作一直教的英语,比赛报的数学。
我个人喜欢数学;英语不专业,我害怕全英讲课,更害怕评委全英提问,听不懂也不会回答。于是报数学。
矛盾2:教材是六年级内容,我用五年级学生讲的。
学校只有1-5年级,6年级与初中部相连。如果要借课可能需要找初中校长沟通,或者找认识的六年级数学老师,这有难度,作为新教师谁都不认识。
我带三个班的英语课,每天的课也不能耽误,时间紧迫。我把完成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不想因为找人调课占用更多时间,要不然就需要其他老师替我上课,准备时间可能也因此缩短。
同时,我也在想,六年级学生才学的内容,我给五年级学生讲会了,是不是一个闪光点?我也跟数学老师沟通,让他先讲与分数相关的内容,做了相关铺垫。
如果评委老师就是想看一个人整体的调控能力呢,毕竟很多老师的题目都不是自己的学生,他们好一点的是不用跨校,跟本校老师沟通即可。
另外数学不像语文,数学逻辑清晰,联系紧密,学知识更需要基础,用五年级学生可能就是不合适。或许可以不告诉评委老师是五年级学生。
矛盾3:我没有用教材例题。
我用的题目:全班有30个人,每人每天喝1/30饮水机的水,一排(6人)学生每天喝多少?三排学生每天喝多少?
是五年级学生,自然也没有教材,于是用了其他题目。题目不一样,不过算法算理都一样。如果我的教学方法够新颖,语言表达够清楚,学生能听懂,应该算加分项。
矛盾4:自信与自负
从小到大,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可能的减少对别人的麻烦。没有想到找优秀的教师给我指导,有自信是好事,当它变成自负就效果不佳了。
矛盾5:时间紧迫,却愿意为别人花费时间
我和朋友都提名600准备比赛,报的学段、科目不同,在头一天晚上用了好几个小时相互了解各自准备情况。貌似我准备的比较完善,“问题不多”,只听着过一遍就完了。G占的时间其次,最麻烦的是F。第二天就要提交了,她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出来,时间又很晚了,我根据F的想法整理了她的教学设计思路,还给她第二天时间做了分配。要不然,来不及了。
我看到别人的问题指出来,但没有人指出我的问题。我忘了我们是在比赛,我们是有竞争的。我在讲的时候,F也在忙自己的东西,可能耳朵捎带听了一下。
第二天晚上提交,我和G10点前都提交了,我俩都不敢睡,因为F的视频是片段还没合成。我俩真的好困,此时除了电话陪着我们也帮不了F什么,但就是不敢睡。(现在说句难听话,她提交不了,跟我和G有什么关系?)G后来等睡着了,我闭着眼睛,硬撑着,告诉F最后几步该怎么做。终于在夜里12点半多,F提交了。
其实按规定,晚上12点前提交课堂实录,也不允许剪辑,F都违反了。那又怎样?线上比赛会看这么仔细吗?估计600人中,超时提交、视频有剪辑的,也不止一个。
矛盾6:有PPT但是不精致
以上矛盾列出来,其实它都不是大问题。
真正比赛时候,我和朋友不同的组,我和G是上午,F是下午。我的号在前面。
我找了好几个朋友、老师帮我修改一分钟自我介绍内容。G问我准备咋样,我发过去。不一会儿,她的自我介绍就出来了,我看看还帮着做了些许调整。除了个人信息不一样,其他逻辑思路都一样。
上午我和G结束,不见F说话。我给F打电话说我听听她的自我介绍,有些不情愿但她依然说了。听完,我除了听见她的名字,什么都没记住。她的内容讲了好几件事,但都只有一句话,我就记住了好像有拔河比赛。我问她为什么内容这样准备,她说因为我们发的通知自我介绍后面有“讲故事”。我把G的自我介绍发给她,完全推翻了她原本的内容,还替她想了个词“严谨”。果然评委老师问她有关“严谨”的问题了。
Q老师问我,你们三个人的自我介绍谁我好。我说,她俩远远在我之上。具体内容不说了,回过头来想,我的自我介绍就是垃圾。但我给她们说的时候,我是旁观者,可以看到问题。
Q老师总结:我把坑走过了也告诉别人了,别人不用踩,同时吸收了我的精华,又避免了我的不足,实现了1+1的效果,而我还是1。
我不落选谁落选。
公布600进400的时候,我看到没有我的名字。G说我再找一遍,看会不会漏掉。F没有给我发任何信息。后来400进300就全靠她们自己了。她们很优秀,看到她们进300我只有高兴不会嫉妒。我写这个文章不是想表明我好像帮了她们什么,更不是想表明我好像比她们优秀。我们有各自的长处,互相学习与成长。我对于没入选放不下就是想找到原因,找到可以成长的地方。
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她们入选我有1%的苦劳。G一直知道我的好,F可能也通过这件事发现“我的摧残”是对的。
Q老师,最后说了几点:
1.帮人要有度。教练姐姐也说“我成了别人的好朋友,忘记做自己的好朋友”。
2.咨询更多优秀的人。有别扭的点,有不放心的地方,说明还可以突破。倾听不同的声音,先滤掉指责,接住别人的批评,接纳合理的建议。
3.没入选也不代表不优秀。G和F可以借着马云基金会提供的资源快速成长,我也可以自己寻找更多资源。我不会落后的。
4.借助现有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点(风格),就像试衣服。找到适合的并为之努力,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框住,不要总想着那是别人的事。先在一个班里做什么,再慢慢带动其他。
我也想成为Q老师一样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人,成为Q老师可以以一己之力影响校长的人。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
说回绘本《蒂科与金翅膀》,Q老师最初想跟我聊一聊是因为觉得我和蒂科有点像,我与朋友和蒂科与它的朋友有点像。当然,在谈话起始,我并不这样认为。到最后,是这样。不管F最后有没有入选,就冲着我和G陪她熬夜,是不是也应该请我俩吃顿饭。不过,F意识不到。我们最近变得疏远了,她也发现了问题,我想找个机会好好跟她聊一聊,不过上次她拒绝了,她说想静静。可能就像绘本一样,蒂科没有金翅膀了,它的朋友愿意接纳他了,就真的融合在一起了吗?“我们都是不同的。”“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和看不见的金色梦想。”
通过《非暴力沟通》我和Q老师相识,成为遥远的好友,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本来这篇文章初定题目“世界很小,距离很近”,想了想还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更合适。
对了,我还干了一件混事。我不是600没进400嘛,我给马云公益基金会邮箱发了一封邮件。我提出“为什么分学科分小组线上比赛的时候,只是单独连线,其他同组参赛者不能同时观看视频播放”。当时负责所有入围师范生的Z老师回复“对排序较前的参赛者不公平,这是大家的隐私”没有说服我。我在邮箱里声明:我发这封邮箱,不是亵渎马云公益基金会,不是质疑观看视频打分的评委,不是不服其他参赛者的优秀。我只是有些许疑惑。
过了一周,我又发了一封邮件。
进入“马云公益基金会”官网,我看到“马云乡村教师线上颁奖典礼”,看着看着我哭了。每一位老师都很不容易,每一个故事都如此动人。我一位去年刚毕业的新生儿,如何敢相比。我又点“马云公益师范生计划”,可能因为最终名单没有公布,现在还是初评入围公示阶段,是600人的。我翻到了我自己。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入围600,已经很荣幸了。最初报名,也只是试试看。没想到还能一步步往下走。可能因为入围,所以让我变得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优秀的老师那么多,我差的远,差得多。
如果第一封邮件是提出疑惑、表达委屈,这封邮件就代表我的理解、成长、反思。心有光芒,必有远芳。真巧,我的名字就有“芳”。明天,太阳依旧升起,它会比今天的更艳丽。
以前,我不太想提起我是提名师范生,好像有些羞耻。现在我觉得,没什么。没入选不代表不优秀,我还可以更优秀。写到这,这篇文章该结束了,我的成长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