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曾拔尖的期末考

    作为学生,和考试打交道是不能再家常的便饭了。那种打交道嘛,产不产生得到深厚的友谊又另当别论。

    小时候的我,相貌毫不出众,甚至有些难看,这对于一个小女孩儿来说,是不招人喜欢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长得不好,学习成绩好总会不一样的吧,这起码能让别人知道这个孩子挺聪明的。聪明,是一个赞美智力正在发育的孩子最好的词汇。

    学习成绩好总归是光荣的,而我需要光荣,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考试注定是隆重到不能再隆重的事情。

    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场考试,是小学二年级的期末考。

    考试当天,我于凌晨醒来。在天尚未亮出它的苍白之际,我醒得过于热情。同样热情的,还有我的奶奶,她下了碗面条,说不能让我饿着肚子去考试。之后她便领着我,去敲我爸妈家的大门。

    我的姐姐还在睡梦中,我却在凌晨不合时宜地吃了碗面条,准备和姐姐一起去考试。

    那样的不合时宜此后很少出现了,想来不免心存侥幸。可是有什么好侥幸的呢,无非是随着一级一级往上升,一岁一岁往上长,我的不安感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了。

    关于那场考试,我是不安的:极度想考个好成绩,但并未拥有考出好成绩所需的学习储备。不懂事的我,将愿望寄托给了耶稣。

    那时,奶奶还在信耶稣,她做礼拜时我常跟着她。在一个不太敞亮的堂屋里,一个自来卷头发的中年男子带着一群老太太唱信仰耶稣的歌,有一小孩儿混在其中,神情认真,诚心求主。

  那个小孩儿是我,都是求主保佑嘛,倒是我的心愿显得极其稚嫩和未经苦难:让我考一百分,考一百分,一百分… 也可见我对考高分的执着和渴望,那可能是一个孩子想表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机会。可是——让人无奈的可是,我并没有取得好成绩,本就该是这样,因我没有付出过什么。我付出的只不过是,和耶稣说了我的小小心愿以及在那个凌晨不合时宜地吃了碗面条。

    第一场考试的科目永远是语文,考过试后,我坐在单车的后座,和姐姐说了几句话。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拼音题考到“羡慕”,但是我不会写“羡”,也不会写“慕”。

      那场注定不会拔尖的考试里,我不会的还有很多,“羡慕”只是其中的一个词。但是到现在,关于那场语文考试,我所能想起来的只有——我不会写“羡”和“慕”。放假时,我搬着自己的凳子回家,没有奖状没有夸奖,什么都没有,有的也只是满脑子的“羡慕”。

    十多年过去了,我常想起那个吃了碗面条的隆重的凌晨,那是为了让我明白不耕种不收获的道理而来的凌晨,那是个注定了的开始。我注定不会拔尖,只是因为拔尖所需的能力我没有,而缺失能力只是因为我未曾真正努力。

    生而为人,生而为芸芸众生,我依旧没有也不会拔尖,可是我在积攒——积攒着即使不会拔尖也要拔高的能量,这种意识的形成,我想,和那场未曾付出却要拔尖的期末考不无关系。

(按下按钮,皆有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未曾拔尖的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