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遇贵人绝处逢生
魏国人范雎,曾周游列国,学习诸子百家学说,极具口才。他原本想在魏王手下某个职位,可是家境贫寒,没有资金打点,只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混事。
有一次,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行人员一同前往。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没办成什么事。
当时齐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想留他在齐国做客卿。就派人给范雎送去十斤黄金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但范雎一再推辞不肯接受。
须贾本来办事不利一肚子晦气,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他认为范雎一定是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齐国了,才得到这么丰厚的馈赠。于是,他让范雎收下牛肉美酒,把十斤黄金退了回去。
回到魏国后,须贾恼怒嫉恨范雎,就把此事报告给魏国宰相。宰相魏齐听后大怒,命家奴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门牙,打得他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地方。
范雎假装死去,魏齐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扔到厕所里。又让宴饮喝醉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以警戒以后的人,让他们不敢再乱说。
善恶自有因果,这些人在作恶之时以为自己只是碾死一只蚂蚁而已,须不知埋下的祸端足以让他们身死国丧。
趁夜深无人,卷在席子里的范雎对看守说:“您如果放走我,我家里还有几两金子,全部送给你。”看守有意放走范雎,就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碰巧魏齐喝得酩酊大醉,就随口答应了。范雎因此得以逃脱。
范雎回到家里,一面让家人发丧,一面让人把他送到好友郑安平家中。后来魏齐后悔,派人到处搜索范雎。郑安平就带着范雎逃跑隐藏起来。范雎改名为张禄。
这时,秦王派使臣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想通过王稽把范雎送出魏国,就假装做差役,侍候王稽。
王稽有心在魏国选拔人才,就向郑安平询问:“魏国有贤能的人士能跟我去秦国吗?”郑安平回答:“我的乡里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您,谈谈天下大事。不过,他有仇人,不敢白天来见。”王稽就让他夜里带人来见。
两人见面交谈,话还没有谈完,王稽就发现范雎是个贤才。于是,他悄悄带着范雎离开了魏国。
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人的命运坏到不能再坏之时,必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范雎离开魏国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开始逆转。
冒死自荐,助秦王重整朝纲
王稽带范雎来到咸阳,趁着报告出使情况,向秦昭王进言:“魏国有位张禄先生,是天下难得的能言善辩之士。他说秦国现在处境危险,若用他的方略可保安全。我已经把他带回秦国了。”
秦王一向靠武力开疆破土,不喜欢这些说客,也不愿相信他们。他安排范雎住在客舍,供给最粗劣的饭食,一年多都没有接见。
当时秦昭王已经即位三十六年了,但是,太后和穰侯专权。这里的太后就是《芈月传》中的芈月,秦昭王的生母。穰侯魏冉和华阳君芈戎都是太后的弟弟,穰侯位居丞相,华阳君做将军。由于太后的庇护,穰侯和华阳君权势极大,私家的财产比王室还要多。
范雎听说穰侯要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借此扩大自己的封地陶邑。借着这个机会,他写了一封信给秦昭王,表明自己有关乎社稷安危的事情要禀报。
秦王传命在离宫召见范雎。范雎到了宫门口,恰巧遇到秦昭王出来,侍卫一边驱逐范雎,一边说:“大王来了。”范雎故意乱嚷:“秦国哪里有什么大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
秦昭王听到这话,心里一惊,这话可正说到他心坎上了。他急忙过去,迎上范雎,并道歉说:“我本该早向先生您请教的,只因政事繁忙,一直不得空。我这个人很糊涂,不聪敏,让我向您行礼。”
一番畅谈之后,昭王对范雎说:“从今以后,事情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到群臣,有关问题希望先生毫无保留地给我以指教,不要怀疑我。”
范雎就穰侯对诸侯国的外交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穰侯越过韩、魏去进攻齐国,不是个好计策。出兵少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可能会造成内乱,即便拿下齐国城池,也不能真正为秦所有。”
为此,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一面与齐国、楚国交好,一面向韩国和魏国进攻。只要齐国楚国不出兵支援,就容易打下韩国和魏国的城池,从而扩张秦国的地盘。等到成功兼并韩国和魏国,楚国和齐国就难以自保了。
秦昭王听完拍手叫好,范雎也因此成为秦王的座上宾。
接下来的几年,秦国用范雎的计策攻下韩、魏的多个城池,秦王越来越信任范雎。
见时间成熟,范雎开始为秦昭王谋划建立实权、重整朝纲。按照范雎的计策,秦昭王小心地布置兵力,终于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夺了华阳君的兵权,让他们前往封地。又找了个机会,剥夺了太后参与朝政的权利,让她养老去了。
就这样,秦昭王在即位四十一年后,终于掌握大权。因范雎功不可没,秦王任他为丞相,封为应侯。
为获取权势,范雎可谓费尽心机!
恩怨必究,借高位了断私怨
因范雎到秦国时已改名张禄,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雎早就死了。魏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屡受挫,魏王派大夫须贾去秦国求和。
范雎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他听说须贾到了秦国,就乔装改扮,穿着破旧的衣服悄悄步行去见须贾。
须贾见到范雎大吃一惊,问道:“范叔是来秦国游说的吧?”范雎说:“不是的。我因获罪于魏国,流落到秦国避难,怎么还敢游说呢?”须贾见范雎落魄潦倒,有些同情,就把自己的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
闲聊之际,须贾向范雎打听秦国丞相张禄。范雎表示曾有幸见过张丞相,愿意为须贾引荐。
于是,范雎亲自套车送须贾去丞相府。到了相府,范雎说去通报,留下须贾在外等候。须贾等了好久不见人出来,就问门卒,怎么范叔进去那么久还不出来。门卒说:“刚才进去的就是张丞相啊!”须贾顿时大惊失色,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跪地而行,向范雎请罪。
范雎说:“当年在魏国,你存心冤屈我,还任由魏齐殴打侮辱我,不给我一点活路,我真想将你千刀万剐。但是,今天你见我潦倒送丝袍给我,看得出你还有点情谊,所以,我不为难你。你回去后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不然,我就要屠平大梁(魏国都城)。”
魏国畏惧秦国,不愿庇护魏齐,魏齐几经逃亡,最终自杀身亡。
大仇已报,大恩当然也要报。范雎向秦王进言,大力举荐当初带他来秦国的王稽,秦王于是命王稽做河东郡守,并允许他三年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的政治、经济情况。
范雎还举荐救他于危难的朋友郑安平,让他做了将军。只要曾对他有小恩小惠的人他必定报答,对他有小怨小仇的他必定报复。
位高权重的范雎借着秦昭王的信任一步一步巩固着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择手段。
秦赵长平之战时,他实施反间计,使赵王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统帅军队,导致赵军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立下大功,正准备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范雎担心白起功劳太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向秦昭王进谗言杀了白起。
可怜武安君白起为秦国打下半壁江山,却不明不白死在范雎手里。一代名将,死不瞑目。
江郎才尽,听忠言功成身退
白起死后,范雎推荐郑安平任将军领兵攻打赵国。可是,这个郑安平哪有白起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处处失利,反而被赵军团团围住,危急之下,郑安平带着两万人马投降了赵国。
这可给范雎闯下大祸。按照秦国法律,举荐了官员而被举荐的官员犯了罪,举荐人也同样按照被举荐官员论罪。这样,范雎应该被处以拘捕三族的罪行。
秦昭王顾念范雎的功劳,怕伤了他的感情,下令任何人不得议论此事,还赏赐了范雎丰厚的礼物,以使他安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范雎推举做河东太守的王稽因与他国勾结,被诛杀。范雎一天比一天懊恼。
白起已死,郑安平又投降,秦国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秦王为此忧虑,范雎却想不出对策。渐渐地,秦王不再倚重范雎,范雎日益惶恐。
这个时候,燕国人蔡泽来了。这个蔡泽也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他长篇大论的跟范雎谈论商鞅、吴起、文种功成身死的原因,旁敲侧击地点化范雎要知时务知进退,倘若贪念权贵,那离灾祸就不远了。
范雎好在没老糊涂,他听懂了蔡泽的意思,也明白了自身的处境,于是,他向秦昭王请求送回相印,将秦国大政托付于蔡泽。
范雎就这样全身而退,归隐山林,成就了一世的名声。
说到这里,我想起跟范雎同时代的楚国春申君黄歇。黄歇年轻时何等英明果决之人,在他为相期间,岌岌可危的楚国一度强大起来。可是,他老了之后却昏聩糊涂,虽有宾客劝谏,却听不进忠言,因一己私利,不能明辨忠奸,最后被刺杀,落得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黄歇出身贵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子弟,一生仕途平顺,何曾料到会是如此收场?范雎,平民出身,家境贫寒,他拼尽全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自然谨慎以待。人的命运转折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范雎每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天意,亦是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