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考试激活了分离焦虑


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是不能实实在在的,因为心理现象本身就不是实实在在的。数学公式和精确的量化,都无法把一种心理现象描述清楚。它需要修辞,最常见的就是:象征和类比。


半年前,朋友找我,说儿子在上初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就是考试成绩不稳定:平时的小测验让人满意,一旦参加重要考试比如期末,就会一落千丈,最大的一次是由班级的前几名下降到后几名!

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自小听话,文文静静,都13了,还是家长说一他不二。

多少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如此啊!

朋友为儿子的成绩焦虑不堪。

他知道补课是没必要的,因为孩子都会;应对考试的方法也找高手指点过了,只是不起作用。

他问:“儿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啊?”

不好直接回答,我建议他带儿子看心理医生。

他觉得我是首选。但我拒绝了,告诉他,朋友间不适合咨询,因为咨询关系不能“双重”,否则,即使我能按专业操作,那个自小叫我伯伯的孩子,也不能在咨询室里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求助者。

朋友理解,带儿子找别的咨询师去了。

昨天给我电话,说已经咨询了几十次,效果不明显。我说不能急,只要孩子愿意咨询,效果的显现是必然的。

他说相信这一点。给我电话的目的是,那位咨询师说孩子的问题源于分离焦虑,可他想烂了脑袋也没明白,需要我解释。

“分离焦虑,怎么能导致儿子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呢?”

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扯到一起,还真得需要我来理顺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

“知道什么是分离焦虑吗?”我问。

他说已查过教材,书上说分离焦虑是指一个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环境时所产生的惊恐、躲避反应。

“我儿子又不是婴儿,也没有离开母亲。”

听他这么一说,我知道他的理解太“实在”了!

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是不能实实在在的,因为心理现象本身就不是实实在在的。数学公式和精确的量化,都无法把一种心理现象描述清楚。

它需要修辞,最常见的就是:象征和类比。

“读大学就意味着向中学告别,也就是说,只有与中学分离才能进入大学。”我启发他:“同样,进入初中就是与小学分离,进入初二就是与初一分离。”

他同意我的说法。

“像进入高年级就得向低年级告别一样,一个学生学会一些新知识从而达到一个新水平,也必须完成向低知识水平的分离。成长,就意味着告别和分离。”

他沉默着。我知道他在思考。


只要他认真思考,就不会觉得我荒唐。

终于,他说:“是儿子从小没处理好的分离焦虑,被重要的考试激活,进而影响到成绩——因为如果把那些重要的考试考好了,就得与过去分离。”

“过去就是现在的母体,今天就是对昨天的告别。”但我强调,这只是一种解释,他是否明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是否能对此领悟并修通。

他问我该做些什么,我说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那位咨询师,然后,等待。

看心理医生一定不能太急!

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而成长的问题,大多是因被“急”所裹挟、被拔苗助长造成。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得不急。

不要逼迫心理医生步你的后尘,用你造成问题的方式去解决你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考试激活了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