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心理治疗》第六周读书笔记

不同流派对蒂尔登个案的点评

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对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方法都比较赞同,不过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采用其他方法能起到治疗的目的存有争议,蒂尔登前后共有11次面谈,咨询结束后,蒂尔登继续从事售货员的工作,她在社交中也更加活跃了,她从一个自卑的、不善于社交的人,转变为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生活,能与他人正常交流的人,这10个月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蒂尔登从小是个特别爱学习的孩子,她认为这样做能够让周围人喜欢她,这点让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为了获得父母的关爱,我努力读书,希望通过考得好成绩来赢得别人的积极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失去了自我评价,就像蒂尔登一样,她陷入了极度自卑的处境,觉得妹妹比她善于社交,她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愿意宅在家里而不去外出。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谈话最重要的是共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相信对方有改变的动力和能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要做到非指导性谈话真是非常的难,就拿我最近遇到的案例分析一下。

女朋友由于房租到期,需要跟房东续约,就租期和房价产生了分歧,她想只租3个月,而房东要求涨房价,同时要求只能租一年,迫于租期过短,她只好签约一年,此时,房东要求付款方式必须是交2个月的租金,因此她被迫搬家了。

当她告诉我事情时,出于搬家要耗费的时间、金钱考量,我建议她要跟房东再商量,她却很生气很坚决的不跟房东谈了,出于不同立场的考虑,我俩开始因为这件事而产生分歧。

分歧的原因在于她觉得房东不讲诚信,自己合理的请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我觉得她不能理解房东这样做的原因,赌气没必要,她认为我不支持她,双方会争执不下。

我在想为什么我俩的沟通会造成这个结局呢? 反思自己,并没有采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没有跟对方进行共情和积极关注,没有及时关心到对方的情绪情感,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给予对方指导性意见,最终结果就是鸡同鸭讲,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家庭和亲密关系里,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关心的人,我们会很容易受情感和情绪的驱动,容易站在为对方好的立场出谋划策,越需要理性的时候反而会越感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首先,启用元认知能力,随时随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一旦情绪战胜理智就要提醒自己,要学会冷静,所以,平时就要养成观察情绪的习惯。

其次,共情、积极关注、真诚,罗杰斯在与来访者的咨询中,使用最多的是“嗯,嗯”,对来访者要表达的情感给予确认和肯定,这是帮助来访者建立自我感觉良好的过程。

再次,要坚信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是具有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力减少干预指导,鼓励对方勇敢做自己,相信对方有能力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杰斯心理治疗》第六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