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欢迎来到[简约之道]系列的最后一期。
西方世界的格局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彻底改变,艺术文化话语权也从欧洲转移到了奠定经济霸主地位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都是美国成为西方艺术发源中心时所兴起的流派,它们间接催生了极简艺术 : 极简主义诞生前的艺术世界,世界大格局变革
极简主义艺术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和社会的进程相关,而后也衍生了更当代化的观念主义艺术,可见万物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往"玄"处去 : 有禅意的西方艺术?
极简主义思想还影响了各类设计领域,如今也渗入到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里 : 化繁为简的设计新境界?
有趣的是,万物的发展类似螺旋式上升,不同文明间的影响也有循环周期。类似简约美的理念近年在中国也较流行,但它恰好是传统美学的一种回归。
今天,我们一起回游最诗意的宋朝,看看那时的生活美学和简约艺术。
1「宋词宋瓷」
很理解为何网上调侃当代文人们最希望穿越回去的朝代是宋朝。侧重文治的宋朝,文人雅士多不胜数: 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柳永、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晏殊… 都是我们熟知的如雷贯耳的宋代文人。还有众多开辟新天地的画家,书法宋四家,理学家徐子平…
作为宋朝文学巅峰的当属宋词,其内容丰富辉煌得空前绝后! 据«全宋词»所记,宋朝有一千多位词人,二万首词,光看词牌名都令人眷恋中文之美: 清平乐、长相思、如梦令、雨霖铃、蝶恋花、沁园春、鹊桥仙、声声慢...
能做到文字简约,道出千言万语诗情画意的中文本身就是艺术!
这般国度里酝酿出的艺术,也一定是有与众不同的雅韵与风骨。
"雨过天青云破处"。经常看到有人用这句来形容宋词的色彩。简约到单色釉色,以天青色最为名贵的青瓷,造型古朴,气质韵雅,周身着有天然情趣的裂纹。比如图中较具代表性的汝窑青瓷,体现了宋朝讲究自然雅致的审美。
除了汝窑,宋代还有其他名窑,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都建于或鼎盛于宋。
宋朝是我们中华美学的大时代,有简约古朴的淡雅,也有华美含蓄的高雅。
我们经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朝的经济繁华也奠定了其美学的高度。社会繁荣既能带来Bling-Bling,也能萌生超越奢华的简约高雅。
2「宋朝的生活美学」
虽然无法穿越做亲眼目睹,不过有份传世国宝足以让我们鉴赏宋朝的繁华盛世,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画作描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繁华热闹的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风俗画,是一部生动记载当时生活的百科全书。
宋朝是大俗大雅能兼具之的年代。如果说雍容华贵的大唐是土豪逆袭,那么历练几百年后的大宋便似内敛含蓄的贵族。
一定要看活生活现的话,可否以北宋为背景的古装剧«清平乐»拿来谈?看了一些剧照和视频,确实非常雅致。
雅在,无论是服饰色彩还是室内布置,家居或装饰,都简约古朴,却不失精致。
雅在讲究生活美学,有情趣。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代文人的这四般闲事放在今天接地气地讲,不很小资吗?
我们谈“生活美学”已不再是新鲜事,不过这并非现代人的专属,中国传统美学早已给了活生活现的案例,生活与艺术是融通的,可以多元化。
文化盛世的宋朝,经济繁华,相对和平。物质有基础后人们特别是知识阶层会更讲究精神需求与生活美学。大众整体的审美水平较高。
上图«文会图»的画者是北宋末期的宋徽宗赵佶,能诗能文多才多艺,皇帝竟也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这种从上而下的文气,成就了宋朝美学盛世的声誉。
3「书画的留白意境」
北宋三大家的董源、李成、范宽被认为开启了绘画新风格,那么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山水画,其中有两位更具独创性,被合称为"马夏",即: 马远(约1160年-1225年)和夏圭(约1180年-1230年)。
马夏就非常擅于"边角之景",用留白的手法,半景式构图,使得景物更加简洁,主体突出。
我们中国的哲学有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传统书画中。比如一种独特的手法和美学理念,就是留白。类似Less is more的以少胜多,简约但不简单。
"寒塘清浅"、"云舒浪卷"、"黄河逆流"都是马远的水图作品,不但画好,连名字也诗意无限。这一系列传世经典生动表现了不同类型的水,全图共12部分。
(水图系列共12部分,每部26.8x41.6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命名为波蹙金风、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
水,看似很简单,但能柔能强能滋养也能摧毁,有着无限形态。
然而越简单的事物,有时越不容易表达。需长期的经历,沉淀,思考探索。熟能生巧后才能化繁为简,并简出境界。
能简的马远,也能用刚劲浓烈的笔触占据画面,但还是不忘留白。
留白是一个境界,给了精神和想象的自由。画面里深远的意境往往在留白之中。
因为对色彩敏感,我曾经更钟情西方艺术特别是油画的丰满,相比之,对中国的古典山水人文画就比较淡薄。然而,人生每个阶段会有新感受。如今有幸对传统文化与美学得以一些新认知。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简约里有时有更高的境界。我们传统美学讲究的更是意境。但这种意境或道,虽然早就书面知晓,却不是一开始就能感同身受的。
生活里经常是,喜欢才能懂,懂了才会爱。这就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沉淀,需要不断地体会人生,然后感悟。
"懂"字另解,像不像 : 心如草般有不断重生的力量?
郑玲波 写于 2020年9月 [玲波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