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原理概述
树模型
决策树:从根节点开始一步步走到叶子节点(决策)
所有的数据最终都会落到叶子节点,既可以做分类也可以做回归
树的组成
根节点:第一个选择点
非叶子节点与分支:中间过程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结果(没有后代的节点)
节点
增加节点相当于在数据中切一刀
节点越多越好吗?
决策树的训练与测试
训练阶段:从给定的训练集构造出来一棵树(从根节点开始选择特征,如何进行特征切分)
测试阶段:根据构造出来的树模型从上到下去走一遍就好了
一旦构造好了决策树,那么分类或者预测任务就很简单了,只需要走一遍就好了。那么难点就在于如何构造出来一棵树,这就没那么容易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何切分特征(选择节点)
问题:根节点的选择该用哪个特征呢?接下来呢?如何切分呢?
想象一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根节点就像一个老大似的能更好的切分数据(分类的效果更好),根节点下面的节点自然就是二当家了。
目标:通过一种衡量标准,来计算通过不同特征进行分支选择后的分类情况,找出来最好的那个当做根节点,以此类推。
衡量标准——熵
熵: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
(解释:说白了就是物体内部的混乱程度,比如杂货市场里面什么都有,那肯定混乱呀,专卖店里只卖一个牌子的那就稳定多了)
公式:
一个栗子:
A集合[1,1,1,1,1,1,1,1,2,2]
B集合[1,2,3,4,5,6,7,8,9,1]
显然A集合的熵值要低,因为A集合只有两种类别,相对稳定一些,而B中类别太多了,熵值就会大很多(在分类任务中我们希望通过节点分支后数据类别的熵值大还是小呢?)
熵:不确定性越大,得到的熵值也就越大
当P=0或者P=1时,H(P)=0,随机变量完全没有不确定性
当P=0.5时,H(P)=1,此时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最大
如何决策一个节点的选择呢?
信息增益:表示特征X使得类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分类后的专一性,希望分类后的结果是同类在一起)
决策树构造实例
数据:14天打球情况
特征:4种环境变化
目标:构造决策树
划分方式:4种
问题:谁当根节点呢?
依据:信息增益
在历史数据中(14天)有9天打球,5天不打球,所以此时的熵应为:
4个特征逐一分析,先从outlook特征开始:
outlook=sunny时,熵值为0.971
outlook=overcast时,熵值为0
outlook=rainy时,熵值为0.971
根据数据统计,outlook取值分别为sunny,overcast,rainy的概率分别为:5/14,4/14,5/14
熵值计算:5/14 * 0.971 + 4/14 * 0 + 5/14 * 0/971 = 0.693
信息增益:系统的熵值从原始的0.940下降到了0.693,增益为0.247
(gain(temperature)=0.029 gain(humidity)=0.152 gain(windy)=0.048)
同样的方式可以计算出其他特征的信息增益,那么我们选择最大的那个就可以啦,相当于是遍历了一遍特征,找出来了大当家,然后再其余的中继续通过信息增益找出二当家
信息增益率
ID3:信息增益(有什么问题呢?)
C4.5:信息增益率(解决ID3问题,考虑自身熵)
CART:使用GINI系数来当做衡量标准
GINI系数:
(和熵的衡量标准类似,计算方式不相同)
决策树剪枝策略
连续值怎么办?
选取(连续值的)哪个分界点?
&贪婪算法
排序
6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20 125 220
若进行“二分”,则可能有9个分界点
例子: 60 70 75 80 85 90 95 100 120 125 220
数值小于等于80的分为一类:60 70 75
数值大于80的分为一类: 80 85 90 95 100 120 125 220
数值小于等于95的分为一类:60 70 75 80 85 90 95
数值大于95的分为一类:100 120 125 220
实际上,这就是“离散化”过程
为什么要剪枝:决策树过拟合风险很大,理论上可以完全分得开数据
(想象一下,如果树足够庞大,每个叶子节点不就一个数据了嘛)
剪枝策略:预剪枝,后剪枝
预剪枝:边建立决策树边进行剪枝的操作(更实用)
后剪枝:当建立完决策树后来进行剪枝操作
预剪枝:限制深度,叶子节点个数,叶子节点样本数,信息增益量等
后剪枝:通过一定的衡量标准
(叶子节点越多,损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