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Marxism的融合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构成了一个稳固而广泛的体系,它不是哲学,更不是宗教,但是在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上给人提供了一种容易套用且低风险的模式,这种模式起到的作用堪比西方的宗教,直至今天还在社会意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但一定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源于当代语文教育,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新文化运动将孔学、国学拉下神坛,但当时的中国农民占80%以上,识字的更是少之又少,整个中国的文化根基仍旧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文化,这种文化上的情形一直持续到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一些新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中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很快意识到国学经典的作用,又把它拿来作为义务教育中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于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影响,是没有明显的中断的。

以家庭作为细胞来观察这一过程,可以发现大多数家庭在几代之前都从事农业,这种乡土文化极其稳定而有规律,教育更多地靠父辈的言传身教和经验传授,即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去观察农村,我们仍旧能找到很多“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影子,其中不乏有很多陈旧、需要改变的观念或传统,比如得病了去找人“驱邪”、女人吃饭不能上桌……在第一代扎根城市的人身上,也依然可以看见许多保守的、传统的意识,并且很难被怯除。指出这一点,是要说明社会意识的变化往往因家庭观念、身边人的观念的制约而进展得十分缓慢。

从个人的角度看,中国人相对于西方人有更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推崇政治工作,更爱面子,更中庸,也更喜欢拉关系。一句话,有更高的社会性。西方人的社会性更多地建立在资本互利和法理关系的基础上,而中国人则更多地建立在伦理和道德基础上,即便没有资本互利,他们也可以追求更多一致的利益。这种特质是马克思或是西方意识形态带来的吗?不是,它仍旧根源于推崇“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源于并不是因资本而聚居的小农经济的文化。

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在中国成功,为什么中特可以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为什么中国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识形态?道理都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推崇的政治模式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模式有着实质上的统一,当然后者在形式上已有了更多的改进。虽然革命的时候需要对晚清士人、农民的那套思想全盘批判,但是在真正建设一个多民族、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时,儒家文化就又成为了我们最好用,也最拿手的思想文化建设手段。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丢掉其中一个,另一个将毫无生命力,会很快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败下阵来,紧接着的就是中国政治体系的土崩瓦解,各民族、各地区的团结不复存在……同样,不管谁接手这片土地,要想使其完整、和谐,文化建设、政治体制方面大体上都只能用当前的模式。中国政治的稳定一靠发展,二靠当前这套思想文化模式基础上的自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现有的文化根基乃至中国的意识形态一定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老一代人逐渐离开,新一代青少年出生和成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越来越深。国际舆论战场上,中国全方位地失去话语权,不论是官方、学者还是个人,都无法抵御西方国家的非难,也找不到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互联网时代,社交工具走出国门是舆论走出国门的第一步,我们虽然有不错的互联网产业,有不错的技术,有着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但是已经错过了4G时代走出去的窗口期,只能等到5G时代一批新应用爆发时创造下一个机会。

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现代性的顽疾也会在中国人身上显现。现代性抛开了人们的思想负担,告诉人们不用去信奉什么,不用去为了什么主义、什么组织、什么人去生活、奋斗,没有了束缚,也不再被告知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但是人们反而更加迷茫了,人们仍然需要意义世界,不过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再给他的生命赋予意义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大多数人给自己赋予意义的过程是获取他人认可,探寻并依附于某种思想、宗教乃至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追寻、依附的需求若不被我们重视,将会被敌对势力利用。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一个人民认可、推崇且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主流价值观,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融合,以形成符合当下实际要求的新的文化根基,并使中国价值观、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从而与中国国际硬实力的提升相匹配,是文化建设领域的头等要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Marxism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