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

王树山书法 《红楼梦》、宝玉(怡红公子)访菊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访菊》是贾宝玉写的菊花诗。重点在于“访”,着力描写宝玉久病初愈,兴味盎然地寻访菊花时的心理和行动。表达了访问秋菊时的一片痴情。首联:“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晴:秋天也称霜天,霜晴即秋季晴朗的天。酒杯:据《续齐谐记》记载,旧俗认为,重阳节喝菊花酒,可以消除灾祸。药盏:据《初学记》引《太清诸草木方》,重阳节采菊花搀松香制药,服用可以延年。淹留:久留。屈原《离骚》:“时缤纷其易变兮,又何可以淹留。”王逸注:“淹,久也。”首联写诗人访菊时兴奋心情。这样明朗的秋天,正是访菊的极佳时机。“闲趁霜晴试一游”,交代了出游的天气和当时的心情。一“试”,说明访菊这种活动已很久没有开展,所以今天乘兴出门。第二句重阳节饮菊花酒、采菊花、松香制药等传统习俗,都不妨碍诗人访菊的兴致。这就从反面衬托出了访菊之前已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写来跌宕顿挫。通过这一扬一抑,把访菊前的内心波澜写出来了。此联源自明·梁湛至《咏菊绝句》:“闲趁晴霜试一时,酒杯茶盏未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栏外篱边何处秋?”

颔联:“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槛,厅轩外边的栏杆。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笔法。“霜前”、“槛外”对偶精当,“谁家种”、“何处秋”这两个反问句式,进一步突出了菊花绚烂夺目、娇艳迷人的风采,表达了访菊之时诗人惊喜的神态。。从正面描写访菊时所见的景象,通过描摹菊花生长的背景来衬托寻找菊花,用两个问句,突出“访”意。

颈联:“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蜡屐:屐,下有有齿的木底鞋,古人游山时用。蜡屐,屐上涂蜡,使其耐用。据说,晋代文人出游时常喜脚穿木屐,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并为使木屐穿久耐用,常常用白蜡给它进行涂抹。《世说新语》中记阮孚“自吹火蜡屐”一事,就是古代有闲阶级生活时尚的表现。得得:特意的意思,《全唐诗画》载:“僧贯休入蜀,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得得,唐人方言,犹特地也”。情得得,即情绪很高。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是说访菊时的具体活动表现,显得非常惬意。贾政不在家,宝玉可以无拘无束地同众姐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富贵闲人的情趣。快乐溢于言表。‘蜡屐远来’、‘冷吟不尽’,突出了一个“访”字,而且把“访”写得很实。“情得得”、“兴悠悠”,真实写出了宝玉的心情。此时,贾政远出,宝玉早把读书练字抛到脑后,终日游玩,无事忙,情惬兴浓。

尾联:“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黄花,即菊花。解:懂得,能够。“休负”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

挂杖头:意为用钱买酒。《晋书·阮籍传》:阮修为籍从子,“尝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肆,便独酣畅。”这联用拟人手法,从黄花的角度来写,拟黄花为人。把“黄花”和“诗客”合写,说你黄花如果懂得我这“诗客”的一番情意,就不要辜负我今朝把你挂在杖头携带回归的心愿。至此,“诗客”对菊花的一片深情,已跃然纸上;访菊的题意,也写尽写足,不用花费更多的笔墨。“诗客”,是宝玉自指。“休负”说自己拄杖前来,当尽兴而归,仍归结到“访”字上来。末联与首联相呼应,把访菊中的诗人的痴情推向高潮,一腔热情都倾泻出来了。

趁着闲暇和霜华满天的清秋,我信步到各处漫游,吸引人的酒杯和离不开的药碗,,我都不能在它们那儿久留。在霜花之前月光之下,是谁家栽的秋菊?那栏外篱边,又是来自何方的一片金秋?

穿着蜡屐我从远道而来,怀着急切的心情到此一游,在清冷的天气里对你吟咏不够,浓烈的兴致正无尽无休。菊花若能够理解,不辞辛苦的诗人心意,千万不要辜负清秋盛景,向阮修那样挑着钱囊去买美酒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