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相信,你的密码,我能破译

     走进家门的瞬间,听到楼上的儿子在问爷爷:“爷爷,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爷爷告诉孙子:”再过十分钟就到了。“儿子继续追问:”十分钟是多久啊?“爷爷开始巴拉巴拉解释。最后儿子说了一句:”还要这么久啊。“

      于是,我朝楼上喊道:“小多,妈妈回来啦!“

    只听到“蹬蹬“的走路声,在楼梯的中间停了下来。儿子朝我这里望了一下,没有继续走下来,我问道:“小多是等妈妈很久了,有点着急了吗?”儿子回答:“嗯。妈妈,你什么时候可以来幼儿园接我啊?”

      我回答:“儿子,你对妈妈没有能来幼儿园接你感到不开心,你希望妈妈能来接你。“说完以后,我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儿子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自顾去玩了。

      我想要传达给孩子,妈妈看到了你的情绪,然后选择先回应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接送”事件本身,如果可以,还需要看到事件背后的暗示。

      我不想否定孩子的情绪:“妈妈接和爷爷接不是一样的嘛,有什么关系。”

      也不想用陈词滥调向儿子解释为什么妈妈无法接他下幼儿园,从而为自己辩护:“妈妈要上班啊,妈妈下班的时间在你放学之后,没有办法来啊。来了要被领导批评啊。“

      也没有选择谴责或者责备:“这么大了还这么粘妈妈,你是男子汉,要学会独立。”

    孩子发问,重点在问题背后隐藏的需求和情绪,不是“一个合理解释”就可以对付的。

    还是今天,早上,在盛紫菜汤的时候,儿子开始抱怨“为什么总是先给姐姐盛,不给我盛”。我回答“儿子,你是不是担心妈妈爱你和爱姐姐一样多?”然后,两个大大的拥抱,一个给儿子,一个给女儿。孩子真正关心的,不是紫菜汤的多少,而是能不能得到和姐姐一样多的爱,当我们向孩子表示,不管如何,妈妈对他们的爱是永久不变的时候,孩子才会“安心”。而帮孩子说出他的隐性感受,向孩子传递“你对我很重要,我希望能明白你的感受”远比反复强调“爱一样多,你不要担心”来的有用。

        情绪是遗传的一部分,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积极和消极掺半的,都需要被看到,孩子也需要从父母的示范中了解,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自然的,是可以被理解的。

        昨天,儿子幼儿园组织打预防针,晚饭的时候儿子不停的强调“我没有哭”,“一点也不疼”。我猜测,孩子把打针不哭和勇敢挂上了钩,把勇敢和好孩子挂上了钩。于是,我回答:“儿子,今天打针没有哭你很自豪。”儿子嗯了一声。我继续说:“如果下次打针有点疼,你想哭也可以的。”我希望可以向孩子传达的是哭不代表着你不勇敢,不勇敢不代表着你是坏孩子。每个人都可以不勇敢。

      当孩子感受到,他的任何感受都可以被妈妈接受,他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孩子会得到深深的安慰。轻率的赞美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而直接的教训也会降低孩子的自信。

      遗憾的是,很多的家长,当遇到孩子的行为不当时,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然后把着力点放在了极力纠正孩子的行为,事实上,处理情绪比处理行为本身来的重要。

      女儿做数学作业的时候,向我求助“妈妈,这个题目我不太懂,你可以教我一下么”?我看到孩子正在演算一道三位数的除法,女儿接着说“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教了我一遍,我还是不会做,我以前除法也不太好”。事实上,三位数的除法在成人眼里是非常简单的数学运算,如果我直接说出“这个题目很简单,妈妈来教你”,我可能扮演的是一个“救世主”,而不是一个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妈妈。于是我说:“有些数学题确实很麻烦,上课听不懂的时候,你一定很希望快点下课吧?”

      女儿的眼里似乎有光,她愉快的回答:“对啊,我是有这样的感觉。妈妈你怎么知道?”我回答:“因为妈妈读书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此时此刻,孩子会不会觉得,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是多么幸运哈。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妈妈在这里,懂你,不是因为我比你厉害,可以做一个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而仅仅是因为“经过”。

    很多人,遇到他人苦恼彷徨甚至困惑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匆匆忙忙给出评价的或者建议,面对孩子消极否定的想法时,我们用否定孩子想法“你不要这样说自己,你一点也不笨”对孩子来说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孩子,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以及感受的感受。没有什么有一个人能在一边倾心聆听来的重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孩子相信,你的密码,我能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