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起来有跪感的科技通史

image.png

如果先前订阅了《科技史纲60讲》,再读这本《全球科技通史》,更有一种复习的感觉。顺着历史的脉络,从科技的视角重新认识一遍,带来的启发是更加深刻的。

正如本书作者吴军老师所说:历史总在重演,科技是唯一可叠加式进步的动力。很多科技普及之后就很难退回去了,这方面,可以想象一下曾经没有微信、没有QQ、没有淘宝、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电话的日子……或许那些岁月里还有一些值得纪念的回忆,诸如老人讲述的故事、书信笔迹的温度、夏夜乘凉的氛围,但大抵不会有谁愿意回到那个时代,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可以说,正是因为近二三十年来科技应用的迅速普及,才让我们的感知如此明显,而再往前那些没有电、没有机器,只能依靠自然能源和相应工具的时代,更是难以想象的。而通过这本科技通史来进行梳理,就很容易找到一定的规律。吴军老师用两条主线串起了整个人类科技史,又用两个主题的关系之别对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做出了判断,可谓提纲挚领。

两条主线是能量与信息,人类使用并开发能量的能力以及存储与传递信息的能力变化就是科技发展变化的基本标的。

原始人类从最初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能使用自身的体能,176万年前的阿舍利手斧是一个开端,意味着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进行能量转化,由此再到借助水、火、风等等的自然能量和驯化牛、马等牲畜的动能,进入农业时代,已经是一百多万年的时间了。开始使用机械能,到电能和原子能,也就几百年的时间,在科技史上只能算是一个瞬间,但其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变化却是彻底颠覆性的。能量的利用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高效,这是人类进步史的一条主线。

与能量主线伴随的是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从最初信息基本靠吼、靠部落内的言传身教,到语言的出现可以算作一个里程碑,之后文字的发明,莎草纸、泥版、石板、羊皮纸、竹片木片和纸张的应用普及早就了各种各样的帝国。有了有效的信息传递,才有交易、管理和各种分工协作的机制,进而有了城市、社会、国家这样的组织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并建立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既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也有诸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之类的学科分类和知识管理体系……信息的变革直接支持了能量的高效利用和传承,这是人类进步史的另一条主线。

通过能量和信息这两条交织的主线可以有效进行文明层级的归类,而回顾能量开发和信息利用的历程,带来了更具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和思维方式。

此外,书中突出的两个主题,则是由“科技”二字拆分而来——“科学”和“技术”。前者基本上只和信息有关,富有自上而下的洞察力;后者则源自于能量,基于自下而上的实践性。两个方面的整合便是“科技”的根本定义——既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又有现实中的可行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影响着各种文明的进程。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可以用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来说明。我们的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关注技术高于关注科学,因为对技术的重视让中华文明拥有了极其重要的先发优势,成为了最早的中央帝国,建立了高度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诸如耕种、治水、冶炼、造纸、指南针、火药等等,无论故事和传说都有很多,但对这些技术一直以来都缺乏有效归纳和总结,最终遭到了西方的超越。相较之下,源自于哲学的科学虽然很早在古希腊被提出,但真正得到重视和广泛认同则要到近五百年,笛卡尔的方法论、牛顿的物理学定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之后,要么是各种科学家通过实验等方式将科学引入技术,要么是各种技术专家开始系统的学习科学,无论是瓦特、焦耳还是莱特兄弟、爱迪生……这些如今如雷贯耳的人物都是兼具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的。


莱特兄弟的笔记本

科学和技术缺一不可,而这两个主题本身的发展也有区别。

一开始当然是技术为先,科学在后面逐步总结提炼,渐渐发展成科学与技术发展同步,再往后则是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作为理论学术的科学发展越来越快,而技术从发现到实验,从实验到应用,从应用到量化推广则有诸如成本、价值、效果等等的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从发现青霉素有杀菌作用到量产盘尼西林用了15年;从尼古拉特斯拉开始研究无线电系统到技术广泛应用也有好几十年……从科学上的突破到技术上的变革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遵循,而应用需求的启发往往能加速这样的需求——比如二战对杀菌药物和无线通信的需要。


本茨和他发明的第一辆汽车

本茨和他发明的第一辆汽车
由此似乎也可以有些启发:一方面当然需要培养科学素养,熟悉科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确定足够明确和广泛的需求之后倒逼相应技术的进步。这样的例子其实近年来已经很明显,国内很多应用领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根本上是因为我们拥有复杂的环境和巨大的需求。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而以科技为鉴,可以观趋势。历史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这句话是这本《全球科技通史》最好的注解,只有积累起科技素养,才能在时代发展的趋势中找对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自行看原著,电子书下载请移步《全球科技通史》.
关注公。众。号:辣豆瓣,有更多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读起来有跪感的科技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