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梦想成真——自我实现预言与安慰剂效应

今天在看《心理学导论》的时候发现了一对很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自我实现预言和安慰剂效应。

什么?有一种预言可以让我的预期成真?安慰剂效应又是什么神仙药呀?

图片发自App

带着求知欲和隐隐的期盼,我仔细读了相关的解释与例子,读完后真的不得不感叹,可不就是这样嘛!

自我实现预言由罗伯特·默顿提出,即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行为以符合预期。这和确认偏向——人们由于只关注自己的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导致的知觉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促进。符合自己期望的认知促进相应的行为,行为又强化认知,循环往复,由此,我们便在行为与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一步步"梦想成真"啦!

简而言之,这就是"期望"的力量。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期。而此时银行即将破产的传言飞入家家户户。恐慌的人们争相冲入银行,都想在其倒闭之前取出存款。但恰恰由于人们疯狂取款的行为使得很多银行资金周转不开,纷纷倒闭,最终引发了银行体系的崩溃,人们所恐惧的事情就在他们的"期望"下实现了。

人们内心世界的力量是强大的,安慰剂效应在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这点。

安慰剂效应,由Henry K. Beecher在1955年提出,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小时候常看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就喝神仙水——香灰泡水。因为爷爷家常年侍奉观音菩萨,也会有很多其他老人在生病的时候来求取神仙水,老人们都虔诚地相信着神仙水包治百病。神奇的是,神仙水好像的确具有神效,大家的小毛病很快就好了。好多年下来,我爷爷家也从来没有出过"医患矛盾"。

现如今,我上网查了查,"神仙水"是草木灰泡水,虽不会有毒,但也没什么神奇的疗效,顶多可以中和胃酸,缓解下胃脘痛。真正起疗效的是情绪对身体的调节作用,而"神仙水"不过一剂安慰剂罢了。

Kirsch和Sapirstein在1998年的一项实验的测试就表明,包括神药百忧解在内,抗抑郁药的50%的疗效是由安慰剂造成的。

有趣的是,除了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效应也同样起着作用。

不论是自我实现预言还是安慰剂效应都在暗示我们"期望"的强大力量:人们的"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

那么,善用"期望"的积极力量,我们是不是会在自己的追梦之路上走的更容易点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恭喜你梦想成真——自我实现预言与安慰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