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艺术》

日久见人心,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共识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判断陌生人的时候实在太多了,你想啊,工作中你要签多少合同,但判断对方靠谱不靠谱的机会可能只有短短几次谈判时间;选择和什么人做朋友,也很考验你看人的眼光,总不能等到最后被骗了,才安慰自己一句“我就当是认清了这个人”吧?无论是结婚、买房,还是求职、招聘,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仅仅依靠日久见人心,显然不足以应对这么多的需求,怎么办呢?今天这本书能帮到你。通过学习观察术,你就有可能获得快速看人的技巧。

说起善于观察,你肯定能想到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时说:“你从阿富汗来?”华生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这种敏锐判断的背后,就是对大量细节的观察。你可能会说,小说人物都是虚构的,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福尔摩斯?你别说,还真有。大经济学家阿尔钦就曾通过追踪股票价格,提前揭露了氢弹是用哪一种原料做的。这种国家机密,他只用社会公开的数据就能推理出来。间谍的很多工作也是这样。在你的印象中,间谍是不是都像阿汤哥或者007那样呢?其实,真正的间谍工作,很多都是通过观察整合各种公开信息和细节来推理出背后的机密信息。

和咱们今天要说的内容更接近的还有一种职业,叫犯罪侧写师。这名字听上去有点奇怪,但这些人的工作可以说是现代版福尔摩斯,他们熟悉犯罪心理学,专门负责观察犯罪现场,通过现场的环境布置和作案手法就能描述出犯罪分子的心态和个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厉害的人们使用的核心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观察。接下来我就带你去学习一下这种厉害的观察术吧。首先,咱们说说,面对一个陌生人,你一无所知,该从哪里入手了解对方呢?第二,假设你有机会进入对方的房间,或者到了对方的个人网站,怎么做才能收集到更多线索?第三,哪些因素会误导你的观察,又该如何避免?

第一部分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陌生人和你的好朋友到底哪里不一样?你可能会说,当然是了解程度不一样了。那怎样才算了解对方呢?你可能会说,认识时间足够长,自然就更了解了。真的是这样吗?你的小学同学和你认识时间够长了吧?但是你能说得上了解的有几个人?你可能还会说,经常见面、经常说话,就更了解。这也不一定,你和你家楼下菜店的老板天天都能见面说话,可你们的了解程度大概也只停留在你买多少钱的东西他才愿意给你打折上。那你就要问了,照你这么说,了解一个人,既不是认识时间长短决定的,也不是话多话少决定的,那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项专业的研究证明,了解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在于了解这个人的身份。这个“身份”和我们经常说的“这是个有身份的人”不是一回事,心理学家把这里的身份解释成“自我的内在故事”。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解释。这包含了这个人的价值观和丰富的性格特征。要完成了解别人的任务,你就要想办法知道对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具体怎么操作呢?当然是去观察他的物品了。作者给具有观察价值的物品做了分类,分别是身份标签、情感调节器和行为痕迹。

咱们刚才说过,身份是一个人性格的核心,代表了他看待自己的方式,那么可以展示身份的物品都可以称为这个人的身份标签,比如,海报、荣誉证书、照片、小饰品、T 恤等等。身份标签怎么用?咱们拿图片举个例子。这里说的图片,泛指照片、海报、装饰画或者电脑壁纸等。外向型的人容易被其他人吸引,所以他们更偏爱人物类图片,尤其是人物神态动作都更活泼、开放型的图片;内向的人就很少摆放人物像,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风景画或者静物画,即使他们会摆放人物画,画像的主角通常也是镇定的、平静的。

第二类特别值得关注的物品是情感调节器,就是那种让人产生回忆的事物,比如纪念照、婚戒或是信件等。据调查,美国8%的成年人都会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或者钱包里放上亲人的照片或者纪念品。在一项关于照片的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组参与者准备一张朋友的照片,让另一组参与者准备一张自己喜爱的明星照片。参与者要看着照片,向研究人员生动描述他们遭到他人拒绝的一段经历。看着明星照片的人和一般人一样,感到情绪低落,但那些看着朋友照片的人却没有受到影响。经过一系列更深度的研究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情感调节器类的东西能够抑制孤独,有益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当你观察到这些物品时,你就能够知道,这个人的情感依托在哪里,他的人际关系构成是怎样的,谁能带给他精神慰藉,以及他对这些关系的看法。

第三类值得重点观察的是行为痕迹。行为痕迹是最好的观察对象之一,它是人们在做了某些事情之后留下来的痕迹,比如厨房里的油渍、磨损的轮胎痕迹都是被使用过的痕迹。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汽车维修师就曾发现,那些容易焦虑、害怕的人比镇定放松的人更容易磨损刹车片,因为焦虑的人遇到一点点状况都会忍不住去踩刹车。哪里能获得大量的行为痕迹呢?你可能想不到,在垃圾里。揉成团的购物单和商店收据,能让你知道一个人的喜好和消费情况;空药瓶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身体是不是患有某些疾病;几张写废的信纸,能让你了解到他的人际关系或者他在想什么。垃圾证明了已经被使用的过去,而且因为是垃圾,丢垃圾的人不会太在意,也就没有伪装的动机。你看,要当大侦探,你或许可以考虑先当个“收破烂的”。

到这,咱们来回顾一下之前的内容。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就要知道这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这包括他的性格、价值观等。从哪里能找到这些线索呢?作者给出了三大类值得观察的物品,分别是身份标签、情感调节器和行为痕迹。通过观察分析这三大类物品,我们甚至能对根本没见过面的陌生人都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部分

单纯观察物品已经让你对目标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获得了一次走进对方家里或者办公室的机会,还能从哪里获得更多信息呢?

首先,当然是先观察一下房间的整体气氛。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花费很多时间来布置自己的个人空间呢?在一个关于员工舒适度和投入度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舒适环境中工作的员工会更加投入,对公司的盈利做出的贡献也越大。而这里的“舒适”,并不仅仅是指物质条件,人为营造的心理环境比实用性更重要。比如,一个在办公环境上花费更多心思的员工,给自己的办公室放一束鲜花或者几个摆设,这些东西和工作可能没啥直接关系,但是却能让他比普通员工更加热爱工作,也更能投入工作。这说明什么?那些看上去没有实用功能的装饰,或者我们自以为随意摆放的物品,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体现。物品和空间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房间的整体气氛,它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诉求,也能表达主人的性格特征。

说到这,我想到了在房间整理中特别有名的那个概念——“断舍离”,这是一种通过整理房间认识自己、收拾心情的生活哲学。通过收拾房间,就能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物品、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断舍离的理论也能说明房间观察的可靠性。比如说,保守的人一般会有比较多的能体现出秩序的物品,例如邮票、日历、各种计划表,他们的房间也相对更加整洁干净,进入他们的空间你会感到井井有条、空气清新;而开放的人,他们的房间里通常会出现很多更外向的物品,比如旅行相关的书籍、种类多样的音乐光盘或者艺术品、世界地图、电影票等,进入他们的房间,整体感觉会更轻松,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在等待被发现。

除了环境的整体气氛之外,物品的摆放位置也对了解一个人有巨大帮助,这是房间观察的第二个重点。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他去朋友丽莎家做客,房间里的摆设和物品表示,丽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但作者发现,丽莎明明有很多书,却只有一本被单独放在一个小平台上,这本书就是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内容大概是记录了海明威在巴黎当记者时的生活。能看得出来,它不是遗留在那里的,而是故意放在那里的。这种郑重的感觉说明,这本书对于丽莎来说非常重要,肯定有一些特别的含义。通过询问作者得知,原来这本书是丽莎的前男友推荐给她的,丽莎阅读了这本书觉得非常喜欢,当她得知海明威在巴黎生活的时候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她就更感到这本书非常有意义了:一个未来在文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大作家,也曾经历过默默无闻的时间,这是她觉得最受鼓舞的地方。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作者从文艺女青年的外表下挖掘出了她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丽莎从海明威的书中受到了鼓励,意识到卓越的成就即使在早期得不到认可,但是最终一定会受到世界的称赞和奖赏,即使作者已经死去了,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有意义的。你可以想到,丽莎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按照这样的价值观不断前进。

到这,你可能会问,如果我根本没有机会走进一个人的房间,那房间观察术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别急,观察术不仅对物理环境有效,对虚拟环境也是一样的。而且,在这个互联网已经覆盖了大部分人的今天,想观察一个人,网络空间甚至能提供比物理空间更多的信息量。小到网名、个性签名、电子邮箱下的落款、微博几十字的个人介绍,大到微信朋友圈、博客等各种能够发布感想和文章的社交平台,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在网络上几乎可以被一览无遗。

就拿刚刚说的丽莎为例。通过《流动的盛宴》这本书摆放位置的不同,作者发现了她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但如果你没有去过丽莎的房间,是不是就无法发现她在这方面的性格了呢?作者在后来和丽莎发电子邮件通信时发现,丽莎在电子邮件的末尾签名处,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伟大的精神总是受到平庸之人的强烈反抗。当人们不再轻率地相信世俗的偏见,而是诚实勇敢地使用他们的智慧时,后者是不能理解的”。这个引语与对海明威的敬佩之情是相呼应的。而且在丽莎的个人主页作者还看到,她的空间名称不仅仅是“丽莎”,而是“丽莎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所有这些表现都在呼应丽莎的价值观:她很在意自己对世界创造的价值,知道在一个时间段里,世俗意义上的成败评价并不能对将来的价值做出准确定位,即使现在默默无闻,以后也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当然,无论是观察房间的整体气氛、物品摆放还是网络空间,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一些统一发放的制服或者物品,无法体现主人的性格;办公室的空间是对外的,可能会受到工作要求的制约;正式的工作邮件中不太会使用怪异的网名等。要在场景中获取更准确的性格信息,就要先排除类似的限制。在日本,除了正规的电子邮件账户,许多人的手机上还有专用的电子邮件地址,这是为了区分场合,比如,给教授发论文的邮箱和私人聊天约会用的邮箱就不是同一个,私人邮箱更能体现主人的个性。

咱们总结一下场景观察这部分,刚才说了,观察要把物品放入具体的场景中去,我们从现实和网络两个方面做了介绍,你可以通过观察整体环境、查看物品的摆放位置和物品具体的使用场景,来对一个人的性格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第三部分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了,有观察就会有反观察,会不会有人故意利用刚才说到的观察重点制造虚假信息,反向影响别人对他的判断呢?答案是,有可能。在之前说的三类物品中,身份标签最有欺骗潜能。比如,为了见重要客户,有些人会事先租一辆豪车,穿一身名牌,这样就很容易让客户相信他是有经济实力的,更容易达成合作。还有一些人希望让客人觉得自己爱干净并且品格高尚,也能通过临时大扫除让本来连落脚地都没有的屋子瞬间变干净。

那如何才能识破这些伪装呢?就拿想假装爱干净来说,突击打扫卫生最多能呈现出一个收拾过的房间,打开他的衣柜,也许衣服会多到直接掉下来。去别人的办公室做客,如果你只是乖乖坐在桌子前一动不动,那当然只能看见一张整洁的桌面,但如果稍微低头一看,或许就会发现桌子下面杂乱的充电线和各种落灰的快递盒。

你还可以在身份标签之外,多观察对方的行为痕迹,行为痕迹是很难伪装的。比如,收集整理大量书籍,需要费好几年的时间;再比如,要想墙上挂满社会荣誉,就必须先得到这个奖;还有,运动设备有没有使用过,也能通过使用痕迹体现出来。这些没有办法临时准备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痕迹,都能给你提供有力证据。

当然,你还要记得整合多方信息。当你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热爱运动,你要收集大量支撑这个观点的信息。比如,他有健身房的年卡,并且有持续使用的记录;他的书架上有科学运动相关的书籍;他的运动装备有使用并且保养过的痕迹;他的微信签名是“运动让生活更美好”,总之,信息之间必须相互支持。

另外,下意识的反应也是观察一个人的大好机会,因为真实的个人信息和性格往往不受控制,会自动展现出来。咱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跟你的朋友玩互换名字的游戏。如果你们有好几个人,名字全部打乱安排,那这个实验的效果会更好。现在,你们可以互相叫对方的新名字了,开始的时候,大家基本都能应付,但时间一长,或者你们一起出去逛街、吃饭,做点其他的事情之后,这时有个人突然喊了你的真实名字,你一定会条件反射一样地立马答应他。你看,在有意识地控制之下,人当然有可能伪装,但伪装需要注意力来支持,一旦稍有松懈,下意识的反应就会暴露真实的情况。

你可能会说,就算现实世界想伪装难,可是网络空间想伪装的成本很低,也很容易啊?这么说好像挺有道理,但事实是大多数人在网络上展现的也是真实性格。

作者做了一个实验,他和同事们随机选择了一些个人网页,比如博客、脸书主页等,然后联系了网页的主人,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研究。愿意参加的人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你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另一个是你们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接下来,研究人员像观察现实环境一样,对网站进行观察和分析,比如研究发布在网上的照片、转载的文章或者发布的心情动态等。一般来说,虚拟空间是塑造完美自己的好地方,我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把自己化妆成任何我想成为的人,但实验结果证明,观察结果与人们的自我评价更接近。

而且,即使有人想在网络上把自己伪装成理想的状态其实也是很难的,道理和在现实世界里观察房间是一样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想在网上表现得喜欢古典音乐,那就需要持续输出和古典音乐有关的博文、古典音乐推荐,或者参加古典音乐会的照片,如果只是为了伪装,那这一系列的行为痕迹是很难持续展示在你的个人网站上的。另外,一个人关注什么、关心什么,是很难通过刻意伪装表现的。作者对脸书上的照片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照片会传达出怎样的个性线索。虽然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经营一下自己的形象,但发什么内容、怎么发,几乎都是个人的价值观和兴趣偏好决定的。也就是说,你很可能是在无意识的时候,就已经把带有个性特征的内容发布到网上了。

说完了别人可能用伪装迷惑你,你还要小心,有时候你自己的常识也会跟你作对。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丛林中,突然听到了一声老虎的咆哮,你转过身躲进附近的灌木丛,然后你看到了老虎的尾巴,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当然是找机会赶紧溜啊!可是你仔细想想,你真的看见老虎了吗?你只是听见了咆哮、看见了老虎尾巴而已,为什么就能判断出你遇见了一只老虎呢?这是因为你对老虎的认知是通过你固有的常识填补出来的。当我们遇到信息不足的时候,常识会帮我们把没有获得的信息都补足。

常识非常有用,它提供便利,能帮你更快处理信息。就比如说,咱们现在都挺讨厌的地图炮,也就是用地域来批评一群人的做法,是不是完全没道理呢?地域对一个人的个性有影响吗?当然有了。在一项针对31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生活节奏快慢的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瑞士,排名最后的是墨西哥。与生活节奏相关的有很多其他特征,比如,生活节奏越快,这个国家的人吸烟率也较高。如果你的两个同事分别来自于瑞士和墨西哥,你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两个人对于时间的概念是不同的,你甚至还能判断瑞士人更可能会是烟鬼。但当你落实到对个体的判断时,你就会发现,那个瑞士同事并不抽烟,墨西哥同事反而烟瘾很重。你看,地图炮之所以讨厌,就是因为以偏概全,用固有的常识评判了所有人。

那常识是错的吗?当然不是,常识也是通过无数经验和个体特征总结出来的结论,只不过它不能覆盖所有个体。你应该把常识当成是一个大概率的结论,但即使是九成以上的概率,也总有一成的特殊情况。成功运用常识的关键在于,把常识当成是一种有效的假设,一旦得到其他信息,便可以丢弃这些传统的观点了。

回顾一下,这部分说了如何识破伪装。在观察的过程中,别人很有可能通过各种办法来迷惑你做出错误判断,你的破解秘籍是多观察行为痕迹,观察对方下意识的反应,以及把收集到的线索串联成相互佐证的证据链。除了别人,你还要小心自己,因为人很容易受到固有思维的迷惑,解决办法是把常识当作一种有效的假设,当收集到的证据推翻了这种假设后,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