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的人

第一届中国留学生迎新会成功举办,社长兼主持人在台上讲话、组织游戏、控场,一场完整的晚会成功举办。食物找到当地三家中餐厅的赞助,饮料由学校门口的奶茶店赞助,抽奖活动的礼品由留学机构支持。同时社团得到了学校方面的资金支持还有留学机构的现金支持。中国学生会算是学校富裕的社团了吧,中餐厅是很愿意支持我们的活动,中国留学生也多,留学机构也想开发他们的市场。总之,社长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为大家办了第一场中国学生的迎新会,在两周以后的11/11还有一场和其他学校中国社的联谊,我们社团的成员要开始准备活动了。

你敢相信我们这么能干的社长今年只有18岁,99年7月份生人。想到了毛不易那一首--像我这样的人。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向我们社长这样的人,有谁敢说她是玩世不恭的中国留学生,花着家里的钱,在国外丢中国人的脸,考试挂科,就换学校,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同样是在中国长大,来美国读书的学生,她凭着一己之力当上社长,找赞助,谈合作,一个干练的160公分的女生跃然纸上。她虽然娇小,但是能力和魄力却强大的要命,话筒没声音了,凭借自己的嗓子可以让房间最后一排的人听到;开会成员交头接耳,直接让部门部长闭嘴。也许你会觉得太严厉,学生不必像工作场合的上下级关系这么的功利。换个角度看问题,一个99年的女生,一个人在国外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她经历过什么?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和她那么不一样。 沉静,内敛,能自己做的事,一定不麻烦别人,是什么让我变成现在的自己,21岁的自己我满意么,怎么走着走着,成了这样的自己。习惯性的压抑自己:听话,努力学习,独立生活,在国外这片陌生的土地学习,用自己第二语言来生活。也许这是压抑的产物,冯唐说过,习惯性的听话之后反抗要比一直听话难很多。并不是每个出国的孩子从小在蜜罐里长大,也不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就不知面对这个陌生世界。在国外,留学生是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的,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跳出舒适圈和呆在舒适圈。所有的人都鼓励跳出舒适圈,而这个跳出也是一种跳出你熟悉的中国文化。你适应了舒适圈外的世界你还能面对这个中文世界么?你还能回归么,假设你走远了再也回不来了,对于中国这两个字,是好是坏。说远了,还是我的大神社长。她的英语成绩并不高,算是勉强应付吧,我们的学校也不是哈弗耶鲁。好了,我也没有能力写出多深的文章了,就是一句话,社长用她的时间,变成了现在的自己。你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你就是什么。投入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在这个过程你会收获像我这样的小迷妹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支持,这就是人格魅力的吸引吧,即使她的目的并不是别人仰慕。最后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这个过程很辛苦,你要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事,但是值得啊。如果你缺钱或是想要赚钱,去做来钱快的事,比如发传单做服务员,挣到一些零花钱,但是一定要花额外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上,这件事--值得。

这个文章也是在问我自己,像我这样的人,开始对于比我小的人佩服,我长大了,时间对我来说成为了尺子。别人对我的尺子不是乖不乖,穿衣打扮像不像学生的样子,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自己对于我的要求是什么,有没有在朝自己的方向走,有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打算,还是不是大家都学习我也学习,我自己个人的目标是什么,敢不敢说出来,还是写下来自己都觉得陌生和可笑的梦想,这是绝对不会实现的,你自己都没有为此一点点努力过。

像我这样的人,21岁普通的大多数,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呢?社长的形象久久的在我的脑子里,这是我潜意识对自己的向往,她经历了什么成为了这个有魄力的女生呢,是不是我在和她一样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向右,导致之后我和她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像我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