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基础

Dubbo 是阿里巴巴 2011年开源的一个基于 Java 的 RPC 框架,它实现了面向接口的代理 RPC 调用,并且可以配合 ZooKeeper 等组件实现服务注册和发现功能,并且拥有负载均衡、容错机制等。


Consumer需要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注册中心

Provider服务提供方

Container服务运行的容器

Monitor监控中心

再说一下整体的流程,首先服务提供者 Provider 启动然后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

服务消费者 Consumer 启动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然后注册中心将提供者元信息通知给 Consumer, 之后 Consumer 因为已经从注册中心获取提供者的地址,因此可以通过负载均衡选择一个 Provider 直接调用 。

之后服务提供方元数据变更的话注册中心会把变更推送给服务消费者

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会在内存中记录着调用的次数和时间,然后定时的发送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总的而言 Dubbo 分为三层,如果每一层再细分下去,一共有十层。

大的三层分别为 Business(业务层)、RPC 层、Remoting,并且还分为 API 层和 SPI 层。

分为大三层其实就是和我们知道的网络分层一样的意思,只有层次分明,职责边界清晰才能更好的扩展

而分 API 层和 SPI 层这是 Dubbo 成功的一点,采用微内核设计+SPI扩展,使得有特殊需求的接入方可以自定义扩展,做定制的二次开发。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每一层都是干嘛的。

Service,业务层,就是咱们开发的业务逻辑层。

Config,配置层,主要围绕 ServiceConfig 和 ReferenceConfig,初始化配置信息。

Proxy,代理层,服务提供者还是消费者都会生成一个代理类,使得服务接口透明化,代理层做远程调用和返回结果。

Register,注册层,封装了服务注册和发现。

Cluster,路由和集群容错层,负责选取具体调用的节点,处理特殊的调用要求和负责远程调用失败的容错措施。

Monitor,监控层,负责监控统计调用时间和次数。

Portocol,远程调用层,主要是封装 RPC 调用,主要负责管理 Invoker,Invoker代表一个抽象封装了的执行体,之后再做详解。

Exchange,信息交换层,用来封装请求响应模型,同步转异步。

Transport,网络传输层,抽象了网络传输的统一接口,这样用户想用 Netty 就用 Netty,想用 Mina 就用 Mina。

Serialize,序列化层,将数据序列化成二进制流,当然也做反序列化。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 JDK 内置的一个服务发现机制,它使得接口和具体实现完全解耦。我们只声明接口,具体的实现类在配置中选择。

具体的就是你定义了一个接口,然后在META-INF/services目录下放置一个与接口同名的文本文件,文件的内容为接口的实现类,多个实现类用换行符分隔。

你可能感兴趣的:(Dubbo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