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一出来,我就买下了《人世间》,连同其他几部获奖之作。厚厚的三大本,看书名和介绍并不是我最喜欢读的那类书,买下只是因为茅盾文学奖。书自然被我收进了书柜,等着以后再读。喜玛拉雅上有王明军老师的广播,那时候迷恋广播,倒听了一部分,但还是因为忙碌而断开了,时间久了,我便忘记了这本书的存在。
有一天,大学同学的公众号登了她的一篇剧评文章《人世间的好》。同学是我非常欣赏的才女,一位文学博士后,她的文章每发必读。读着读着,我突然想起我听过这部剧的广播,我似乎也买过这本书,但不敢确定,买下未读的书太多了。于是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立即拆封,放在床头开读。同学写的是对电视剧的感觉,而我已经很多年不看电视了,对书的偏好更让我坚持读书而不追剧,剧作对原著的大量改动也让我难以接受。有过因看剧而读书的情况,却从未有过因看书而追剧的冲动。
三本书,近120万字,读了十几天,每晚读到十二点,午睡时间也被占用了。并不是书写得过于精彩,事实上,此书上部和下部写得平淡无味,要不是因电视剧火热,我可能就把它放下了。此阶段曾与友人讨论,拿路遥《平凡的世界》作比,一致认为梁晓声的语言功夫与路遥差得很远,思想深度未在合上书之前不敢下结论,于是边读边看。下部写各色人物的结局,倒看出些作者的笔力,有些地方还是深深触动了我。
五十年的社会变迁,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受到了冲击。小说显然是把主人公周秉昆当作下层人民来写的,但相对于肖国庆和孙赶超来说,他并不是纯粹的下层人民。他有一个当大官的哥哥、一个“红二代”的嫂嫂,还有一个知识分子姐姐、一个颇有能耐的姐夫。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有人明里暗里地帮着他,他从未因生计问题而绝望过。但比起哥哥和姐姐来,他又是他们家的下层人民。他当过酱油厂干活最累的出渣工,出狱后更做过三轮货车的车夫。他永远都在为生计而辛苦奔波。梁晓生选他这样一个偏下层的中间人物作为主人公,或许是想把在历史的洪流中受到冲击的最大人群的生活描述出来。这样处理,小说的普遍意义更强。
梁晓声无疑是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架构全书,但书中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更让人赞叹。比如爱情,弟兄三人的生活层次明显有别,幸运的是,他们都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周秉义在写给弟弟妹妹的最后一封信上说,“咱爸咱妈是世间上难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们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他们找对了各自人生的另一半”。爱是支撑人们走过苦难生活的最强大的力量。周秉义为郝冬梅放弃了升职的机会,蔡晓光对周蓉坚守执着,周秉坤对郑娟痴迷负重。也正因了这份深沉的爱,周秉义与郝冬梅的聚少离多、周蓉法国消失的十二年,周秉坤牢狱之灾的十二年,才没有把他们彼此分隔。再如亲情,周志刚对女儿周蓉的怨恨、思念与担心;周秉昆唯恐失去周楠的冲动发疯,以及听到周楠死讯后口吐鲜血晕倒在地的痛心。还有友情,周秉昆朋友们的那种倾尽所能的互帮互助,以及他们与曲老太太之间的忘逆之交,无一处不使我动容。现实终究要败给情感,无论生活多么不堪,只要有爱,就能迎来朝阳。
周家的这一代,我最喜欢的是蔡晓光,他是周家的女婿,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周家人。蔡晓光自打高中单恋上周蓉,就成了周家的福星,时不时给周家带来温暖。他对周蓉的爱能羡煞一大批女子。在他心中,周蓉就是女神,是他生活中必须拥有的一束光。周蓉逃离了他两次,一次是在周蓉没有爱上他的时候,逃离了他十五年,与那个叫冯化成的男人在贵州的偏远山村结婚生女;一次是在周蓉与他结婚后,为了女儿周玥突然远赴重洋消失了十二年。蔡晓光一直在等,等了将近三十年。有多少人的爱可以熬过三十年?这简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而蔡晓光做到了,他用一生来爱周蓉,爱得用心却不卑微,爱得执着却不纠缠。我欣赏这样的男人,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
蔡晓光身上还有一股子江湖侠气,有情有义、敢做敢当。这世上似乎很少有他搞不定的事,他不仅帮周家需要他帮助的人,甚至于帮周秉昆那些陷入生存危机的朋友。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大能人,而且是一大愿意帮助别人的能人。他公司的小金库时常做些劫富济贫的事。我喜欢这样的人,更准确地说我喜欢他的江湖侠气。“侠”这个词,历来是民间文化最受推崇的一个词。侠肝义胆、侠骨柔情,“侠”的精神大扬,蔡晓光就是这样的人。
蔡晓光同样是一个文人,一个热爱文学又干了与文学相关工作的人,“文学”与“江湖”相结合,必定坦荡而潇洒。而周秉义是一个跻身政坛的文人。“文学”与“政治”本是两条线,结合在一起,就只能把对文学的热爱深藏于心底,但周秉义骨子里还是偏爱文学的,所以他几次想要回归教育。他最愿意做的事是当一名大学老师。但命运使然,他成了一名官员,直做到司局级。有不少人认为周秉义无情无义,不喜欢他。但我却深深地理解了周秉义,并为之心疼。他从小就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总是走在无比正确的道路上,小心谨慎,从不偏离。周蓉对周秉昆曾经这样归位他们的哥哥:“从根本上讲,他也不属于嫂子,不属于任何一位亲人,甚至也不属于他自己……咱们的好哥哥,他是属于组织的人。有的人思想上入了党,基本感情属于亲人。哥在感情上首先也属于党……”有些人生来就是属于国家的,周秉义就是这样的人。
但周秉义是痛苦的,不只因为亲人的不理解,他人的非议、排挤和诬陷,更是因为他不能用一己之力做太多利于他人的事情。周蓉这样评价他,“哥不是官迷,也不是政治投机分子。”“他太理想主义了,以为靠他的影响,像他那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我想他内心肯定有不少苦闷,只是不对人倾诉罢了……”周蓉和周秉义都是灵魂占据高位的人,所以她最懂哥哥。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周秉义说,他一生的美好时期,集中在三个阶段:从初中到高中时期,当知青的时期,退休后与妻子出外旅游的日子。他没有提及自己从政的那段岁月,不是他有意忽略,而是那段日子里,他并不属于自己。
有读者把周秉义比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说“他是一位在庸常生活中,不懈追求知识与真理,踏实苦干,为人公正,行事正义的平民英雄。更是在平凡岁月里,具有普罗米修斯般的奉献与坚持精神的受难英雄。”我以为,这样的评价最为妥贴。周秉义是党的好干部,干净正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和他一样心中装着百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百姓多做实事、做好事。担任兵工厂书记时,他顶着工人对他的咒骂和种种猜疑,只身前往俄罗斯为工厂谋求生路,喝酒喝到胃出血;在离任市委书记时,他不怕报复与诬陷,狠狠处理了一批党的害群之马;为了做实事,他放弃了中纪委的工作,平调回市里,做了一名排名靠后的副市长,却让光字片的百姓住上了干净的楼房……
忠孝自古不能两全,为大家必得舍小家。周秉义为党和老百姓付出了一生,却欠亲人太多。在父亲周志刚眼中,周秉义是个好儿子,是个能带给他荣耀感的优秀儿子。但在周秉义心中,他从来不是个好儿子,他不如弟弟懂父亲,更没有时间陪伴和孝顺父母。父亲去世时,他“双膝往炕前一跪,泪如泉涌。像后颈被砍断了似的,垂下了头。”周秉义的这一跪,跪出了他半生的痛苦。他也不是一个好哥哥,他没有运用私权帮弟弟谋到一份好工作,也没有在弟弟遇到难事时全力相帮。他也算不上一个好丈夫,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
但周秉义绝对不是冷漠寡情的人,在他心中,始终装着光字片的老百姓,他下大力气让光字片的老百姓告别了过去土坯房、危房的生活,他对得起光字片这个生养他的地方。在他可以用私人的力量而非公家的权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他给周秉昆的极端困难兄弟肖国庆和孙赶超每家送去三千元钱,给和他有着更进一层关系的常进步家送去四千元钱。那一幕很感人,他不是作秀,而是真真切切地想尽己力帮助他们。
梁晓声在《人世间》的下部倾力表现了周秉义的情与义。作品的情感如周秉义一般在最后的时刻才喷薄而出。合上书,我心里的隐痛不在主人公周秉坤一生的劳苦艰难,也不在他为养子周楠做出的种种努力的破灭,十二年的牢狱之灾换来的只是一把骨灰,本该让人心痛不已。我的心却停留在周秉义身上,停留在他那正义而缺憾的一生。秉坤难,可以叫、可以哭、可以骂,甚至于可以打。但周秉义不能,他再难都不能表现,不能对人言语,更不能任性。
《人世间》留给我的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周蓉率性地做自己,比如郑娟有点“二”的知足常乐。但同样有让我感到不够畅快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时不时插进的大段议论,使小说特有的语言魅力大打折扣。作者选择了一个时代的大主题,但在深度的挖掘上似乎还不够,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可比,与陈忠实的《白鹿原》也不可比。前者在语言的平实和思想的深刻上略胜一筹,后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更进一步。但纵观当代文坛,在文化快餐的时代,这样一部揭示时代变革隐痛的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