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片段练习)


早上起来的时候,窗外有太阳光洒在树丛上,看来今天适合进城。我越来越痴迷城里的那些红砖建筑,给它们拍照就像是和朋友们聚会那样令我高兴。虽然每次都是我拿着相机又趴又仰,又蹲又站,左倾右倒,而我的那些“模特们”却岿然不动,在年龄上,它们要比我老几倍,却反而是我拜倒在它们的傲气下。


它们个个健硕,红胴肌肤迷人,眉眼间又有内涵。如果再碰上好的光线,那简直就是完美之照。



我到了火车站,买了票。看到预告牌上说,下一班进城的火车还有11分钟到站。我四顾周围想找个座位坐下来,发现我认识的两个中国女人A和B一起坐在一个靠墙的四人座上。

我走过去打招呼,一边说着,真巧真巧,一边在B旁边坐下来。


我之所以没有坐到A边上去,而选择B是有我的原因的。其实我认识A比B早,且B还是通过我的介绍和A相识的,另外A和我还是同乡,甚至小时候居住的还是同一个区,连年龄也相当。而现在她们两个倒是成了比跟我关系更近的朋友。


我并没有打听她们两个进城想干什么,也并没有打算在城里和她们同行。


这时A看了我一眼,突然改变话题,说她儿子现在正在学开车,等他拿到驾照后,准备直接给他买一辆法拉利。

B立刻惊叫起来,看来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而且仿佛这个消息一下子摧毁了她对钱的数字概念。这得多少钱啊,最后从她嘴巴里喃喃吐出的只有这几个字。


而我听到的一刹那,心里也颤了一下。脸上却极力保持无动于衷的表情。什么也没说,装成是在一旁听着她们的对话,实际上是打量坐在我斜对面的A。她只比我大一岁不到,却已是一副中年发福的状态。衣着也普通得像个日日进出超市的家庭妇女,坐在那里,肚腩像个小山丘似的在衣服底下鼓起也不介意。


我脑子里不既又浮现出第一次见到她的画面:那是在一个儿童游乐场的沙坑边,她当时头发乱成稻草似的,只在脑后抓成一把绑了根橡皮筋,衣服也不整齐,好像是刚从床边起身,就来到沙坑边似的。


后来认识我后,有一个阶段,我发现她变得开始注意形象了,头发也打理成精神的短发式样。记得有一次去她家,她开门后,我立刻注意到她新穿了一件短夹克,和我有一件的款式一模一样,都是磨砂牛仔服,只是我的颜色是黑色的,她的嫩绿色。让她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然而十多年不联系,她又变得不讲究了。但是人家现在却是儿子都要开豪车的人,想到这,我心里有股说不清的滋味。


而且听说,她后来不知是凭关系还是能力,在这边一家大型公司里占着一个有钱又有闲的职位。


还在刚认识她时,听她说,她老公是房地产经纪人,他们夫妻两个好像还炒股。此外,十几年前房地产大肆兴起的时候,她及时去一线的S市买了房,看来要么是他们在这边炒股炒房发迹,要么是在S市的房产投资让他们跨入暴富阶层。


而在我认识B之前,她老公也是做投资的。听B讲,在她老公辉煌的鼎盛时期,他们已经在富人区看中了一套别墅,正准备出手时,发生了金融危机,她老公被迫平仓。他们自然也没能搬进那套别墅。最后兜兜转转,在他们最初落脚的这个小县城,卖掉那套本来就用作暂时栖息的公寓,贷款买了套老房子,算是定居下来。


在我介绍A和B认识之后,不知是否因为,她们当中一个曾经到达过某层次,而另一个正朝那里去的经历让她们相投,还是其它什么,反正我隐约觉得她们两个越走越近。


这些年来关于A的零落消息,都是我偶尔跟B联系时,从她那里听到的。跟A除了好几年可能在街上或者超市偶遇一次外,其它并无交集。虽然现在社交网络时代,让人之间的联络变得如此轻而易举,即使手机里加了几百个其实无甚干系的所谓“朋友”,而住在同一座小县城的我们,却谁也没有意愿加彼此为朋友。


最近一次听到A的消息,还是三个月前,我打电话给B,咨询了点事后,很顺口说了句,小县城里其他人最近怎么样。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方圆才四五十平方公里,六七万人,相互认识的也就十来个人。她于是顺带说起A,说她最近在投资区块链。我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啊,连这种都懂,是不是下一步她就要移民火星了。



这时火车站里的广播突然响了,下一班火车由于突发故障无法运行,改由一辆区间班车运载乘客到X站,在那里可再转换火车进城。


我和B都觉得这样麻烦,想等下一班火车。但A却想早点进城,说是要赶在儿子放学回来之前回家,鼓动B和她一起坐区间车然后转车。B没有再说什么,站起身来,跟在A后面。


虽然不情愿,但既然碰到了她们,出于礼拜,我也就不便单独行动。于是我也站了起来,跟上B的步子,和她一起跟在A后面,朝那辆红色区间车停靠的地方走去。


上班的早高峰已过,但今天进城的人还是挺多的。不但车里不多的座位被占满,而且车厢里挤满人。等确定自己站到了一个合适且稳定的位置后,我才抬眼环顾,发现B站在我身边。我有点意外,她怎么没和A在一起。才意识到不知怎么的,原来自己的神经一直绷着,现在才开始松弛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遇(片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