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床气到温馨半小时

从上幼儿园开始,儿子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哭。

  我有很多要求: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不赖床、动作迅速 等等等等。

  我的要求有问题吗?没问题!全部都对,无法反驳。可儿子就是每天哭。怎么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他还是哭。

   他爸爸有时候很烦,说怎么每天早上都哭,我来弄。他来弄的时候,果然儿子就是笑嘻嘻的,风平浪静。而我心里非常不屑:什么习惯!穿衣服不是自己的事情吗?这么大了还给他穿衣服!

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分手了。每天上学仍然是会哭。去年8月,我走进琴素。大家都说:“孩子希望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有那么多评判。活在当下,不是想象的未来之中。你为孩子穿衣服,他将来就一定会成为巨婴吗?”

这些观念真的很挑战我的三观。搞半天,还是我错了吗?我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我还有错了?


可是我真的不想每天早上哭。我希望能和儿子一起高高兴兴的出门,他上学,我上班。

于是我用了很长时间调整。中间有过很多次的反复。常常是为他穿两个星期的衣服,他早上不哭了,我又要求他自己穿。于是一切又回到原点。

大概是上个月,我在《游戏力》公众号里,看到很多妈妈们说自己怎样喊孩子起床。我才知道:第一,孩子赖床是共性。第二,别人的妈妈们都是耐心温柔的想办法喊孩子起床,而不是像我一样,指责批评教育。

于是第二天,我就用了一个妈妈还孩子起床的方法:给孩子捉虫子。捉的时候相当于给孩子全身按摩,帮助他苏醒。一边按一边说:“捉到膝盖了,大腿,小腿,准备好发动了吗?”第一天,儿子说:“幼稚!”我还是给他全身按了一遍,说“一级准备、二级准备、发动!”于是儿子就起床了。

第二天,我喊儿子起床时,跟他说了会别的,然后要他起床,他说:“还没有捉虫虫呢!”于是我又给他全身按了一遍。这几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迟到。我发现儿子很享受早上的捉虫时间,于是我提前半小时喊他。6点半就开始给他捉虫。一边捉,一边说说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基本都是夸他。带他出去吃饭的时候,回答别人的问题很好啊,作业很迅速啊等等。我自己发现我每天早上也是状态最好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时,我会习惯性的想想今天和儿子之间的互动。然后就会发现有些话可以换种方式说,有些事情可以换种方式处理。于是早上喊他起床时,我就一边按摩一边说。儿子有时候就会回答两个字,但是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他就慢慢醒过来了。早上起床的这半小时,成为我们沟通最温馨最顺畅的时刻。

我是个非常不会交流的人。儿子很少跟我说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现在更是一看到我,就要手机听喜马拉雅的笑话。我如果想跟他说话,他都嫌我打扰了他。每天早上能够和他顺畅的沟通半小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我相信我和他能够慢慢的将这种美好的感受,扩大到生活的每时每刻。

接纳孩子本身的样子,是我在琴素学习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大的课题。

我自己是个自理能力非常差的人。上初中的时候,洗块手绢,我爸爸都会生气的要我去学习。唯一在武汉读书的三年里,我爸爸妈妈轮流在武汉住,照顾我。当我有了孩子后,我特别恐惧我的儿子和我一样,成为一个巨婴,所以什么都不愿意帮他做。

但是我忽略了一点,他是个孩子,他有成长的过程。

我儿子今年9岁,上四年级,知道自己加减衣服,看天气预报。但是在此之前的9年里,不管他是夏天穿棉袄,还是冬天穿短袖,我都没有制止过。最多是帮他拿一件衣服,他觉得冷的时候就加上。我从来没有训斥教导过。哪怕他因为不穿衣服生病住院。所以他现在才能够自己增减衣服。可是在其他方面,我没有做到这样。哪怕是一个再小的细节,也是需要先跟后带,完全放下对他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恐惧。

所以,现在我不再纠结他这么大了,还不肯自己穿衣服。每天早上喊他,给他捉虫虫,然后穿衣服。这些都应该是幼儿园的孩子体验、经历过的。我儿子没有体验过,现在我很高兴,我和他找到了方法,将那缺失的体验补回来。我非常享受早上这半小时的温馨时刻。

生活的道理太多,规则太多,但我希望我的儿子在我面前,无论对错,都相信我是接纳他的。当他想到我时,心里会涌起无限的温暖与温柔,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坚定的力量在支持他。而这份力量感,不是来源于妈妈的各种道理,一定是源于爱。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将来持续的突破自己,但我很高兴在琴素大家庭里,和大家一起往这个目标努力。

�j�����x�a�ȏ����1�#���n��$ʠҪ~@[U�����5Db�!p��p�V4�T��h���z� �����FLQ�`�¯m�=KJ�����8E,W�p���P3��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起床气到温馨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