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看过的赵本山

曾经最喜欢赵本山的小品,每年的节目都反复观看!很多作品耳熟能详,我不查找资料,凭着自己的回忆回顾一下对赵本山,对春晚,对过年的回忆。

90年代,头三年记不太清顺序了,有三部作品《相亲》《我想有个家》《小九老乐》。相亲应该是第一部上春晚的作品,老蔫儿的形象开始立起来,有点窝囊,有点闷骚,有点蔫儿坏的形象在那时候给人带来不少欢笑。《相亲》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希望二老成双。。。这两字念什么?“配对”“我认得”“哎呀,老蔫儿”《小九老乐》则是赵本山和毕福剑的第一次合作,中间有一次与观众互动,搭腔的那个正是毕福剑本剑。


94年没上。头几年大火,本山有点托大,没有积极主动,结果没有参演成功。

95年《牛大叔提干》,经典台词:别的没学会,学会扯淡(扯蛋)了!

96年《三鞭子》,带有讽刺的作品,讽刺官员的不作为,那时的环境比较宽松。

97年《红高粱模特队》,经典作品之一,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内容丰满,节奏鲜明,不乏笑料的作品。本山成为“农民”代言人的开始,本山出现就表示有了农业节目。中国最大的年味在农村,农村最喜欢的代言人是本山,本山农民春节这三者就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文化仍显贫乏的年代,春晚是过年的必须,农民节目是春晚的必须,本山是农民节目的必须,于是本山摇着这面大旗,在春晚挥舞多年。


98年《老拜年》,农民节目的经典之作。仍旧表现农民朴实中带有一丝狡黠。“霹雳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工友闹革命,嗯哼啊吭嗯吭哼”,这首带感,缺词,幽默的打油诗成为后来我们大学宿舍的笑料创作源之一。

99年《昨天今天明天》,巅峰之作了,一句一个包袱,一句一个炸雷,整段都是经典。以至于后来的《小崔说事》想再续经典,但遗憾高山难越。前几天,赵忠祥老师永远的离开,“我十分想念赵忠祥”的这句台词再次被人记起,只是这次没有调侃,更多的是真诚!

2000年《钟点工》,山丹丹组合想延续99辉煌的一次尝试,尽力了,但还是关山难越。

01年《卖拐》,大忽悠的形象树立起来了,也是那些年审查送,这些年这样的作品不适合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了。

02年《卖车》,春晚续集系列,普通的脑筋急转弯都能成为作品,表演艺术家的功力可见一斑。春晚舞台还是有些紧张,本山在表演1+1等于几的那句台词上,出现了错误。

03年《心病》,本山的表演有点紧了。比如母猪的产后护理,萨达姆等包袱。多少有些插科打诨,强颜欢笑的意思。互联网开始兴起,语言类节目过多引用网络段子的话,会逐渐被人嫌弃。

04年《送水工》搞笑后带点煽情成了二人转演员的演出套路,以至于本山自己后来对这种套路都不满意。

05年《功夫》,其实很不错的节目,只是演员太紧张,出现多次失误。本山转毛毯失误,眼熟,面熟混读成免熟。范伟也紧张,借你借你一眼慧眼。喊价时顺序搞错。这是一部看了无数遍的小品,但是瑕不掩瑜。请来的新派编剧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的审美需求。


06年《小崔说事》,想达到昨天今天明天的高峰难度很大。高山在前,只能是致敬了。本山又出现失误,上台忘了拿包。吃盒饭时有些焦虑,宋丹丹也明显在担心中,两人在思考怎么把包拿上来,后来本山直接去拿了,还好导播把镜头切过去了。

07年《策划》,讽刺的力度不够,牛群也有些强弩之末,没有返回高峰。

08年《火炬手》,纯粹为了奥运会准备的命题作文,笑点不多,有些矫揉造作,不太完美的小品。


09年《不差钱》,有了小沈阳,本山算是又火了一把,主要是为了推新人。

10年《捐助》,想复制小沈阳的成功,但是王小利实在不行,囧字眉,哭丧脸,还总搞点煽情,很难在小品这样需要集中爆发的搞笑艺术中有好的表现。

11年《同桌的你》,结束曲了,不完美的收场,本山也开始自嘲了,“我最不愿意看他”。受舞台的局限,受整体晚会风格的局限,本山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不管怎么说,巅峰时期的本山还是给我们带来欢乐,很多人守在电视机前就为看看他,感谢那些年他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看过的赵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