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四个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最近自己的情绪不是特别在线,对孩子也变得挑剔起来,看到字写得不太好,总要叨叨几句,看他做作业写得很磨叽,就不停地提醒这个提醒那个,几次下来,孩子觉得很不爽,对我大声嚷嚷“我知道啊,我正要这样弄的啊。”,“你怎么总是说我啊。”

我呢,则更不爽,“怎么滴,妈妈不也是为了你好吗?给你一点建议和提醒,也是希望你做得更好啊。”

希望你做得更好,回过头再细细想想时,也会觉得有那么一丢丢的不对劲,言外之意,“你现在做得真不咋地”,“你要做得再好一点”。

说起来是在提醒和帮助孩子,但其实是在挫折教育啊。

批评、挫折教育是我们最容易进入的教育模式,而且常常还在不自觉不自知里,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是被指责和打击过来的,我们总是认为我们自己不够好,受“代际传递”的影响,面对孩子时,我们常常只会本能地看到问题,本能地去说教、批评孩子。

试图用这些方法让孩子主动调整行为,避免下次出错,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并没能推动孩子的改变,促进好行为。


心理学里有个“自我效能感”的说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说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简言之,“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和信念感。” 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自信,在面对挑战、要求时越会选择去主动尝试、努力和坚持。

所以,“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三个方面:影响对行为的选择(要做还是不做),影响活动的情绪(愉悦积极还是消极被动),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努力做下去还是轻易放弃)。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而“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个人成败经验,如果能让孩子持续成功体验就能持续增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他更容易产生对成功的预判以激活行动,形成良性循环。

但实际上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成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年幼、各方面能力都还需要发展,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处于挫败的状态,比如写不好汉字、列不出算式,在游戏或比赛中输了,在群体中处于落后等等。这些时候,我们常会采用两种方式,或鞭策,或激励。

一种是责备批评、拿他与别的孩子比较,或者不停提醒和说教;还有一种是对孩子说“宝贝,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加油。你很棒的。”或者用物质进行安慰和激励。

这两种方式都不属于真正有效的推动方式。责备批评、比较,就不用说了,明显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尤其当父母还带着情绪、贴标签式的批评时,会让孩子形成“我不好”,“我就是笨孩子就是坏孩子”的低自我价值,完全感受不到自我效能,遇到事情时就会出现无能为力、自我放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而看似体贴的语言鼓励或者物质奖励,由于孩子的自身经验并未让其产生成功体验,也无法形成持久的内在信念,就如气球打气一样,刚打气的时候气球很大,信心满满,但时间一久就会蔫掉,遇到刺激就会爆掉。


如何增加自我效能感

增加“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不断让孩子产生“成功感”。

“成功感”不等同于成功的结果,而是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就是说即使看上去是失败,我们依然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或创造一些小成果,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习得性无助”,指反复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形成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导致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感到无助、愤怒、自我评价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

所以,不要再相信什么“失败乃成功之母”了,唯有成功,能推动成功。

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增加成功感。

“这一页里面,这两个字写得真不错。嗯,这个字的竖写得非常笔直,还有这个点,点得不大不小,刚刚好。”当孩子的写字打了个C时,我们不如这样制造一些成功的心理体验。

“看,我们做对了7题。”关注做对的七题而不是做错的三题。

适当示弱,请教孩子,彰显他的能力;孩子做到一点,哪怕再小的点,即使没解出题,也把他做出的一两步步骤或者一点点思路作为小成果而肯定他,和他一起为自己的点滴进步鼓掌,让他体验“成功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个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