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想法,走出自我否定的思维误区。

      亲爱的家人们,很高兴遇见你。今天继续为你解读《真正的接纳,就是爱上不完美的自己》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

      通过前面两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我厌弃模式及背后的原因,并了解到了消除自我厌弃,接纳自我的四个基本技巧。除了行动上的改变,思维的改变更加重要。今天,我们将从自我否定的思维误区入手,看看如何改变想法,走出这些误区,从根源上避免自我厌弃行为。

        02.忽略一些微小的决定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自我否定的误区:忽略一些微小的决定。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情,有时候可以反映出你内心深处存在的思维误区。比如,你总是习惯性地拖延,以此来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又或者你明知道伴侣对某个话题很反感,但是你却故意挑起这个话题来制造冲突。以上这些行为是不是看起来都很不起眼呢,但其实,它对你的生活质量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细微的选择决定了你后续的一些行为。

      那么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思维方式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你自己无法发现这些引起自我厌弃的微小决定,可以咨询一下身边的朋友或伴侣,看看他们有没有发现你没有类似的行为。比如不管多晚,每天睡前都要刷一下手机,才会上床睡觉。

      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后,接下来就是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出门前总是故意多做一些事导致迟到。那么你就应该养成每次出门前多预留15分钟的习惯。另外,坚持不把手机带进卧室,可以避免睡前刷手机,导致睡眠状况不好的情况发生。针对以上这些措施,你可以请朋友或伴侣来监督你,慢慢地你就能够克服这个不好的习惯了。

    03.陷入完美主义

      第二个自我否定的误区就是完美主义。认知疗法的鼻祖阿尔伯特·艾利斯在20世纪90年代就发现,完美误区是导致人们产生拖延甚至抑郁的重要因素。

      完美主义的人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美,而是总会把自己的关注聚焦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比如他们会觉得自己下巴太宽,眼睛太小等等。另一方面,完美主义者的责任感往往过于强烈,对自己总是设定过高的要求。“应该、必须、总是、永不”是他们经常用的词汇。比如他们会要求自己一定要比团队的其他人员都更加努力工作,或者他们要求自己不能犯任何错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种对于完美的误区思维会让人们放弃许多机会。比如说一群好朋友想到你家来做客。你觉得很高兴,但是你心里想的是我必须要精心准备每一道菜,绝对不能让朋友失望而归。这种自我期待过高,会让你在准备派对时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放弃这个活动,从而失去了这一段宝贵的经历。

      有时候陷入完美误区的人还会把这种高标准强加到周围人身上,觉得大家都应该按照他的意愿来行动。比如说,有些爱干净,有洁癖的人,他们往往无法接受伴侣乱扔东西,看不惯家里有一丝杂乱,他们常常会用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伴侣,在无形中,也给这段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改善呢?刘嘉玲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刘嘉玲是一个活得特别通透的女人。她认为在婚姻关系中,最完美的控制,其实就是不控制。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你越控制对方,对方就越想逃离你。相反,彼此尊重,让伴侣有自己的空间,不用完美主义来要求对方,你们的亲密关系反而更长久和甜蜜。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呢?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你可以将“应该、必须”这些词汇用“可以”来代替。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当你想着“我必须要精心准备每一道菜,绝对不能让朋友失望而归”,不妨把这句话改成“我可以精心准备买一道菜,让朋友尽量满意”。你看,就是一个小小的措辞上的变化,就能大大的降低你的心理压力。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减少“应该、必须”这样的词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语句来表达我们的想法。特别是当我们和身边的伴侣和朋友相处时,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04.凡事习惯找借口

      除了陷入完美主义,自我否定的第三个误区就是凡事习惯找借口。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行为,比如这周没去运动,因为自己的工作太忙了。策划没有及时交,因为我们要准备演讲的事情。简单来说,这个找借口的模式可以归纳为,我没有办法做A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要做B这件事情,AB两件事我不能同时兼顾。

      类似这样的理由还有很多。比如你没有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你不擅长。或者你今天没好好工作,是因为你接到了一个糟糕的电话,导致你的心情不好。其实这些理由就是把原因归结于外界或是他人。

      上述这些行为都是给自己找借口来逃避做一些事情,或者给自己做错事找一个推脱的理由。在这里,作者也提供了一个测试思维的方法,帮助大家摆脱找借口的惯性思维。比如你总是分心走神,工作效率低,如果是找借口,你就会认为说,我没法好好工作,因为我每天被人打扰,我的心情不好。其实如果你总是这样想,会让自己陷入暴躁之中,会让你更加没法好好工作。

      花一点时间辨别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找借口。如果确定是,那么你就需要调整思维,告诉自己找借口一点用都没有。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说是最近没休息好还是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只有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摆脱找借口的惯性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实用办法。

      05.影响决策的3个误区

      第四个自我否定的误区就是决策误区。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做决策,比如早餐吃什么?和闺蜜去哪家商场购物?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我们现在的人生就是由以前的无数个选择构成的。那么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择,我们该如何做出理性抉择呢?作者在书中揭示了影响决策的3个误区,帮助我们避开选择误区,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第一个是实证性偏差。它是指一旦你对某一件东西产生偏见之后,你的大脑就会找到一切的证据来支持你的结论,你会自动地忽略其它的信息。这个简单来说可以叫做偏见。比如你对一个人的印象很好,那么即使他有哪些方面的缺点,你也会觉得他不错。相反的,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你也更容易对他们产生苛刻的评价。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想到了,实证性偏差的缺点就在于它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固定和局限。要想避免实证性偏差,你需要对于其它的观点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倾听各方的意见,特别是那些跟你意见相反的意见,从而让自己在决策时更加全面,谨慎。

      在《原则》这本书中,作者瑞达利欧就曾过这么一句话:“你必须领会并感激一种技艺,那就是深思熟虑意见分歧,在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中,你的目标不是让对方相信你是对的,而是要明白谁是对的,并决定该怎么做”

      同样的,在人际交往上面,我们也可以改变思维,结交一些我们觉得性格难以相处的人。因为这些和你性格不一样的人,他们的思维也跟你不一样,能够指出你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你容易忽视,或者你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的。保持大脑的极度开放,多汲取其他人的意见,也许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

      第二个误区是分享消极信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们更加倾向于分享消极的信息,而不是积极的信息。因为消极的信息有助于人们防范危险。而从原始时代开始,远离危险就一直是人类的天性。找出有毒食物,比找出安全食物更重要。因为你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有害因素。

      这一种进化来的习惯延续到了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举个例子,研究者发现,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消极信息比积极信息要多。

      而这些多余的焦虑往往是不必要的。

      作者在怀孕期间有一段时间感到非常焦虑。她发现那是因为她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分娩的故事都是非常消极的,所以就影响到了她的心情。后来作者在网上寻找一些积极的社团,和具有积极分娩经历的妈妈们进行交流,就很好的舒缓了产前焦虑。

      第三个是自以为是的理性。很多人在做决策时都容易陷入这种误区。他们认为自己相比于一般人更为理性,不容易受到思维误区的影响。比如当你逛商场时遇到打折促销活动,你可能会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冲动消费。实际上你常常买了很多不实用的物品,不是因为你需要它们,而是因为它们便宜。其实,你已经掉进了商家的促销陷阱。

      实证性偏差、分享消极信息、自以为是的理性,这3个思维误区都是我们在做决策时容易掉入的陷阱。当出现这些想法或行为时,我们要及时提醒自己,就能在做决策时避免踩雷,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产生的自我厌弃。

      其实退一步讲,即使我们做出了错误决策,也不要总是批评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些思维误区时,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只要通过简单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减少消极影响。我们要学会原谅自己,允许自己一点点地进步,你就会慢慢接纳自己,越来越爱你自己。

          06.知识要点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自我否定的常见的4个思维误区,它们分别是忽略微小决定、陷入完美主义、凡事习惯找借口以及决策误区。

      首先第一个误区是忽略微小决定,比如习惯性拖延,故意挑起矛盾等,这些决定虽然不起眼,但其实却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找出解决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完美主义。它不仅影响我们爱自己,还会误导我们对周围人表达爱,比如对伴侣和孩子太过严苛。试着放下完美主义,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我们也会相应地减少自我厌弃行为。第三个误区是凡事找借口。其实这是我们的一种逃避行为。需要我们正视自己,然后慢慢地改正。

      最后,我们提到了影响决策的三个误区,分别是实证性偏差、分享消极信息和自以为是的理性。实证性偏差是指我们很容易对人或事产生偏见,从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决策。分享消极信息是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本能,学会有意识的寻找积极信息,会更加有助于你的决策选择。自以为是的理性是指我们总是误以为自己比其他人更为理性。如果能跳出这些误区,我们会更容易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产生自我厌弃,从而更好的接纳自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将会继续为大家讲解第四部分内容: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提升幸福感。恭喜你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我们明天见!

      07.思考与讨论

      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因为对自我期待过高,而放弃了很多展现自我而机会呢?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想法,走出自我否定的思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