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瀚中
许多人从一次采集,多端分发的角度考虑融媒体布局。但,融媒体的布局绝不仅仅只是一次生产,多次传播,如果能够针对同一新闻来源,生产出适合不同渠道的内容,融媒体也许能够为传统媒体搭建影子频道或第二战场,成为传统媒体的U型管。
而这根U型管,在恰当的时机下,有可能再创奇迹与辉煌。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一天水往高处流,产生了虹吸效应呢?
垂直媒体传播及运营策划的瓶颈
垂直媒体有很多种,医疗,汽车,三农等等。
医疗做好疾病搜索优化就能联通医患,汽车抓住厂商和试车体验就能握住商机。唯独三农领域,即使是相对成功的三农垂直媒体,也很少能够真正做到联通城乡,两个受众群体的信息接受习惯很不一致,并且,一个大的省级电视集团一般会同时拥有三农频道和都市频道,分别由不同团队运营,更难跨界越界共同发展。但事实上,三农频道最重要的出口往往在省会城市。如果仅仅只聚焦于农村一端,往往会事半而功倍。
省级三农频道很用力地做着农村服务,各种想得到的策略都用上了,曾经的荣誉可以摆满几堵墙。但是,我们以前以为是天花板,现在看来是实实在的瓶颈,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好些年。
首先,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农民的需求是无限的。
我们用心服务农民,但,就算职能部门是我们家娘舅,我们能够为农民谋的福利也依然十分有限,就算农业大学是我们开的,我们也不可能仅仅通过电视就把种田养虾这件事教得有多专业……
其次,就算我们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我们也解决不了所有的农村问题,就算是我们解决了大部分的农村问题,我们也难于解决自身持续生存的问题。
我们所服务的对象相对贫困,就像当年一位策划咨询师讲的:“你们服务是一班穷鬼,就算这班穷鬼天天喊频道万岁,你们也还是穷鬼”。(话糙理不糙)
……
生存和死亡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U型管思维和虹吸思维
也许,我们过多就事论事地聚焦于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提升的一端,却没有很好重视另一端: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
也许,我们应该有更多U型管思维和虹吸思维。
U型管的特点在于你向其中一端注水,另一端的水位也会升高。
虹吸管能够将高处的水引到低处。
也许,省级三农频道更应该从城市这一端入手来解决农村问题。
媒体流量运营首先需要有U型管思维。
三农频道最有价值的流量(或者其中传统媒体最为看重的收视率)在哪里?
人们的第一印象会认为是在农村。
但是,农民多年来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产习惯和销售管道。媒体能够在这个已经逐渐固化的领域有所作为的空间十分有限。 就算服务做到极致,收视率特别突出,回报又能怎么样?
如果三农频道在城市里没有话事权,在农村也没有话事权。
试想一想,如果合作社给你一车蔬菜,你一星期都卖不完,卖给贩子,虽然利润空间薄一点,但是,半小时就卖掉了。你觉得合作社会和你亲近还是和贩子亲近?
如果你对于他们的生活状况的改变无能为力,那你又如何通过服务于你的目标对象而拿到你想获得的收益?
涉农专业频道的解,或者就在U型管的另一端省会城市。并且是方式方法与都市频道不一样的解。
三农媒体在城市把影响力做好了,运营就可以产生虹吸效应。
省会城市本身就有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
农产品销售如果能够因为媒体的帮助或者参与,有更好的渠道。
对于三农频道来说,做好城市端影响力,就是为频道生存设置了U型管,影响力形成之后,则可能形成虹吸现象。
一旦U型管导流成功,并最终形成虹吸效应,三农频道的引力就会变得相当强。
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谈论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其实也是U型管和虹吸管。
罗马人有无比巨大的财富,他们无法生产来自于东方的奢侈品丝绸,但是,对于这种织物又有着痴狂的追求。
这才有了人们不辞劳苦的贸易,才有了丝绸之路。
试想想如果没有罗马人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鼓励农桑的历代古代中国政府把养蚕致富的宣传做得再好,没有落差就没有生意,没有生意就没有通道,没有通道就难于拥有持续的生存空间。
三农频道该不该成就自己的丝绸之路?
“砖家们”海量的融媒体概念,
也许会把领导人弄晕,
但它应该是辅助军团、第二战场
频道是国家批下来的,主频道主旋律不可以更改。 也不能将三农频道变成农产品电商频道。再说,就算是把APP做得极精致,贫困的农民伯伯可能连看完视频的流量都舍不得。
对于三农频道来说,已经形成品牌的为农服务节目重要,并且要像坚守阵地一样坚守。但是,将农村资源展现给城市,以城市为切入口,才是更为有效的U型管和虹吸管思维。
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有非常强的开创性,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里有省级三农频道空间。但是,一个省级三农频道在城市里的影响力是相对有限的。 除非花大代价请到流量明星坐镇,很难取得数量级的收视率突破。
只有另辟蹊径,幸好现在是网络时代。 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以及微信社群等多种互联网方式。
这是新的战场。
不要被那些一天一线都没有呆过的砖家教授观点忽悠。不要幻想着可以一鸡四吃。因为针对不同目标对象的产品不可能是一样的。
砖家们始终在说着,如何可以一次采集,多端发布。可是,听他们演说指导的哪家媒体创造过十万加,或者,就算他们创造过十万加,间隔时间有多长。
不同的传播渠道有不同的规律,不能像排枪枪毙党那样,一声口令,一齐扣扳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有类似于中央厨房的架构或者有集中的编前会,在讨论选题,记者出门之前,就应该分别拿出分别适用于三农频道和网络传播的短视频或者将在直播平台出现的素材的拍摄计划,有必要的话,可以针对同一对象,派出两组人员制作出适用于不同平台的节目。
网络传播不是附产品的网络再上传,而是全新的,主打城市群体的新战场。
华农兄弟每天一更的竹鼠,成就了他们的头部美食博主的地位。
直播平台每天要有多个小时在线播出,不能缺席。
简简单单的一鸡四吃规划,仅仅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设想而已。并且,这也不符合U型管流量策略的设计。
开辟新战场,这一战略落脚点,其实《新京报》早就在实施,我们视频早就把界越过了互联网,也让纸媒重新燃起了无限的生机。
最恰当的可能方式,是在一个指挥中心指挥下的两组人马来做。
互联网传播小组,是影子部队,是辅助军团。是在另一个战场上开疆辟土的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战士。
这一块是全新的战场,如果力量不足,会好像排水不畅的马桶,结果怎么样,你懂的。
成为城乡环节中的一段
三农频道在城市的探索大有可为,也还有无限需要提升的空间。
在融媒体这一块,涉农视频经常在抖音上有近五千万的播放量,互动频繁。但如果更加聚焦于省会城市,则会如寸拳一般发挥更大的威力。
一切皆可传媒,比如:食堂配送。
频道与协作公司合作,进入了省城食堂食材配送市场,且进入了前三行列,并布局于邻省省会城市,这就创造了与城市居民的有效接触点。
但,仅仅依靠这,还远远不够,如果主动以U型管策略来谋求目标城市的精准流量,现在的网红直播,内容电商以及社区电商,就更为重要,如果一系列的动作,能够使得传媒在省会城市的农产品消费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那就等于是在主频道之外,另辟了融媒体新战场,更重要的是,是要用网络媒体的方式来推动,比如:短视频,比如:直播。以此来搭建了联通城乡的农产品销售U型管。
假以时日,如果有一天能够像大型批发市场那样,瞬间派送完一车车的食材,如果有一天,农民朋友需要媒体献爱心,为可能伤农的滞销农产品找销路时,频道主导的城市渠道能够消化掉相当大部分供应,而不是必须到处请大型超市或大型企业献爱心,那时,频道在城市市场就有了话事权。联通城乡的第一步,U型管搭建的任务也就得以完成。
除食堂配送以外,外卖、净菜、社区店联盟等多种形式都值得尝试。
U型管持续成功,将来参与城乡资源的再分配,产生虹吸效应,就有可能。
奇迹不是一天创造出来的
许多人喜欢谈论冬天,其实,在河面的冰完全破裂之前,冰层下面的水就已经流得很欢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也好象丝绸之路上的老故事,大月氏人被匈奴人侵犯,苦不堪言,但他们远走他乡,却发现了更为肥美的草地,于是,氏族新的篇章得以展开。
没有做成U型管策略没有最终形成虹吸管的传统媒体,相当多的努力,好像在贫瘠的盐碱地上种甘蔗一样,又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效果呢?U型管的融媒体策略就是要让传统媒体找到新的肥美草地。
如果各个传媒的老总不是将融媒体作为网络传播的副产品,而是用它来搭建新的平台,以U型管策略来布局,也许会对决策和布局有一些帮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