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供给满足学生生活成长需要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生活而服务,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还说:“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与教育无关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教育也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是一种符合学生自然成长需要的教育,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都可以引入课堂进行教育。就课堂教学而言,应回归生活,立足生活,基于生活进行教学,自然、素朴、真实。就个体而言,追求自在、舒适、自主、乐学;就集体而言,要求的是温馨、和谐、友善、合作;个体在集体中,要有安全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一种自在、温馨、和谐的课堂生活氛围。
在学校里,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没有优生差生之别,只要尺寸各有所长的差异,只有争奇斗艳的百花盛开,只有自在翱翔的百鸟争鸣。然而,现在我们施行的是淘汰人的升学制度,我们评价学生,只看学业,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而差生在人们眼里一了百了,备受歧视、责难,让人抬不起头来。这显然有违于“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尊重差异的价值取向。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平等。”因此,我们要倡导一种观念:着眼人的长处,发现优点,强化优点,挖掘开发潜能,多赏识,少挑刺,让每个人都有“好”的感觉,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学校里的“巨人”,能意气焕发自信十足地幸福地生活着。
只有每个人都有尊严地平等地生活着,每个人都得到尊重、善待,自在、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才得以真正形成,而这就有待于老师的苦心经营了。只要我们心诚,向而往之,不辞辛苦地努力,总会有所作为的。
二、立足生活,基于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这就要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重视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就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数学课沦为解题计算课,在过于抽象化、符号化的习题中绕圈子。语文学习,陷入了语言文字的魔圈而难以自拔,异化为文字游戏,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学习变成了“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大多处在被动接受状态,学习不再是有趣的活动,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只有引进生活活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促进理解,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中描写菊花的语段——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话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中华民族素有将生命比作花叶的文化,“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教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人,理解、体验、想象。有的说每个人活法不一样,都可以活得精彩烂漫;有的说这里描绘的各种花可以看作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有时候平平淡淡,有时候轰轰烈烈,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烂漫;有的说母亲要孩子好好儿活,不只是活下去,更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啊!有的说从花的淡雅高洁中感觉到人不要自暴自弃,要爱惜生命……
教师引领学生由“花”及人,成功地将课堂链接到了生活中,多维地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体验、理解、感悟,极大地丰富了语段所包含的意蕴,课堂成了师生思想拔节、精神成长的疆场。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他们通过交流、借鉴、分享,皆有所得,而这“得”不是强加给的,而是自然中生成暗滋潜长。
除此之外,我认为课堂教学还应根据生活灵活开展教学。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所在,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无论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其目的都只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核心,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作为生活化的课堂不能囿于课本的教学,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随机调整,灵活开展教学活动。比如,一只受伤的小鸟突然闯进教室,教师临时改变了上课计划,变成了观鸟、救鸟的行动;难得一遇的下雪天,学生的心早已被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吸引住了,老师趁势让学生走进雪地里,玩雪、说雪去了;下雨天,班上有位同学的家长冒雨送伞到校,还多带几把以方便别人,于是,临时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诸如此类,时不可失,机不再来。教师若不能因地制宜,及时把握时机,就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教学机会。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只要学生爱之、好之、乐之,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放手让学生去做,常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交往方式。
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的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拥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优越感,以长者的身份、以权威者自居,对学生进行耳提面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对话交流中授受于学生“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达到“教不用教的目的”。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与学生一起探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最后一部分有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仅满足于小女孩在幻想中“幸福”死去,还可以引导对话——“小女孩为什么笑,笑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小女孩笑着面对死,是对死亡失去了恐惧。”有的说:“笑生不如死。”有的说:“笑充满阳光的人世间却比黑暗的阴间还要冷。”更有的说:“笑人道的丧失,人性的堕落。”“笑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假如是“独白”教学,教师仅以“幻想中‘幸福’死去”而一锤定音,就没有后边学生异彩纷呈的独特见解了,也就挖掘不出文本所蕴藏的丰厚的内涵。课堂上教师多些对话交流引导,会让学生步入一种柳暗花明、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境地,感到学习的满足、快乐和幸福。
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授受的地方,也是知识生成的场所;不仅仅是感性生命的家园,也是精神生命养成的天堂。这样的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交谈,而是心灵的沟通;不是虚情假意的肆意渲染,而是生命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狂风暴雨式的和盘托出,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珍惜差异。这样的对话教学,使课堂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也只有在对话的教学交往中,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让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
现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由于评价制度滞后,没有多大的变化,无论评价教师还是学生,仍然还主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因而,许多教师仍然采取应试教育那一套,搞题海战术,学生仍然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天天面对忙不到边的题海,反复操练,熟能生巧,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了,考分高了,但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了,知识面窄了……这显然弊大于利,不能适应时代所需要的,这已经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今进行的课程改革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单就学生的作业而言,就不能按过去“应试教育”那一套来要求学生,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作业太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少了闲暇,没有时间去自由阅读,没有时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连学习过的内容都没有时间去反刍内化,没有时间去反思检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导致学习肤浅,学习辛劳而又收效甚微,可谓事倍而功半。
因此,要让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学生作业宜少而精,注重趣味性和开放性,多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多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拓展学生视野,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结合活动练笔……要是这样,对学生发展而言,比之只做单纯的书面作业,孰优孰劣,不言而喻。总之,现在作业,不能仅局限于书面作业。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宋代诗人陆游有云:“汝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陶行知讲得更明白:“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长见识,每次作业要多想想是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教益和发展呢?
如今是追求个性的年代。愚以为作业也要个性化,要量身定做,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可以采取自助餐的作业方式,少写硬性作业,多写弹性作业,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多一些选择,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学得更深,更实,更活,更开心!
以上,我仅从课堂教学层面上进行实践探索,现代的课堂教学,不再囿于课堂狭小的天地,不拘泥于书本的教学,而是把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关注师生自然生活常态化,追求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润泽,给学生以耕地的自主掌握时间和活动空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经验的增长,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理解教育,构建意义,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