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寺的遐想

“悬崖峭壁,矗立千仞,岩半凿洞,整饬明敞。通连数十,俨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塑佛像,旁开窗牖”。

我怀着这种期待,在临松薤谷里寻找。

天空是幽蓝的,如纱轻柔而透明的云彩飘荡。远处的高山松树层层叠叠,一直蔓延到半山腰,随树木的稀疏不同,山被自然调成嫩绿、翠绿、碧绿、葱绿、墨绿。裸露的山体青草点点,阳光下律动着迷人的光影。薤草用它清幽的靛蓝装点整个山谷,柔软多汁的细叶在微风中浅吟低唱,马儿们大口大口地专心咀嚼着嫩叶,马鬃狂放不羁地飘舞。仔细看,小小白白的兰花正用酒杯似的花苞斟着倾泻的光线,蜜蜂从花的边缘悄悄接近花蕊,吮吸一口包含温度的琼浆。而蝴蝶在花丛中纷飞,蒲公英在路边为蝴蝶的表演献上一个个毛绒小伞,风将带它们一起旅行,去向远方。

临松薤谷使中国大陆的西北干旱之地,有了绿洲,生机和活力。

同时它也保护着一种文化,使中华文明的绿洲免受沙漠侵袭,让文化之泉再次丰盈。

随着前人的脚步,我在临松薤谷里寻找着马蹄寺。

沿山腰向上行走,在香草掩映下,一面垂直的崖臂上,蛇形的洞窟一直绵延至山顶。走近后,才发现第一层是一个较大的洞厅,壁画的颜色正一点点褪去,还原出岩石本来的质朴。中心立柱式的洞厅,无声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洞中光线昏暗,后侧伸手不见五指,打开照明,湮没于黑暗中的彩绘勾花,残缺塑像,带着时间深处的沉吟,在耳旁回荡不止。

该窟右侧便是马蹄殿,传说天马至此留下马蹄印,后以此命名为马蹄寺。

该窟左侧,我看到通往三十三天石窟的入口。佛教中,三十三天借指最高的地方。抬头仰望石窟最高处,飞出的屋檐上悬挂着风铃,山风吹动,空谷传响。走进石窟入口,才发现这里的甬道全部在岩体内开凿,墙壁上遍布凿刀的划痕,时光的风化也不能让这种执着失色。甬道幽深狭长,上下的人们只能互相谦让,单行通过。极险之处,甬道垂直,唯有岩壁中凿出的抓手可供攀登。石窟内也有许多可朝外眺望的石窗,用木头简单支撑的窗台,从窗中透进的光线像圣光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我像前人一样,虔诚地在石洞中行走。走过一个个黑暗与光明交织的空间。

昏暗的光线中,在甬道里仿佛可以穿过时间的禁锢,窥视曾经的烟云,求学的年轻背影又若隐若现。

“东游张掖……,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我想起了郭瑀。永嘉之乱后,在血腥屠杀与压迫下,北方人口锐减,文化遭受巨大打击。战争的残酷替代了社会的安定,中原的世家大族不得不考虑生存迁徙,他们一部分南下,前往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而另一部分前往西北,来到河西走廊,将中原儒学珍藏发扬。“明究群集,特善史书”的郭荷也带领弟子来到这里。临松薤谷的清幽让他们不安动荡的心找到治学的平静,崇尚治学的河西子弟纷至沓来,郭瑀是其中一员。但河西政权的交替与统治的无为使老师溘然长逝后,郭瑀带领他的弟子向临松薤谷深处走去。学习之余,他带领他的弟子开凿石窟,以石窟作为修学讲经之处,《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等作品也被编撰,传播。一个又一个政权更替,他怀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准则,在河西土地上传道受业解惑。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刘炳成长为河西士林领袖,任凭外界风吹雨打,一心安坐在书桌前。大量动荡中将要失传的古籍因为有了刘炳的注释而再次发光。中华文化在师徒三代间,在临松薤谷中得到庇护与传承。

陈寅恪对河西文化有过这样的评价“唯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一大业。”朴实的石窟为文化提供了栖息,现在石窟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我在石窟里缓慢地走着,看着简陋的石梯与悬悬欲坠的木阶,闻着林涛的幽香,不禁想到,千年前的读书人是否像我一样,赶赴至此,为所热爱崇敬的文化寻求一个答案?

前面人潮涌动,爬过一段近乎垂直的甬道,就到达三十三天的最高境界。最高处,两个喇嘛正端坐念经,旁若无人。现在里面的塑像多为新修,石窟也变成藏传佛教场所,格萨尔王的英雄史诗在这里流传,彩色的经幡在这里舞动,使它在现代再次重生。一千多年前,在郭瑀开凿石窟的不远将来,这里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造像圣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佛教与儒学两大文明交汇,在河西走廊上诞生出无数瑰丽华美的艺术珍宝。现在,这里的藏传佛教又让我们看到民族交融产生的璀璨文明。

临松薤谷里的马蹄寺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渊薮。

石窟下行道没有上行道那样令人胆战心惊,或许是文化的厚度将人们的脚步拉的更加沉稳。

偶遇一只在小小石窟中一动不动的鸽子,就像一尊雕像,人们拿它打趣,但我看出它在沉思,黑色的眼睛中倒映着石窟的影子。

再一次回望马蹄寺,微风拂面,风携带着兰草的清香与木头的檀香味令人心旷神怡。成群的燕子飞舞在石窟外墙的小洞旁,好似千年以前,这一切,好像未曾改变。飞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叮咚咚,就像开凿时凿子敲打的声音。

渐渐地,空谷传响,耳畔似乎略有所闻。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蹄寺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