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刚经》学冥想 <上>

《金刚经》可以说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佛经,没有之一,其次应该是《心经》,很多不学佛的人都知道。除了因为名字独特好记之外,文字较少,且佳句众多,语言朴实无华,读起来并不十分难懂,因此对大众影响最深。

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逐字逐词地解说起来,5万字也说不完,我们就用个取巧的办法,仅选出其中五句最有名的,管中窥豹,看一看佛祖是如何教我们修习冥想的。

我以前曾说过,如果会冥想就不用去读佛经了,佛经是给那些不会冥想的人写的。

你想想看,所有的经典都是佛祖的弟子或者是弟子的弟子所写的回忆录和心得笔记,这个跨度长达千年。尤其是大乘经典,而大乘恰恰是最主流,也是流传下来最多的。先不说这其中有无理解错误和杜撰,就是在对佛祖言行的取舍上,就会代入自己的喜好,还有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佛经的传播,从古印度梵文转成西域文,然后又转成汉字,这其中难免会有不少的误解。

虽说有象玄奘这种亲自到古印度求取真经的人,但他所求的经也是佛祖圆寂之后一千年的。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教义更是深奥难懂,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学佛疯掉的人我是见过的。

相比之下,修行冥想要简单有趣得多,只要你不走聚气运气那种气功的方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到2000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的真实感受。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这五句《金刚经》中最有名的话,到底蕴含什么样的智慧,以及跟冥想的联系。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须菩提在一开始向佛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金刚经》开篇简单地交代了一下佛祖从外面化缘回来,洗洗脚,吃完饭,正准备休息,须菩提就过来问:“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间希有的尊者,您(如来)是最爱护我们(诸菩萨),最会教导我们的。上来先是一通赞美,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情商高的一种表现,谁不喜欢听好话,佛祖也不例外。更何况你是有求于人家,说几句好话也是应该的。后面佛祖也回了句“善哉善哉”,好啊好啊,你提的这个问题好呀。你看,佛祖的情商也不低。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菩萨与佛的关系。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的意思是觉悟,萨埵是有情,大体可翻译为有情众生中的觉悟者。有情众生,泛指一切有情感的生物。菩萨和佛都是已经觉悟的人,只不过佛是大彻大悟,比菩萨要高一个层次。尽管都是觉悟者,但还没有全部觉悟,所以还有一些问题要向佛请教。

世人尊敬的佛祖,众多的善男信女们发心求佛,想得到至高无上的佛法教义,想大彻大悟,想脱离苦海。但问题是,他们该如何把心止住,如何才能控制着不去想东想西呢?

这里可能不太能理解的就是“如何把心止住”,这也是冥想的关键点。很多人不练冥想还好,一练就发现自己的念头太多了,不能专注于某一事物上。其实并不是练了才产生,而是平时你都不注意。

不论是观呼吸,也就是把念头关注在呼吸上,还是数息,也就是把念头关注在数息(一呼一吸为一息)上,都需要你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你现在所关注的事物上,中间不能想其它的。如果发现在想别的,要立刻拉回来。

佛教为什么也这么强调止念?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学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脱离苦海,减少烦恼。而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是胡思乱想来的,为什么我不说百分之百?因为还有百分之一的烦恼是连佛祖也有的,只不过这些烦恼只是一念而过,不会长时间困扰我们。比如生病的苦,佛祖也会生病,病来的时候也很痛苦,但病好之后就不会再去想。

我们凡人的烦恼就很多了,佛经上认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生。为什么会苦,除了母亲苦,新生儿也苦,刚出生的婴儿,之前在母胎里又暧和又安全,突然一下子暴露在空气中,犹如万根针扎一般,娇嫩的肌肤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苦得哇哇大哭。凡人是没了那时的记忆,不然一定会觉得很痛苦。

老。老来即使不生病,身体也好不到那里,人类进化的弊端,导致我们老来都会腰不好,腰一不好腿脚也会跟着出问题。心理上也要承受着许多的不如意,哀叹好年华都不在了,离死亡越来越近,还要被年轻人嫌弃。

病。这个就不用说了,那个生病的不苦。

死。有人会认为死都死了,有什么苦的。你也不看看,真有几个是年终寿寝,无疾而终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痛苦中离开的人世,区别也只在于苦得长的和苦得短的。

爱别离。所爱的人却要分开,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再也见不到。

怨憎会。不想见的人,仇人、讨厌的人老是能碰到。

求不得。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求财得不到,求官得不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五阴炽盛。这个就有点复杂了。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原本是指你能看到的物质世界,因为是带有颜色的,所以简称为色,这里主要是指我们的肉身;受就是冷暧烦思的各种感受;想就是思想念头;行就是身体机能的运行;识就是知识 ,对整个世界的理解。这五个统称为五阴,又叫五蕴,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除了这八苦,我们每天还在为以前发生的事懊悔不已,为将要发生的事牵肠挂肚,苦多乐少,所以叫苦海无边。

如何才能脱离苦海,进入到纯乐无苦的西方极乐世界?或者,退一步,如何才能苦少乐多。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不去想它。你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也许,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真相谁又能分得清,与其苦苦寻觅,还不如一刀两断,不思过去,也不想将来,只专注于当下。人生短短几十载,为什么不活得快乐一些。

如何才能不去想,佛教道教都给出了同样的门法——冥想打坐。

冥想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在与杂念做斗争,先从一念入手,然后再进入到止念和无念。

对于冥想中的止念,也就是佛教中的定,佛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翻译过来就是:佛祖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就象你说的那样……后面又重复了一遍刚才须菩提提的问题,一字不差,佛祖真是啰嗦,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须菩提没办法,只好毕恭毕敬地答道:是啊,世尊,我非常想知道。

等等,不是说古代经典都是惜字如金吗?为什么佛祖这么啰嗦,会不会其中另有深意?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现场。佛祖照例乞食回来,吃完正准备休息,须菩提就急忙过来,提出这个修行人都会遇到的大问题。说完正眼巴巴地等着佛祖能说出醍醐灌顶的金句,谁曾想,佛祖却原封不动的讲了一遍须菩提的原话。一个人,当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内心是一片空明的。

心理学家把这个叫“心流”。就象我们看书看得入了迷,连吃饭都忘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比如画画、雕刻、奏乐,全身心投入进去,旁边有人在说话也听不见。

再或者象现在须菩提这般,估计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长时间,今天总算找到机会,内心那种急迫、期待、专注,让他此时此刻,大脑一片空白,心无一丝杂念。这就是空,就是止念,就是住。

佛祖重复的时间越长,这种住的时间就越长,顿悟的可能也就越高,可惜我们今天的主角,须菩提长老没有把握住这次大彻大悟的机会。

佛祖说完顿了顿,看到依然一脸蒙逼的须菩提,只能叹口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解释。因为这个机缘已经过去了,再说已经无用。

这一点在后世的禅宗表现的最为明显,如果你喜欢看禅宗公案,会发现禅师教弟子开悟的方法,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创意百出。如果弟子理解不了,只能是等下次的机缘到来之时,或者直接跟他们说,你的缘法不在我这里,到某某去找我的师兄看看吧。


好了,小结一下。

须菩提问佛祖:如何才能把心止住?佛祖通过重复话的小技巧,让须菩提能够自己领悟,这点非常重要。别人告诉你,跟自己想通是两回事。

就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明白是一回事,自己领悟是另一回事。只有亲身领悟到的道理,才会真正融入到你的思想行为里,在往后的做人做事之中才能运用得当。

举个栗子。人人都知道锻炼的好处,但只有当一个人因缺乏锻炼而得了一些病痛之后,才会去真正的落实,旁人说再多也是听不见去的。

我们这有句俗话: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才教得会。天底下的事,无论大小高低,都是这个道理。

公众号:失止空(szikong)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金刚经》学冥想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