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丰富、灵魂高贵:教育最好的注脚——读周国平的《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

生命丰富、灵魂高贵:教育最好的注脚——读周国平的《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

以哲学家的视野关注教育,从对生命本体观照的角度审视教育,当两者有机融合时,哲学、教育、生命三个命题在“人”这个点上找到了契合点。周国平先生的这篇短文,着眼点是探讨教育的问题。在行文时没有佶屈聱牙的辞藻,也没有艰涩枯燥的说理,从三个层面对教育应有之义的分析和阐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虽然周先生的主业是研究哲学,以哲学的思维思考人情世态,但这些年始终对教育投注很多精力,并针对现实的中国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尽管带有鲜明的个体性,但很多的真知灼见还是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教育是什么?针对这个探讨很长时间的话题,不同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正应了“一千个观察者、探讨者,有一千个答案”的道理。任何一种存在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性。对认识的主体而言,面对认识的对象,我们只能依从其自身的特点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地进行,欲对其施加影响,只有遵循其自身的规律从不至于弄巧成拙,对教育也当如此。作为一项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与振兴的全民性社会事务,教育有别于一般性的社会事务。它的特殊一则源于使用的工具不同,一则运行的过程,一则影响的对象,一则产出的成果不同。褪去外在的形式,一言以蔽之教育是以对人的影响和改造为主要程式,实现人的思想和心性成长与发展的目的。一般性的社会性劳作往往是以有形可视的对象为活动的对象,经过劳作其的变化可以清晰的发现;而教育对人的影响与改造由于关涉的是人的思想和精神,是无法用具体的形状和数量进行衡量和评价的。

正是由于无法用数量和形体加以测评,现实场域中的教育在具体实施时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喧嚣与热闹。如果这种繁忙能够真正把教育的应有之义挖掘出来,这当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现实的实然境遇与实际的应然之义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出现这种偏离正轨,甚至背道而驰的状况,源于浮躁的社会需求,加上少数端居高层的门外汉手握大棒的瞎指挥。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大师级人才的断层,才有了钱学森临终对教育的灵魂拷问。

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是保证所做之事不走样、不变味的前提。当然,前提是专业人不应该被急功近利、扬名立万的名利之思绑架。由之,在具体执行时才不至于出现我行我素的率性而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施与影响的是知识技能、思维审美和文化文明,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化,教育对象不仅要知识和技能精进,而且思维审美要提升,人格和心智要健康健全。惟其如此,才不负“传道受业解惑”使命的重托。

大道至简,从形式上看,教育在对人施加影响时,关涉的内容千头万绪。其实,去除杂芜,把镜头聚焦到人的身上就变得简单。把人视为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毫无知觉,任人摆布的机器。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处,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教育的问题。用鲁迅先生关于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来推演教育稍显不恰当,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能够找到对接点的。生存理论,即人首先要活下来,然后才能从事更高层次的创造性的工作。由此观照教育就是,在教育引导学生时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并爱惜生命。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这样才能活出生命的色彩,才能“享受生命”。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他的人格的不健全的。残缺的人格面对生活和社会时,很难真正获得快乐。

人的生物性是原始的赋予,人更具有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地方。人的社会性彰显就是人在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即温饱问题,还应该有非物质的追求。——温饱理论与教育相对应的就是智力教育。这里的智力教育不是狭隘的“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诚如周先生所言:“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真正的智力教育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知识无界,智力教育不可能穷尽所有。在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不是以量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再多的鱼终有吃完的时候。不以应付各种考试为目的,而言享受知识的学习为快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时能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这才是智力教育的应有之义。而要做到这些,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具象的知识,还应该授之以渔技,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主动性的学习。这样原本封闭的界域才会打开,学习者才会接受到更多知识精粹的沐浴。因此,在实施智力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智育的关键。“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

智力教育解决的是精神需求的“温饱问题”,但这并非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因为教育的对象本应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灵魂的塑造才是教育应有价值的彰显。人的灵魂的有无与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和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成为纯粹的人、无私的人、高尚的人是一种理想的诉求。至于能够实现多少,取决于教育的影响力。小我向大我的突围,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彰显剔除被动的外力加持,而是无意识的自觉而为,如果这成为时代的主流,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复兴也就不再是羚羊挂角了。当然,灵魂的塑造不是虚无宏大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抓手。就灵魂教育而言,美育和德育是天平的两端——“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通过教育,人的灵魂变得丰富而高贵,狭隘、自私、功利等生命中的“小”就无处遁形了。这样,鲁迅先生关于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

教育是农业生产,而不是工业加工;不是追求速度与激情,也不可能用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而是以慢工出细活的精耕细作进行呵护与经营。通过教育引导,学习者能够珍视生命、爱惜生命,能够拥有强烈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变得思想丰盈、灵魂高贵,也就完成了教育的神圣使命。最后谨记周国平先生的话:“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丰富、灵魂高贵:教育最好的注脚——读周国平的《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