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不谋身” ——读《苏轼十讲》第三讲“乌台诗案”有感

本周读的是《苏轼十讲》的第三讲“乌台诗案”,相比“雪泥鸿爪”“贤良进卷”,本讲的内容比较易懂,主要讲解了“乌台诗案”的起因和始末,并通过“乌台诗案”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而还原了“乌台诗案”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乌台诗案”中所涉及的苏轼及有关“供状”演变成“诗话”的情形。 下面说一下读过本讲后的一点思考:

一、忧国不谋身的“旧党”

这是我读这一讲后,对于苏轼以及当朝的很多新旧党争主要人物的新看法,所谓的“新旧党争”,并不是什么忠臣和奸臣、君子和小人、邪恶和正义之间的斗争,而是一群为国为民的人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的君子之争。他们可以说是一群品格高尚、不计私利、值得尊重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上疏力争,不畏强权、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不顾生死冒犯皇帝和宰相,誓死表达自己的“政见”,不惜被免职,更有的官员因为政见不合,自动离职。当时的老臣韩琦、欧阳修、文彦博都因反对“新法”而责罚;谏院长官范纯仁、刑部官员刘述、御史刘琦等皆因反对“新法”被罢免、范缜自请解职,司马光因力争“新法”之非被罢免等等,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变法”过程中,很多人表现得大义凛然,不计个人荣辱。这样的一群人是值得尊重的,是可爱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荣辱、个人得失、名利面前表现得这样风轻云淡、大无畏。试想,社会发展到今天,又能有几人这样能“豁出去”。很多人在名利场上滚、在荣辱圈里混,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当做第一标准,至于别人的利益、群众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是随时可以牺牲和忽略的。至于“顶头上司”,他们从不敢冒犯,一切以“一把手”的意志为转移,他们“溜须拍马”,他们“趋炎附势”,他们想“一把手”所想,他们急“一把手”所急。至于是非黑白、得失对错,“那都不是事”。他们一切行动都以“升迁”为目的。相比之下,宋朝的这些敢于直言的官员真是太可爱,太可敬了。

二、做事有“专业精神”的“新党”。

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是不幸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苏轼所在的宋朝当时已经具有了非常完善、严密的司法制度,并遇到了一群非常具有专业精神“法官”,即便这些人是苏轼的政敌,属于“新党”。他们也是以“法律”为准绳,使得苏轼获得合法的处置,不在法律之外加以重判。

具有专业精神的人是可爱的、可敬的,他们没有因为苏轼反对“变法”而给苏轼“莫须有”的罪名;没有因为苏轼写诗冒犯皇帝、宰相,就趋炎附势、“想上级所想”,置苏轼“特行废绝”。他们顶住“御史台”的重大政治压力,一切以“法律”为准,合理判决。北宋司法官员的专业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乌台诗案”苏轼能够“当徒二年,会赦当原”,除了“新党”执法具有“专业精神”外,和很多亲朋好友、“旧党”臣僚的积极营救也有关。其中有两个人值得注意。一个是苏轼的前辈张方平,他给宋神宗写了一份奏疏,说写诗讽喻政治符合儒家对《诗经》的解释传统,是一种正确的做法,皇帝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该“问责”。另一个是领导“变法”的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屡次为苏轼求情,王安礼的态度也就是王安石的态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王安石这位北宋政治家的胸怀。

三、“魑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

苏轼的官运并不亨通,他在中央一直都不得重用,王安石为代表的的“新党”执政,他仗义执言反对“新法”,被王安石驱逐到地方做官。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他又维护“新法”,被司马光借机驱逐到地方,苏轼就是一个不怕死的“真性情”,说“真话”的人。他既不依附王安石,也不附炎趋势司马光,他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检验标准,坚持自己的看法。“魑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正是有了这些“被驱逐”,苏轼才与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最为亲密的接触,与底层的人民有了休戚与共的情感,才为中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诸多家喻户晓的名句。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炼狱,但对于苏轼的文学成就却是一次机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在乌台的监狱中,苏轼凶险至极、生死未卜,人在这样时候,往往对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人生只有跌到谷底,才会绝地反击、鹏程万里。通过这样的磨砺,苏轼对于生命、人生的思考更加成熟。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才真正躬耕于“东坡”,才真正成为了“苏东坡”,才有了名流千古的“赤壁赋”,才有了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为有了“苏东坡”,北宋的“词”才有了新的赋能,走向更加多元、更加繁荣,“词”不再只是卿卿我我、莺莺燕燕的“小家碧玉”,“词”也是志在天下、胸有丘壑的“豪放志士”。

因为对苏轼的偏爱,长久以来,一直对大宋变法的“新党”持有偏见,并对大宋当朝陷害苏轼的“小人”深恶痛绝,对于大宋朝的印象也是腐败无能、纲纪混乱、国之不国。认真读过这一讲后,刷新了我对大宋朝的认识,对于当时新旧两党之争也有了比较客观理性的看法,对于人见人爱的苏轼更多了几分热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忧国不谋身” ——读《苏轼十讲》第三讲“乌台诗案”有感)